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变电站工程施工难点总结论文_王绪华,张鹏辉

高原地区变电站工程施工难点总结论文_王绪华,张鹏辉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96

摘要: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电力建设正在向高原地区快速发展。基于高原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变幻无常、地质特殊等因素,导致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较内地需极大的提高。高原地区电力施工质量的提高,能有效的保证该地区的电力的供应,保证高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及民族的团结和我国的长治久安。西藏电网是高原电网重要的一环,其高海拔、内地人员的高原反应、交通环境恶劣不便、供水供电困难、劳动力资源少等因素是制约施工的关键因素,文章就丁青变电站的成功投运送电为解决这些不利因素提供了可靠有利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高海拔;资源匮乏;送电成功

1 施工难点现状

由我方(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丁青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变电站工程,于2017年9月16日启动送电。丁青110kV输变电工程也成为了西藏电力公司“两年攻坚战”第一个整体竣工投产的新建输变电工程,新农网工程第一个完工的整县,2017年西藏第一个之前未通大网电注入了国网电的县。

丁青变电站能够顺利的启动送电,我施工单位为此更是付出了极大努力和艰辛。主要体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困难及问题,具体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丁青变电站海拔高程约为3810-3820m。高海拔地区施工,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身体受高原反应影响较大,具体表现有头晕、恶心、呼吸困难、食欲不正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若不及时医治很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2、当地交通极为不便、主要建材地材资源极为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均困难重重,当地物价较内地高出几倍,导致成本投入很大,项目盈利水平不高。

3、施工过程中供水供电得不到保障,3、4两个月份施工电源,只能靠两台柴油机发电。施工及生活用水由于自来水公司问题迟迟供不了水,只能靠车辆运送。西藏地区连续的雨雪恶劣天气,更是给施工带来不小的挑战。

4、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在图纸方面存在很多的漏洞及问题,给我施工单位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和相关不必要的损失.当地劳动力资源少,从内地带过去的劳务作业人员较多无法适应高原反应的情况,我单位采取引入川贵次高原地带劳务队伍才得以逐步解决现场劳务作业需求。

2施工成果总结分析

2.1 战胜缺氧环境保质保量施工

由于海拔高,高原反应极大,刚进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身体受很大影响。大家都是从海拔100多米地区进入海拔近4000米的工地,不同程度地出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症状。若要适应维持至正常的健康状态至少要10来天以上的时间。面对繁重的工程建设任务,项目部除了准备吸氧设施外,还给每个人发放高原反应药物,采取边习吸氧边工作的方式来适应这段过渡期。然工程地处高原,氧气稀薄,走得稍快点就要不停喘气,更何况要天天在这里进行生产工作。但是全体施工人员都没有怨言,他们默默忍受着高原反应带来的气喘、头痛等不良反应。施工员陈锋等几个同志因身体状况高原反应更严重,晚上睡不着、嘴唇干裂、呕吐、流鼻血是常有的事,但他们硬是凭借“高原缺氧不缺志”的顽强意志坚守在藏东高原之上。

为防止意外发生,项目部设置了临时医务室,请来有经验的当地藏民,每天巡查每个工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有感冒或脸色不对的施工人员,及时安排休息,并采取简单有效的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采取不同措施解决不利因素

工程施工人员刚进驻工地时,现场条件十分艰苦,周边连住处都找不到,特别是在变电站临建设施完成前的10多天时间里,大家全挤在一个帐篷里,办公和生活全在里面。临建完成后,条件才稍有改善,所有人都搬到铁皮房内住宿及办公。

