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比较研究&以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例_情报学论文

中美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比较研究:博士研究方向实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中美论文,研究方向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实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是社会的转型时期,人们进入了以信息为主导的时代,信息化浪潮给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渴求使得图书情报学独特的学科地位凸显。博士教育作为学科最高层次的教育,是学科发展的风向标。面对社会转型的背景,如何变革与发展博士的教育,成为影响学科未来走向的重要问题。

美国是世界上图书情报学教育水平比较发达、教育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192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院设置图书馆学博士学位并于1930年把历史上第一个图书馆学博士学位授予了厄普顿[1],至今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已有80年的历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博士培养模式。我国于1990年授权武汉大学培养图书馆学博士,现阶段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仍在探索中前进。不可否认,较之发达国家,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在时间与经验上皆存在差距。本文从研究方向这个侧面,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比较中美两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的差别,旨在找出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的培养经验,供我国参考借鉴,以期形成我国更科学的图书情报学博士培养模式。

1 研究设计

经文献调查发现,国内现有的对于图书情报学高层次教育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其主要表现在:

(1)地域和时间范围。从地域范围看,多数研究局限于国内图书情报学教育,对于国外特别是美国等图书情报学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研究相对较少;从时间范围看,对国外图书情报学教育研究的数据因年代久远而相对陈旧,不能体现最新的发展现状。

(2)教育层次。从层次看,探讨博士教育的数量非常少,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硕士教育。

(3)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看,多数研究或者没有采用科学方法收集数据,或者样本学校的数量选取过少,一些研究仅以个别学校的学科教育情况为基础,试图反映整个学科教育的现状,带有片面性。

为了避免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方法,对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进行研究,旨在反映中美图书情报学最高层次教育的现状与模式。

1.1 采用最新的数据

本文采用最新数据,美国各个图书情报学院校的数据来自2008年各校网站上公布的最新招生目录中关于研究方向的信息。我国各个图书情报学院校的调查依据各校网站获取2008年最新的博士生招生信息,以及通过直接索取方式获取各个图书情报学院校最新的博士生培养方案。

1.2 样本选取

美国设有图书情报学专业的大学近60所[2],其中,诸如伊利诺伊大学、雪城大学的图书情报学院都享誉世界。本文研究对象的选取本着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原则。美国图书情报学院系的选取依据是:美国2007年“全美大学专业排行榜”显示的图书情报学(Library & Information Studies)专业排名前30名的32所高校[3],通过对该32所大学网站的访问发现,其中23所大学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如表1所示。

我国图书情报学院系的选取依据是:我国截止到2005年第10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结束,已有8所院校设立图书情报学博士点,即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4]。因此,我国数据的选取采自这8所拥有图书情报学博士生招生资格的高校。通过直接索取、网站访问的方法全面收集了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的培养方案,并从中提炼了研究方向的详细信息。

表1 2007年美国大学图书情报学专业排名前30名的院系

注:“★”代表该校设有图书情报学博士点。

上述31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美高校的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信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构成了研究的核心样本。

1.3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围绕中美31所高校图书情报学博士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划分是学科高层次教育的一种手段,各专业在硕士及以上层次的教育中,都会设置不同的研究方向,以便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本学科的某一领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更好地培养出高层次的人才。研究方向的设置可以体现出各个博士点的培养特色,同时,也能反映指导教师的专长。掌握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可以了解两国图书情报学学科当前的研究重点与未来发展的趋势。这对于扩展专业教育思维,开阔视野,深化高层次教育,建立更加科学化的博士教育模式等,都大有裨益。

1.4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法与比较分析方法。这里的实证研究,是指通过因特网逐一访问31所大学的网站,获取一手数据,以对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的研究方向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比较分析法是在概括和反映中美两国各自的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设置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两国在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的不同,进而推及两国在培养思路与现状上的不同,以期发现差别,改进完善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的培养。

