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探索_教育论文

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探索_教育论文

对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追问与寻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改革论文,农村义务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揭开了我国在21世纪初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篇章。那么,对于21世纪初叶的农村素质教育而言,新课改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对新课改的现实需求又是什么?

一、对“课程改革是政府行为”的解读与反思

《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和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所以,新课改是政府行为。其具体表现是:一方面,政府是新课改的领导者,决定着新课改的方向;另一方面,政府是新课改的组织者,决定着新课改的进程。反思过去的表面化、形式化的素质教育运动,我们不得不反问:第一,地方人民政府能忠诚地执行国家的新课改政策吗?在当前,“国家利益大于部门利益(集团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贯原则与优良传统有受到冲击的迹象,现实中部门利益大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大于部门利益的现象已若暗若明”(肖绍清:《教育政策实施的障碍种种》,《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12期)。此外,延续性的教育有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收获,重构性的教育则需要指待时日;开创性的教育改革不是黄金路,而是前途艰辛、暗礁四伏。那么,作为“政府行为”的新课改能摆脱官本位制约和零风险束缚吗?第二,作为新课改的主宰者,我们的政府领导能真正关注新课改吗?新课改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而我们的政府领导行为又具有极强的社会性,二者能相互沟通、兼容吗?

上述分析表明,作为“政府行为”的新课改,在管理层面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切实维护课改政策的权威性,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政策替换、政策架空、政策浮夸等弱化现象。二是新课改要以转变政府的教育服务职能开始,特别是要转变政府领导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彻底扭转“外行领导内行”的被动局面。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二、教育理想与农村现实的矛盾与冲突

当前,简单效仿“城市化教育模式”的农村教育具有两大理想,第一大理想是向城市输送优秀人才;第二大理想是向非农产业输送优秀人才。但是,农村教育不得不接受两大现实:第一大现实是大多数农村学生在学校毕业后回到了农村;第二大现实是回到农村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在使用传统而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务农。所以,今天的农村教育置身于两大矛盾冲突之中:第一大矛盾冲突是回乡务农的青年人身在农村,心系城市,不能安心务农;第二大矛盾冲突是回乡务农的青年人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不会务农。显然,当前的农村教育对于绝大多数将回乡务农的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教育”。

朱镕基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13亿人口中有近8亿在农村;我国的工、农差距由1997年的2.47倍扩张为2002年的3.11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2820万人。非常明显,我们仍然是一个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众多的落后的农业大国。更为重要的是,在农村特别是在山区,贫困既是大量学生失学的直接原因,也是很多学生厌学的根源所在。对此,我们不得不追问,新课改在多大程度上关注了农村学生的生存状态?新课改在多大程度上关注了农村学生的生命过程?我们期待着:新课改能架设起一座沟通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建设的桥梁,让农村教育既回归于农村的广阔田野,又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路在何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旨在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教育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此后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农村中学的课程设置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并与农业科技推广等结合。”在理论方面,最具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是有学者提出的“要把文化知识教育和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结合起来,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民特别是新一代农民的素质”(吴椿《把素质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政策很好,理论也很好,但实践却异常地艰难。无数双理性的眼光迷茫了:问题出在哪儿?病根在何处?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乡村教师和生活在农村的“农村人”(家在农村,家属在务农),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农村生活使我感受到:农村教育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以及农村教育与经济难以有机结合的根源是办学方向的迷失,即农村教育始终在简单效仿“城市化教育模式”,没有找到自己的道路。对此,笔者在过去的研究中提出了“农业现代化教育模式”,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笔者设计了该模式的生命载体——“农科教中心模型”。其基本框架是:

1.搭建一个平台。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例如教师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等专业教师、网络、图书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搭建一个立体状、复合型的平台。

2.聚集四类信息。第一类是市场供求信息;第二类是农民和未来农民、在校学生的需求信息;第三类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信息;第四类是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政策信息。

3.提供四种服务。一是技能培训服务;二是信息咨询服务;三是技术推广服务;四是网上交易服务。

四、具有农村特色的课程改革

前面的分析表明,农村教育要走自己的道路,就要告别对“城市化教育模式”的简单效仿,积极发展“农业现代化教育模式”,努力构建“农科教中心模型”。所以,农村的课程改革要有农村的特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笔者认为,具有农村特色的课程改革,在于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突破口,构建农村的课程体系,从而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打破城乡同用一本书(教材)和一张表(课程表)的僵局。

具有农村特色的课程改革,要体现“以农为本”的精神。其基本理念是:其一,学校的阶段性培养目标主要不是向高一级学校输送“高材生”,而是造就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教育要帮助学生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历史状况、未来趋势;“新型农民”教育要走出课堂,融入广阔的山水田园中去;“新型农民”教育要培养作为国民的基本素质,更要培养作为农民的致富技能;“新型农民”教育要帮助学生看到农业的美好前景和务农的幸福生活。其二,课程管理不是主科中心,而是文化课与活动课并重,强化劳动技术教育。要让劳动技术教育由一般性课程跃迁为特色性课程,成为国家农村教育政策实施的突破口,展现其朝气蓬勃、无穷活力的真面目,走出当前严重的学科歧视困境。其三,教育评价方式不是单纯的“智育”累加,而是完全意义上的“五育”综合,并突出劳动技术教育。我们知道,在中国,改革的行政导向性是极强的。反思当前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虚张声势的被动局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教育管理方面,特别是在极具导向性的教育评价方面缺乏突破是重要原因。所以,在教育评价方面体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特色地位,推广“双证”制度,是当务之急。

标签:;  ;  ;  ;  ;  ;  ;  

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探索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