论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_社会发展论文

论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_社会发展论文

论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观论文,社会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从首篇(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宣布“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到尾篇(邓小平南巡谈话)做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发展问题成为全书的主线,多数文章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中国的和世界的发展问题,形成了系统的发展理论,值得我们深入地学习和研究。

一、发展的主旨

人们谈论“社会发展”,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但对社会发展含义的理解又不尽相同。

国外学者古莱特认为,发展的三种基本要素或核心价值是:1、生存,2、自尊,3、自由。这是一种着眼于人的发展观。它首先着眼于人的基本需要;其次是人格,形成独立意识;再次是摆脱无知,形成素质发展,达到自由的程度。

发展经济学源于欧洲古典经济学派。古典学派涉及到的发展主要是经济发展。他们提出过有关经济发展的八个问题,诸如人口增长、农业的作用、部门间贸易条件、资本在各个部门间的最佳配置、利润转化为投资、价格、国际贸易、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不再进行经济发展问题的全面研究,转而关心的是在既定的人口和技术水平下有关收入分配、价值理论和一般均衡等短期问题,认为发展是渐进的、连续的、和谐的、会使社会全体受益的。4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期的发展经济学强调资本积累、计划化和工业化的重要性,舒尔茨强调了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60年代到目前的发展经济学更多地采用了新古典学派的观点和方法,更多地采用经验分析的方法,强调了外贸政策的重要性,改变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点,重视收入分配、经济稳定、资源利用和劳动就业等问题。

发展在社会学中具有“社会变迁”的含义,它关注转变过程中的社会进步。发展中国家所用“发展”之义,乃是走向技术社会,即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家在进入现代化的工业化国家的整个过程中,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总之,不同国度、不同学科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着“发展”的含义,其主要内容总是不同侧重的不同程度地围绕着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展开,主要集中在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人类都在探讨和总结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诸如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途径、发展战略等问题。

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发展观,认真总结历史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和解决现时代的新的发展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强调发展是他的一贯的基本思想,并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最卓越的理论创新。

邓小平同志把发展问题提到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高度上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他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知道,马克思预见科学社会主义的建立有一个社会前提,那就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发达的生产力。但历史与逻辑发生了悖论,社会主义社会恰恰在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生产力落后的国家首先建立起来。这就产生了一个基本的矛盾,即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制度严重的不适应的问题。解决这个矛盾,关键在于尽快地发展生产力。如何发展生产力,这需要寻找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手段和有效的体制。在寻找过程中,用群众运动搞“大跃进”没有获得成功,后来以阶级斗争为纲冲击了经济建设,集权式的急于求成的建设计划出现了大起大落,传统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失败了。邓小平同志找到了社会主义式的市场经济体制,把计划管理和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和平的、渐进的、灵活的、健康的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发展途径,是非常了不起的发现。

邓小平同志讲的发展,又不是唯生产力的发展,还有重要一项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这样,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明显的本质区别,坚持了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概括地讲,所谓发展,首先要有物质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要有精神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应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统一的发展。两种文明协调统一的发展,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旨。在这种主旨指导下的发展,是一种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以经济发展的内部来讲,它不仅要有经济增长,而且要有结构优化、经济效益上升,综合起来是一种持续、高效和协调的经济发展。

二、四个层面上的发展观

(一)世界范围上的发展观

邓小平同志纵观全球,特别是对80年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观察,基于对时代特征的精辟分析和总体把握,指出当今世界已从两极对抗格局向多极化转变,注意到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从广义上讲,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共同课题,发达国家的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主要是在于发展内容上的阶段性差异和发展模式上的不同抉择;从狭义上看,发展问题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落后的不发达社会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变,涉及到经济、科技、教育、政治、社会、文化和人才等等方面。在世界范围内,经济控制与反控制,富裕与贫困、资源与发展、人口与环境等矛盾犬牙交错,贯穿整个时代,发展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发展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人们都在讲南北问题很突出,我看这个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障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中国家不发展,发达国家还有什么市场?经济不发展有一些共同特点: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劳动生产率;沉重的人口压力;比较严重的失业和就业不足现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的比重。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那里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为发达国家开拓了市场,提高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