2 研究方向设置

通过网上搜索与直接索取得知,我国8所高校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共计93个;美国23所高校中明确列出研究方向的13所高校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共计55个;其中,大部分研究方向是多元的,为了便于分类剖析,我们对多元的方向进行了拆分,例如,将“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拆分成“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两个子研究方向。将一元研究方向以及拆分后的二元研究方向归纳成9个大类,有的大类下又划分出小类,同时反映原有的一元研究方向和二元研究方向(在两个小类重复反映)。每个研究方向的大类、小类圆括号内的用“/”分隔开的两个数字表示设立该研究方向的中美各自院校数,如表2所示。

3 研究方向比较分析

3.1 研究方向大类特点与比较

根据设立研究方向大类的院校数,我们对中美研究方向大类进行了统计,以便找出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设置.的现状与异同,研究方向大类按我国设立的院校数递减排列,表中的“比例”是指设立该研究方向的院校数与被调查院校数之比,如表3所示。

3.1.1 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大类的特点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具有如下特点:

(1)立足于信息管理专深方向。被调查的我国8所院校全部都设置了以信息管理为大类的研究方向,包括信息管理理论、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收集、组织、检索、处理、分析,致力于在信息管理领域开展专深研究。我国90年代出现了信息管理学,此前图书馆学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经验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学与文献信息学。目前,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正处在第四个阶段——信息管理学,并向下一个阶段——知识管理发展。因此,包括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收集、组织、检索等在内的信息管理研究内容排在首位。

表2 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设置

表3 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大类比较

(2)信息服务与用户是根本宗旨。提供信息服务、研究用户信息行为是图书情报学专业的一个永恒话题。知识有限,服务无限。如何在有限的信息资源条件下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以及用户信息需求、信息行为等都是博士生应该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课题。博士生开设的各种课程,在校期间所学的各种技能,最终还要落实到走上工作岗位后所从事的信息服务工作。近年来,我国对用户中心观念和加强信息服务意识在众多的图书情报学内容中异军突起,地位不断得到强化,从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设置上也体现出这一趋势。

(3)理论与技术并重。我国开设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的比例与开设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比例一致,可看出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对于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重视程度相当,两者并重。传统观念认为,我国图书情报学的教育偏重基础理论的教学,但从博士研究方向可看出专业教育的思路现已变化,在研究基础理论的同时高度重视技术的研究。基础理论的研究方向与信息系统、技术的比例相当是最好的证明。

3.1.2 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大类的特点

从表3可以看出,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具有如下特点:

(1)高度重视对图书情报学相关学科的研究。虽然攻读的是图书情报学博士学位,但有许多研究方向都涉及传播学、通信学等相关学科。这种研究方向的设置与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生培养目标是相吻合的,尤其是美国比较强调要培养跨学科的人才,借鉴和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补充和丰富图书情报学的原有理论和知识,从而体现出学科之间的相关性。

(2)信息管理是图书情报学博士“专”业的根本体现。图书情报学区别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储、传递,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摆在图书情报学各类教育面前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图书情报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研究内容,即使博士教育也不例外,这一点在美国也得到了体现。

(3)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越来越成为图书情报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的设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把研究重点扎根于社会层面与技术层面。体现在美国博士研究方向上,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成为图书情报学博士需要加强研究的重要领域。

3.1.3 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大类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具有如下异同:

(1)研究方向均可归并为9个大类。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都可以归并为9个大类。这9个大类既包括图书情报学的核心知识体系,这是图书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的根本区别所在,同时也包括相关学科领域。这9个大类基本上涵盖了图书情报学的研究范畴,博士的研究方向可以在这9个大类之下展开,从而体现了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的特征是扎根于本专业知识,同时进行相关拓展,并未丢弃本专业的核心知识。

(2)关注的重点略有区别。从研究方向大类的比例来看,两国各有侧重。我国最重视信息管理,美国最重视培养跨学科的人才,这一点体现出两国培养目标的差异。我国比较注重图书情报学专才培养,因此研究方向最多的是信息管理的专深内容,期望博士生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美国则看重跨学科人才培养,因此在研究方向大类中把相关学科置于首位。

在现代社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态势日趋明显,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的培养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也需要相应地转变培养思路,培养跨学科领域的人才。

