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情感是良好道德行为的动力_亲子成长论文

良好的情感是良好道德行为的动力_亲子成长论文

良好的情感是良好品德行为的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品德论文,动力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人们需要以强烈而深刻的情感作为动力,促进自己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一名科学工作者,只有对科学怀着满腔的热情,才能在崎岖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去攀登科学的高峰;一名幼教工作者,只有对幼教事业无限热爱,才能毫无保留地向孩子奉献爱心。可见,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和生活中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他又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他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良好的情感是良好品德行为的动力,一切良好品德行为无不源于良好的情感;二是幼儿期是形成良好情感的重要时期。所以,我们应十分重视孩子早期良好情感的培养,在其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

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由近及远,由浅及深。让孩子从爱父母、爱家庭入手,萌发爱的情感。应该让孩子从小就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了解父母为家庭和社会付出了辛劳,为他们付出了人世间最崇高的爱,使他们从小就知道体贴父母,从而产生爱父母的情感;进而逐步扩大到爱小朋友、爱老师、爱幼儿园,并能与邻里友好相处;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使他们逐步了解家乡,了解祖国,关心国内外大事,并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良好的情感,无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还是使其将来成为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做有心人,从小事入手

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加注意,随处都有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在幼儿园,某个小朋友病了,教师就可以向其他小朋友说明情况并开展讨论该怎么办,引导小朋友们学会爱,学会关心他人。在家里,引导孩子给择菜的奶奶递上一个小板凳,给爷爷送上一个削好的苹果……都会使孩子产生爱心。

二、大自然是陶冶情感的摇篮

大自然是那么神秘美好,妙趣横生,孩子具有热爱大自然的天性。成人可在带孩子游园、饲养小动物或种植等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善良的情感。

一次,我园组织幼儿去动物园看大熊猫,可大熊猫病了,躺在地上不能动。这时,教师趁机告诉他们,有的动物就是因为吃了游人扔的塑料袋而生病甚至死亡的,教育他们要爱护动物,不要随便扔东西。孩子们听了这番话后,纷纷要求送大熊猫去医院,抢救大熊猫。

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经正确引导,孩子们欣赏了大自然的美,也学会了爱护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及公共财物。

三、文学作品和周围事物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

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成人应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来进行教育。如童话故事、动画片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最能激起孩子的同情心,成人可借此培养他们的良好情感。成人也可以用今年夏季有关抗洪抢险的报道来培养孩子们的良好情感,如,对灾区小朋友的同情心、对解放军叔叔的热爱等。

四、成人的榜样和评价,直接感染和强化幼儿良好的情感

孩子的情感具有不稳定性和情境性特点。他们常常以成人的言行和评价作为自己评价的标准。所以,成人一定要言行谨慎,为孩子做表率,对他们稚嫩的同情心和善良的举止给予赞赏和强化。例如,我园一个来自台湾的小朋友,以前她十分孤僻,从不理睬别人。教师给予她特别的关注,及时表扬她好的表现。现在,她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经常把家里的图书、玩具带到园里和大家分享,还能帮助教师做力所能及的事。

可见,教孩子有感情、懂得爱,比教这教那更重要。有爱,才有责任感;有爱,才有使命感。一切良好的习惯和品德行为,都以良好的情感为动力;缺少了爱和情感,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

标签:;  ;  ;  

良好的情感是良好道德行为的动力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