邓小平同志指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明了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现实情况是当今世界有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被不发展问题所困扰,解放他们,世界就会出现巨大的进步。

靠自己发展起来,同时不要闭关自守。这是邓小平同志面对世界发展格局,处理国内发展问题所选择的立足点。自力更生,独立自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针,中国的发展问题要靠中国人民自己努力去解决,决不能靠外国政府给予。同时中国发展经济又是开放的,决不闭关自守,我们吃闭关自守的亏吃得太多了。靠自己发展不等于与外界隔绝,科学技术是无国界的,世界市场也是无国界的。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借鉴和吸收外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的经验,积极吸引外资,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交往。把靠自己发展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才是发展的良策。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不能没有中国。在发展领域中,帮助是互助的,贡献也是相互的。11亿多人口的大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利。世人说下个世纪是亚洲太平洋世纪,如果中国和印度不发展起来,这个世纪就难以到来。小平同志说:“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

(二)国内宏观层次的发展观

1、经济角度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在许多场合反复强调这个问题,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发展的根本任务确立起来。“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

发展经济要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邓小平同志说:“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大论断解决了生产力中的第一性的问题,抓住了关键,指明了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中的地位。“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我们要共同努力,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现在的世界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21世纪将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中国必须加快发展自己的高新科学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要大力发展和推广适用技术,广泛应用,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工作应该推动、促进经济发展,而不应该干扰经济发展,发展要千方百计地把经济搞上去。发展目标应该符合实际,要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发展速度要适度。什么叫适度?这个度比较难把握。经济过热容易出毛病,但过于稳当也不适宜。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就会滑坡,人民生活水平也很难提高。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这符合波浪式的发展规律,经济发展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有一个加速期,发现问题及时治理,尔后继续前进。为此,邓小平同志提出抓住发展机遇的问题。“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的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世界格局的变化,在和平与发展这两个交点上,给我国以和平方式迅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90年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努力使国民经济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凡是有条件能快的就快一些发展,暂时不能快的,也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快发展。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既要有紧迫感,不丧失发展的时机,又要尊重客观规律,量力而行,注意稳妥,避免损失。

2、政治角度上的发展

经济发展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邓小平同志指出,稳定才能搞建设,稳定压倒一切。中国人多底子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要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发展自己。建设好的发展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发展。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也是着眼于发展。制度不同,发展是共同的,稳定也是共需的。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大陆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要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评价标准,一要看能否保证政局稳定,二要看能否促进人民团结、生活改善,三要看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在中国西方那一套行不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能匆匆忙忙地搞。中国在发展中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因素,“只有消除消极因素,才能更好地实现发展。”因此,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

(三)中观层次上的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的发展,要实现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各区域之间要保持协调发展,但我国幅员辽阔,条件千差万别,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事实上不可能使不同地区齐头并进,都同时、同步、同等程度地走向富裕社会。人们对它的认识必须再深入一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差别”,“可以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一部分条件好的地区发展快一些,这是正常的、合理的。这是个大政策。

邓小平在解决区域发展问题上,正确地处理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特区和普通区域的关系,他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特区向世界开放,可以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吸引外资,搞活经济,成为一个对外的基地。特区对于普通地区来说,又是一个试验、示范和传递的门户,带动普通地区的发展。

二是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中国的工业的发展,不能建立在80%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上,要使城市健康发展,必须使农村有相应的发展。我国城乡差异悬殊,且有差距拉大的倾向。邓小平同志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新的农村政策获得成功,推动了经济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发展,城市发展又带动了农村,帮助了农村的发展。

