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心理护理措施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李茜

(武汉市中心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老年痴呆患者采取有效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各40例的两组,乙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甲组给予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患者心理、精神状态变化情况。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干预后两组老年痴呆患者两项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延缓患者痴呆进展,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有效心理护理;老年痴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195-02

老年痴呆在临床医学上被称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一旦患病就会出现认知能力和记忆力减退的情况,甚至会出现肢体严重不协调的症状,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会明显下降,给患者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1-2]。目前,我国已经基本进入老年龄化社会,老年痴呆的发病例数也随之增多,而当前临床上还未出现治疗老年痴呆的特效药。研究发现[3-4],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痴呆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本文笔者为了探究有效心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了80例该病例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痴呆患者均分两组,分别为甲组(40例)和乙组(40例)。甲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70~90岁,平均年龄(79.2±1.1)岁;病程0.4~8.5年,平均病程(3.1±2.7)年。乙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69~91岁,平均年龄(79.3±1.2)岁;病程0.4~8.6年,平均病程(3.2±2.6)年。甲组与乙组的老年痴呆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乙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而甲组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认真沟通。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在和患者沟通时需注意沟通的技巧,注意沟通语言的运用,增取获得患者的信任,有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并且,对待患者态度要亲切温和,多关心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在和患者交流时,要让患者注意自己说话的表情,并让患者进行简单的模仿,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2)减少不良刺激。适当的外部刺激能帮助患者行为系统改善,但是不当的刺激行为也有可能加重患者病情。因此,针对不同的患者应先进行病情分析,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于病情严重的痴呆患者,要避免长时间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强烈刺激,否则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幻觉。多鼓励患者参与集体活动,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快乐的氛围,有助于患者树立治疗信心。(3)其他方式沟通。除了说话交流外,还可采取其他方式进行沟通,如写字、打手势等方式,尽可能的让患者理解护理工作,主动进行配合,可以帮助疾病治疗进展加快。患者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护理。医护人员需鼓励患者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平时要记好家庭住址,并将患者的家庭住址、电话等写在卡片上,放入患者衣服口袋中。每天指导患者定时、定量饮食,每天为患者擦背翻身。在护理时,要一边操作一边和患者交流,对患者情绪的变化要记录好,找到患者情绪变化的原因,及时进行沟通,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当患者出现焦躁情绪时,需耐心的对患者进行情绪安抚等。

1.3 观察指标

使用精神状态检查表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精神状态,主要包含5个方面,分别为定向力、回忆力、注意力和语言能力、记忆力,总分值为3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精神状态越好。使用日常生活评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满分100分[5-6]。

1.4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老年痴呆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做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法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和精神状态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单位取(x-±s),(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甲组和乙组老年痴呆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在心理干预前,甲组、乙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性,而在干预后两组痴呆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在人衰老的过程中,脑部功能会逐渐衰退,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痴呆的机率非常高。老年痴呆的病程非常长,并且容易反复发作,临床上目前还没有治疗老年痴呆的特效药物,一些西药或者中医疗法只能缓解或者延迟患者痴呆进展。如果在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痴呆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能尽快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身体功能,如记忆力、认知功能等。并且,由于每位痴呆患者存在个体因素,在开展护理干预时要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差异化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护理干预的效果。文中,甲组患者有效护理干预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精神状态评分都显著提高,与乙组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有显著临床意义。

表1 甲乙组患者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x-±s)

【参考文献】

[1]徐丽,卢月芝,梁燕红等.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22(33):238-239.

[2]付素萍.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4(27):13-14.

[3]吕军辉.综合护理措施对老年痴呆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26(28):246-246,247.

[4]李丹.65例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26):3037-3037.

[5]舒芳.干预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30):223-224.

[6]郭可可.35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住院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7):221-222.

论文作者:李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有效心理护理措施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李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