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士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功能职责及实施路径论文_王慧丽

航天中心医院 北京市 100000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士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功能职责以及实施方法。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选取了本社区内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高血压抑制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高血压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士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功能职责,其可以有效稳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数值,有利于对社区高血压疾病的防治。

关键词:社区护士;高血压;社区管理;功能职责

高血压作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实现对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成为了诸多研究学者所重点关注的内容[1]。基于此,本研究随机选取了社区内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社区护士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功能职责以及实施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选取了本社区内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患者60例,男33例,女25例,其年龄范围在41岁~78岁,平均年龄(63.57±5.42)岁。对照组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其年龄范围在43岁~80岁,平均年龄(65.08±6.17)岁。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2)于本社区内的居住时间≥1年且户籍1年内并未变动;(3)未合并心力衰竭或肝肾功能障碍等重大疾病。针对本次研究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社区护理管理模式:采取电话随访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控制在15~25min,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生活、饮食等习惯进行详细的指导和统计,并对患者血压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为患者制定详细的高血压控制方案。干预组采取社区护士参与下的高血压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定期对患者进行有关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主动获取有关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为患者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使患者了解到有关高血压的病理知识以及相关的危险性因素,引导患者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并使其认识到高血压的相关并发症。(2)心理干预: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教育,使患者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调查指标包括依从性评分、舒张压、收缩压和健康知识评分。其中,患者的依从性评分和健康知识评分统一使用院内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分均为100分。同时,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抑制效果进行比较,根据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效果制定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6个月内不定期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血压数值恢复正常,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30mmHg;②有效:患者12个月内不定期随访结果显示血压数值基本恢复正常,舒张压为91~110mmHg,收缩压为131~150mmHg;③无效:患者随访期间血压数值未恢复,高血压症状未改善。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测量和统计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处理,对其统计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进行数据检测校验;同时,本次研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率(±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数据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抑制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高血压抑制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加之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2]。临床经验表明,高血压是我国目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类型,同时也是引发机体出现心、脑、肾等器质性器官损害的高发因素,由于其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因此使社区防治在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和治疗中发挥出了更为重要的价值,但其也为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社区护士作为目前与社区高血压患者接触机会相对较多的医疗工作者,其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也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功能职责,为社区管理效果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4]。本研究在开展社区高血压管理工作中的过程中,发现社区护士主要负责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通过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此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依从性,其为改善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得分、健康知识得分以及血压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社区护士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健康知识得分,同时也将降低患者的血压数值。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抑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干预组的高血压压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社区护士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发挥出了较好的血压稳定效果。综上所述,社区护士可以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负责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有利于稳定患者的血压数值,提高社区高血压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丽,唐艳,叶付连,等.社区护士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服务内容及具体职责[J].中国临床护理,2016,8(1):56-59.

[2]吕维香,戴长青.在社区医疗护理模式中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的探讨[J].中国校医,2015,29(2):132.

[3]邹平,罗雪梅.社区护理干预影响高血压自我管理效果探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5):278-278.

[4]李小燕.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效果探析[J].医学信息,2016,29(16):101-102.

[5]李卓远.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的效果评价[J].现代医院,2017,17(3):351-353.

论文作者:王慧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  ;  ;  ;  ;  ;  ;  ;  

社区护士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功能职责及实施路径论文_王慧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