三是沿海沿边与内地的关系。沿海沿边较快地发展起来,更好地带动内地的发展,这是一个战略大局。沿海沿边先发展起来,可以对内地开发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从而加快内地经济发展的步伐。沿海沿边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要求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的发展。如何帮助内地,这是一个大问题。将来总有一天会成为中心课题,不解决这个课题,区域间发展的矛盾就会加剧。内地开发抓好了,又可以为沿海沿边开放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更多的资源,进一步增强沿海沿边开放的实力。我们在发展战略上,要把两者兼顾起来,使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四)微观层次上的人的素质发展

发展,关键在人。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发展经济要靠人才,靠民族素质的提高。“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培养、发现和使用人才。我国具有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关键是开发好、利用好。中国人的智力不比外国人差,“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各种教育事业是开发智力的阵地,现代化建设一定要把教育搞上去。千秋大业,教育为本。同时要抓好社会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实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三、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邓小平同志的发展理论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这一理论,对于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者体会到,在运用发展理论于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住以下几点:

(一)把握住发展的整体性。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内部及其之间如何协调、同步地发展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整体观来运筹。这里有两个层次的整体,一是社会机体总体,其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环境、人口和社会结构)之间要保持同步发展、逐步完善的关系;二是经济总体,其内部产业之间比例和劳动力结构也有一个整体化发展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必将引起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协调好这些关系,是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科学地推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城乡协调发展。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宏观指导上实行城乡结合,工农并重,使工业和农业这两大经济部门保持协调的发展速度与适宜的比例;二是在经济单位的微观活动中,工业和农业以及城乡相互连续、相互促进。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在其《世界反贫困大纲》一书中讲,农业上的技术进步是“一项有决定意义的发展”,这是包括人口发展在内的整个体制上的推进。我国的实践表明,不能“把农民挖得太苦”,必须照顾农民利益,加强农业建设,改变农村的落后、愚昧状况,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八亿多农民的富裕问题,必须靠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解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的城乡协调发展已迈向一个新阶段。多层次的市场经济体系正在建立与形成,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城乡一体的网络正在发育成长,并创建了“以城带乡”的管理体制,使城乡联系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调节城乡关系,增强国家宏观调节的力量,逐步完善调节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法规制度,使城乡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上日益紧密结合,逐步向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三)追求持续发展。80年代初期,联合国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文件,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它有四个基本的要点:一是后续性,即开发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后代,着眼连续不断,不能吃子孙饭,造子孙孽;二是和谐性,即开发自然资源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珍惜资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用和谐的可续利用的方式而不是掠夺的一次穷尽式的索取;三是节约性,即在发展的投入中尽量减少、消除资源、能源、资金、人力的不必要的浪费,或者是收效甚微甚至是负效应的投入;四是发展的充分性,即投入着眼于有效性,着眼于合理性,使发展形成最充分的效果,最理想的收益,保证不断的发展。这就是要求人们在生产中尽可能地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中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特别是有效的发展才能解决贫穷、人口猛增和生态恶化等问题。

(四)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把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就会使我们的认识和行动更前进一步。解决人口问题着眼于发展,为发展创造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了人口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了人类永存,为了保护发展的环境和人类的家园——地球,人类唯一的选择是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又基本上沿用那种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的传统发展模式,重外延性扩大再生产,轻内涵性扩大再生产;重发展速度和数量,轻发展的效益和质量;重自然资源开发,轻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必须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树立“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新观念,把发展和环境保护紧密地结合起来,探讨人口与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合理比例,实行“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五)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启动发展的动力。发展的动力在于那些处于良性循环的社会机制中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在于他们的发展程度和发挥程度。深化改革,有利于形成便于劳动者施展才华的社会机制;发展科技,发展教育,使劳动者更好地发展。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动力要不断地启动。因此,改革开放要着眼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着眼于发展,落脚于发展,发展是衡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标准,也是衡量改革开放的标准。

注:文中未注明的引文均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标签:;  ;  ;  ;  ;  ;  ;  ;  ;  ;  ;  

论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_社会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