(3)研究方向具有互补性。我国对于信息政策与信息法、信息和图书馆与社会的关注较少,而美国博士研究方向对于信息服务与用户、知识管理关注较少。

信息法制建设一般可以通过三个层次来实现——法律、(行政)法规、(政府)政策,虽然我国目前未出台以“信息法”命名的专门法律,但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却有许多,正在逐步形成我国信息法律体系框架。在这个进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因此,我国博士研究方向应该在信息政策与法律方面加强。此外,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应该面向信息社会新的信息环境,要把握信息与社会的关系,适应社会需求打造高层次人才。

3.2 研究方向小类特点与比较

根据设立研究方向小类的院校数,我们对中美研究方向小类进行了统计,按我国设立的院校数递减排列,表4中的“比例”是指设立该研究方向的院校数与被调查院校数之比。

根据表4的统计,可以将现有的研究方向小类划分为四个档次:较多研究方向,开设该研究方向的院校数占被调查院校数的60%以上;一般研究方向,开设该研究方向的院校数占被调查院校数的30-60%之间;较少研究方向,开设该研究方向的院校数占被调查院校数的30%以下;空白研究方向,被调查院校未设置该研究方向。

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小类档次划分如表5所示。

3.2.1 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小类的特点

从表4、5可以看出,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小类具有如下特点:

(1)较多研究方向突出。我国较多研究方向是信息服务、图书馆学理论、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组织。把信息服务作为图书情报学博士较多研究方向有其必然性。近年来,新的信息环境给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图书馆与信息机构要在数字时代生存,必然要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因此,在信息服务领域,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博士教育必须要植根于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所以,信息服务自然就成为我国图书情报学院校纷纷设立的研究方向。图书馆学理论一直都占据着图书馆研究的主要阵地,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它始终是图书馆学最基本、最核心的研究内容,因此,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普遍设立了图书馆学理论的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IRM)是指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虽然信息资源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但由于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潜心研究,所以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体现在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的设立上,也使信息资源管理成为热点。信息组织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各种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使信息从无序转为有序的过程。只有对信息进行了有效的组织,才能进行检索与利用,它是信息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各种技术手段的发展,信息组织在新的环境下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与挖掘。博士的较多研究方向与我国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是对应的。

表4 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小类比较

表5 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档次划分

(2)一般研究方向占据基本阵地。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仍然重视对文献学、目录学的研究。文献学以文献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献的起源、发展和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是目录工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在我国,文献学与目录学一直被认为是图书馆学的姊妹学科,所以,仍然设立这个博士研究方向。出版编辑是近年来在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中发展较快的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没有自己独立博士点的情况下,把它放到了图书情报学博士点中予以重视也是有利的。

(3)较少研究方向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涉及了信息法,并以“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研究”命名。知识产权出现在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中是很有意义的,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我国图书情报学界的研究热点,我国图书馆立法也迫在眉睫,把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作为博士研究方向是具有战略眼光和长远意义的明智之举。信息用户研究方向的名称是“资源服务与用户研究”,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关注用户的信息行为、心理,可以更好的开展信息服务,这二者也是不可分割的。信息、图书馆与社会研究方向的名称是“信息社会问题”,研究信息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理论到实际,博士研究方向中设立这个方向体现了我国并未忽视信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属于这类研究方向的各只有1个,而开设这些冷门研究方向的高校也仅有1所,这表明,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对这些领域尚显薄弱,需要适当加强。

3.2.2 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小类的特点

从表4、5可以看出,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小类具有如下特点:

(1)较多研究方向具有时代特征。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设立最多的是信息系统,如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估。这表明,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高度重视信息系统的研究。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的,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支持组织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系统。未来社会的发展是利用信息系统更好地辅助各项工作决策。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分支学科,美国各个学校纷纷设立信息系统的博士研究方向,是希望培养的学生具备这个能力。此外,传播学作为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且众多学校设立,说明美国把传播学视为图书情报学的相关学科。

(2)一般研究方向仍为主干领域。情报学理论属于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中的主干内容,相对于图书馆学而言,情报学的内涵与外延、学科的竞争力等方面需要探讨的问题更多,有待博士生们在研究中予以考虑,以期更好地引导情报学未来的发展。信息、图书馆与社会也是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的主干领域,可以看出,美国较为关注信息与社会的关系,具体、到信息与个人、信息与教育、信息与组织等,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地解析信息对于人类发展的作用。信息组织与检索历来是美国研究的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而发展变化,传统的信息组织与检索的方式、手段不能适应数字化环境的要求,美国博士教育设立这个研究方向,旨在更好地对信息进行高效的组织、检索,服务于利用的最终目标。