最困难的问题是工地严重缺水缺电,施工过程中供水、供电得不到保障,给施工带来极大不便。经与当地相关部门协调后,施工及生活用水天天靠消防车辆从外地运送进来。每当下雨时,项目部专门从周边高地、山上引下来含有泥土的水,在变电站边上挖砌出一个蓄水池,等混浊的雨水沉淀后,日常打扫、冲地的卫生用水就有了。丁青县之前用电仅靠几个小水电站供应电源,雨水干涸季节全县只够保证县城部分单位用电。导致进场前几个月,生活及施工用电全靠两台柴油机不停发电,勉强维持施工开展。直到5月下旬现场施工电源才引进来后,但随时断电仍然无法保证正常施工使用,还是依靠柴油机发电开展施工作业。

工地周边进出交通极为不便,基础设施又落后,导致当地主要建材、地材资源极为匮乏,物价较内地高出几倍,造成施工成本很高。特别是商品混凝土、水泥、钢材等原材料供应,价格远超内地市场价格,且日供应量还满足不了施工需要。后期电气设备材料因交通运输不便,无法按照规定时间供货到现场。加上四、五月份连续的雨雪天气,也给施工增加了不少难度。项目部根据物资匮乏、供货不力、图纸出图滞后、天气恶劣等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加强与设计方沟通联系,配合业主多渠道进行物资采购。并按照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工序调整作业,才确保了工程进度顺利推进。

进入施工高峰期,从内地带过去的劳务作业人员因高原反应厉害,不能全负荷投入作业。工期紧且当地施工力量薄弱、劳动力资源少,找不到合适的作业人员无法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几经权衡,项目部采取引入云贵川次高原地带的劳务作业人员,才得以逐步解决现场施工劳力的需求。为了保证基础浇筑的连续性,项目部基础浇筑时还经常加班加点,劳动强度加大且时间又长。由于严重缺氧,天气又变化无常,经常有施工人员头晕、呕吐。但是大家为了工程进度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硬是咬牙挺住,吸点氧、吃点药,休息之后又投入到生产作业中去。

2.3 保质保安全工程建设成果显著

施工全面展开后,现场管理人员积极与业主方相关管理人员加强沟通,对施工进度及关键工序进行全面梳理。过程中,理顺各工程施工工序,对关键环节派专人全程把关。特别是在进行电气安装时,现场技术人员在核对图纸及物资供应清单时,发现甲供材料有部分设备未订货,已经订货材料未按时到货。还发现设计有部分遗漏、绝缘子安全距离不够和电缆量不够等问题。项目部及时联系设计、监理、业主项目部等多方协商,及时做出设计变更、设备补项、优化供货渠道等措施,确保了施工顺利推进。

项目部还优化工艺严格把控,进行全过程精益化把关。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施工组织、工艺创优策划并严格交底实施。还强化推进标准化建设,保证“两个体系”有效运转,结合工程施工特点,强化质量统筹管理,将目标进一步量化分解,将管理体系覆盖施工作业的关键环节、重要工序,确保质量标准体系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有效推进。工程施工全程拍摄施工数码照片600余张,强化过程管控、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对待各项工作开展。

经过5个月的艰苦奋斗,丁青站比计划提前完成了变压器、HGIS等16类共计286台(组)设备、15个试验项目的现场交接测试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最终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了该工程建设投产任务,为助力丁青县城镇化建设、加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工程投运后,解决了全县15个乡镇、10000余户80000多藏区群众的用电问题。

工程项目人员进驻工程工地后,除了正常开展工程施工外,项目部还不忘记积极践行央企的社会责任。他们协助乡政府扶贫工作,主动购买贫困农户开采出来的碎石、沙等地材,将货款分发给贫困户保证生活有保障。

这些善举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称赞,在当地传为美谈。为此丁青县政府特地发来感谢信,对中国电建集团江西水电工程局为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丁青县新农网工程建设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信特别提到,江西水电人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电建铁军精神,率先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在昌都地区众多参建单位中起到了领军先导作用,为工程优质、顺利投产做出了卓越贡献,彰显了中国电建集团有担当、负责任的央企形象。

论文作者:王绪华,张鹏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高原地区变电站工程施工难点总结论文_王绪华,张鹏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