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论文_戴勇刚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泰兴 225400)

【摘要】目的:对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共计25例,全部患者都应用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鼻窦镜检查来查看效果,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一年。结果:在手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对患者的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面部疼痛等临床症状都进行相应的评分,评分都有降低的趋势,并且为逐次下降的态势,和手术前的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手术后治愈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为92%(23/25),没有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实施再次的手术之后,患者达到治愈,应用CT进行检查,没有发现有复发的情况。结论:应用鼻内窥镜手术对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内窥镜手术;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015-02

【Abstract】 By the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for noninvasive fungal sinusitis treatment effect is analyzed.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2014-2015 of noninvasive fungal sinusitis patients a total of 25 patients,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and after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normal sinus endoscopy to see the effect, to follow-up of patients, follow-up time is one year. Results in 1 month, 3 months after surgery, six months, 1 year, stuffy nose, smell disorders, of the patients with nasal secretions, facial pain and other clinical symptoms are accordingly score, score has a tendency to reduce, and for successive decline trend, and comparison of various clinical symptom score before surgery, (P<0.05),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patient follow-up survey of healing, the one-time cure rate was 92% (23/25) %, no patients achieved clinical cure implement again after the surgery, to cure patients, CT was used to check, found no have a relapse. Conclusion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for noninvasive fungal sinusitis treatment, can get remarkable effect,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Noninvasive; Mould sex; Sinusitis; Effect

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在耳鼻喉科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鼻涕中带血、眼胀等等,此病多发生在单侧上颌窦或者是蝶窦等位置。我们应用鼻内窥镜手术对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共计25例,全部的患者都经过病理学的相关检查之后确诊是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其中,男性患者有10例,女性患者有15例,患者的年龄为32~8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24±1.23岁。患者的病程为3个月~5年。经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鼻涕中带血、鼻塞、脓涕等。应用CT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全部患者的窦腔都有高密度影像,其中发现在鼻窦软组织影中有密度不均匀的斑片状或者是点状的钙化灶的患者为22例。病变发生的位置为:在单侧上颌窦的有22例,在单侧碟窦的有3例。经过临床的病理检查显示:从患者的鼻窦腔里取出来的块状黑褐色物质是霉菌团块。

1.2 方法

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具体的方法为: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将患者病侧的钩突完整的切除,对上颌窦的开口要尽量的扩大;对予为蝶窦病变,将中鼻甲进行外移,将蝶窦自然口扩大,然后把上颌窦或者是蝶窦内的病变进行彻底的清除,并且同期对有鼻中隔偏曲的进行矫正,最后应用生理盐水对术腔进行反复的冲洗,手术完毕用膨胀海绵或者是金霉素碘伏纱条进行鼻腔填塞,2d之后取出即可,1星期之内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1]

对患者在手术前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定,患者在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手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的主要的临床症状进行记录并评分,应用视觉模拟量表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统计并记录患者的鼻窦炎一次性治愈的情况以及疾病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应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应用χ2进行检验,以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在手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对患者的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面部疼痛等临床症状都进行相应的评分,评分都有降低的趋势,并且为逐次下降的态势,和手术前的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见表1。

2.2 复发情况

对手术后治愈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为92%%(23/25),没有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实施再次的手术之后,患者达到治愈,应用CT进行检查,没有发现有复发的情况。

3.讨论

在临床中我们将霉菌性鼻窦炎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侵袭性的,另一种是非侵袭性的。诊断患者属于哪种类型主要是看霉菌有没有侵袭到鼻腔鼻窦黏膜。在霉菌性鼻窦炎中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是比较常见的,也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此病在中老年女性中是高发的。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致病菌通常是曲霉菌,这种病菌能够长期在人类的鼻窦与鼻腔内生存,当人体的免疫力降低的时候[3],鼻窦或者是鼻腔中的环境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霉菌会定植入侵,造成鼻窦黏膜发生病变的情况,进而使鼻腔与鼻窦的引流功能发生了障碍,最后导致鼻窦炎的发生。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在人体的免疫力较低、pH值较低、氧含量较低以及高糖的情况下,霉菌产生的致病力是较强的,会导致霉菌性鼻窦炎的情况发生。

在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中,霉菌不会浸及鼻腔鼻窦粘膜及骨壁,本文选择的病例都是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在他们中鼻窦霉菌球是所占比例最高的,而在霉菌球鼻窦炎病人中,人体的全身免疫状态是正常的,临床症状为鼻涕中带血、鼻塞、脓涕等,甚至无明显症状,只是在查副鼻窦CT时发现,老年人的发病率相对是较高的,其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发生的位置多在上颌窦,在筛窦、蝶窦等位置发病率是相对较低的,并且单窦的患病率较高。

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是通过清理鼻窦腔内病变组织与清理鼻腔的方法,使得鼻腔、鼻窦的引流保持通畅。应用内窥镜来进行手术,能够通过监视系统清楚的观察到手术的部位,对鼻腔与鼻窦中的病变组织进行精确的定位并准确的将病变切除。此外,应用内窥镜还有减少手术创伤、患者恢复时间短的优势,临床效果是很满意的。

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手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对患者的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面部疼痛等临床症状都进行相应的评分,评分都有降低的趋势,并且为逐次下降的态势,和手术前的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手术后治愈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为92%(23/25),没有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实施再次的手术之后,患者达到治愈,应用CT进行检查,没有发现有复发的情况。有些患者需再次实施手术,原因可能是在手术中窦腔内的病变没有彻底的进行清除,尤其是窦腔内内镜视野不能到达边角区的位置,发生了病变残留的情况,我们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为对窦腔进行反复的冲洗;此外,应用多角度内窥镜能有效的减少视野盲区。

总之,应用鼻内窥镜手术对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春燕,朴颖实,田澄,等.侵袭性曲霉菌及毛霉菌性鼻一鼻窦炎临床病理学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2,41(10):662-666.

[2]朱新进,曾惠良,陈学光,等.霉菌性副鼻窦炎cT表现和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23(9):664.

[3]彭娟,谢寒冰,黄光平.鼻内镜下联合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58例疗效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12):1235-1236.

论文作者:戴勇刚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论文_戴勇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