(3)较少研究方向保持原有地位。图书馆理论、信息政策、专门情报学、信息管理理论、信息机构、知识管理等小类属于美国博士教育的较少研究方向,它们是图书情报学的基本领域。其中,信息管理理论、信息机构、信息政策属于信息管理的研究领域,对于将来从事信息职业的人来说,它们都是要学习的基本内容。博士未来就业去向是从事信息及相关行业,因此,必须掌握好这些基本问题。受到网络的冲击,传统图书馆已经转型为数字图书馆,很多理论也要随之发展,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所以图书馆理论也成为美国博士研究方向的一个方面。美国个别院校设立了信息用户、信息服务、信息技术、信息法与信息伦理等博士研究方向,这说明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也兼顾了信息用户及服务、信息法规及伦理等方面。

3.2.3 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小类比较

从表4、5可以看出,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小类具有如下异同:

(1)研究方向小类均可划分为较多、一般、较少与空白四个档次。中美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小类都可以划分为较多、一般、较少与空白四个档次,与学科研究本身相对应,都存在研究热点、一般研究、冷门研究与研究空白,但是,两国博士研究方向从较多到空白不尽相同。

(2)较多研究方向区别较大。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的较多研究方向是理论与应用并重,理论方面包括图书馆学理论、信息资源管理,应用方面包括信息服务与信息组织;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的较多研究方向是系统与相关学科兼顾,前者如信息系统,后者如传播学,而理论研究不是美国的热点。这个差别与两国博士培养目标的差别有关,我国希望培养的图书情报学博士具有坚实、宽广的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而美国则希望培养跨学科领域的人才,在掌握信息系统与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可更好地驾驭图书情报学研究;同时,通过相关学科研究可以扩展图书情报学的外延,提高博士自身的综合素质。美国的这种考虑值得我国借鉴。

(3)一般研究方向成交叉互补之势。两国博士的一般研究方向都有情报学理论、信息检索及其他,表明两国对这些领域不特别关注。我国博士的一般研究方向还有信息处理、信息分析、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理论、信息收集、文献学;美国博士的一般研究方向有信息组织以及信息、图书馆与社会。相比之下,我国博士的一般研究领域比美国广泛,但信息、图书馆与社会研究方向值得我国考虑。

(4)较少研究方向各有侧重。较少研究方向虽有所涉及,但普遍较少。两国共有的较少研究方向是专门情报学和信息法,表明两国对这些领域的关注都较少。此外,两国较少研究方向各有不同,我国有目录学、编辑出版、信息用户、信息、图书馆与社会;美国有图书馆学理论;信息政策、信息机构、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理论、信息技术、信息用户、信息法、信息伦理、信息服务。其中,信息法研究方向值得我国参考。

(5)空白研究方向尚待加强。与美国相比,我国博士研究方向的空白是信息机构、信息政策、信息伦理,其中,信息机构在我国几乎是研究空白,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更不要说设立研究方向,而信息政策、信息伦理在我国虽然一直没有间断,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设立研究方向的重视程度。因此,要想更好地促进这方面的研究,还需在博士教育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反观美国,信息资源管理不是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这表明,虽然信息资源管理起源于美国,但其主要研究领域在企业管理,而不在图书情报学,我国的这个特色应当继续保持下去。文献学和目录学是我国的传统研究领域,也应该得到保持和发扬。编辑出版在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是新兴的,具有我国特色,也应当继续探索和发展下去。我国信息分析的概念跟美国有所不同,一直是我国情报学的特色,也是我国情报工作所强调的,更应该发扬光大。虽然上述几个研究方向在美国都是空白,但都是我国的特色,必须坚持和发展。

收稿日期:2008-09-18

(致谢:在本项研究的调查中,文中涉及的我国院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标签:;  ;  ;  ;  ;  ;  ;  ;  ;  

中美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比较研究&以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例_情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