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论文_王志轩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论文_王志轩

杭州一鸿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的规划设计的同时对周围环境的相关因素以及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从而使建筑能够在运行阶段为人们提供较为健康,舒适,环保的生活空间,而且建筑在拆除之后的相关危害作用达到最低的水平。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降低相关的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减少相关废物的排放,进而实现自然共生的理念。

关键词:建筑设计;原则与目标

1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设计工作,为了达到绿色建筑的效果,应该遵守相应的设计原则,如以下几点。

1.1 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系统协同性要求

如果将整个大环境看作是一个系统,而绿色建筑只是其中的一个元素,如何能够让这个元素在系统中充分的发挥其功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该元素能够与整个系统相适应,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到这个问题,不仅与整个系统相协同,还应该与该系统中其他的构成要素相协同,进而使得整个系统得到优化。在设计过程中,要尽设减少土地以及水资源的使用,这样在建设完成之后,也不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为后期清理也提供了方便。

1.2 设计人员应该遵循肉然性原则

在设计期间,尽可能的减少对向然的破坏,对自然的干扰程度越小效果越佳,建筑设计本身就是对自然的干预,为了降低这种干预造成的不良后果.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该考虑生态修复策略,建筑外墙结构尽砧贴近自然,而建筑的内部环境,也要更多的加人自然要素,越自然的设计.越能够让用户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1.3 设计人员应该遵守经济性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技术含量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需要应用大量的先进技术,而这需要建设单位的大量投人,因此设计人员应该预先做好资金估算工作,既需要考虑绿色建筑设计与建设所花费的经济成本,还应该考虑绿色建筑使用期间所需要的运营成本,从投人到产出,都要做好评佔,以此保证所设计的方案是最优良的方案,之后再按照现有的经济实力进行建设。

2.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点

绿色建筑的设计从最初被误解为仅仅是一个建筑区域的绿化、美化设计,到现在大家都认同的多系统设计,历经了十余年的时间,建设者、设计者、使用者的认知水平均已提高,建筑材料、建筑技术、配套产品也是日新月异。

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涉及专业众多,重点涉及到的有规划、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是一个全系统的设计。在这个系统中,当规划选址确定后,绿色建筑设计的成败优劣,建筑专业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学习及工作实践,个人认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如下环节是需要重点关注和控制的

2.1.水系统

增添必要的贮存和处理设施,形成“供给——排放——贮存——处理——回用”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绿地有蓄积雨水增加雨水下渗量、截留雨水污染物的作用。因此,绿色建筑中绿地地势应尽量设计低于道路、广场等,以便于更好地发挥绿地功能和综合效益。道路与停车场雨水径流水质较差,雨水收集时需要考虑合适的截污措施——如低势绿地、生态滞留系统等。

2.2 风环境

在冬冷夏热地区解决好建筑物的自然通风问题,对降低空调电耗有着实际的意义。通过建筑形体设计、朝向、建筑群的布局等,根据当地风玫瑰来取得最大的自然通风。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和深度对自然通风有很大的影响,亦可利用树木的合理布置来加强建筑的自然通风。一个简单的矩形体,使其长向的门窗尽 可能朝向夏季的主导风向,则通风效果较好,当建筑平面为“凹”形或“L”形时,应尽可能使其凹口部分面向夏季主导风向;建筑平面进深不宜过大,这样有利于 穿堂风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平面进深不超过楼层净高的5倍时可获得较好的通风效果;单侧通风的建筑,进深最好不超过净高的2.5倍。

一字型建筑有利于自然通风,体形系数最小,各种节能指标均容易满足,将主要使用房间布置在夏季迎风面,背风面则布置辅助用房。内廊式的建筑进深较大,节约用地,但只有一侧房间朝向好,不易组织室内穿堂风,不利于散热。门窗相对设置可使通风线路短而直,减少气流迂回路程和阻力,保证风速。内廊 式建筑如走廊较长,可在中间适当部位开设通风口或利用楼梯间做出风口,可以形成穿堂风,从而改善通风效果。

2.3 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到光电、光热两个方面。光电技术即主要以光伏电池提供电能为主,除建筑物自用外,还可将电能上传至国家电网。这里主要谈谈建筑物对光热技术的应用。

多年前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已被市场接受,居民自发安装使用的热情很高,使用效果良好。太阳能光热技术的应用自此有了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群众基础。但早期产品的热效率不高和安装的不规范、杂乱无章、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建筑一体化。

目前国内市场上普及的是全玻璃太阳能集热真空管,而国外成熟的集热器是平板集热器。平板集热器具有寿命长、稳定性高、可回收的优点,但由于平板集热器教真空管集热器成本稍高,某些价格低廉的平板集热器性能确实不好,使得其发展滞后,但是平板集热器在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必将是势不可挡的。

国标GB50364-200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中将太阳能热水系统按供热水范围分为:集中供热水、集中—分散供热水、分散供热水三种系统;按系统运行方式分为:自然循环系统、强制循环系统、直流式三种系统。在设计之初即应与甲方及生产商密切配合,选择适用、可靠、有 效地系统方式进行一体化设计。

现在的太阳能热水产品已在向建筑构件化方向发展,逐步解决小高层、高层建筑因所安装屋面面积有限的矛盾;集热器与贮水箱的分离使得集热器在建筑立面的窗间墙、阳台栏板、外置空调机遮挡百叶处的安装成为现实。

结语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而这一热潮在建筑领域也产生了广泛影响,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作为环保节能的新型生存空间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建筑发展潮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黄献明.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6.

[2]李义.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实践[D].湖南工业

论文作者:王志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论文_王志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