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业务培训机制加强车辆管理规范化建设论文_于冰

健全业务培训机制加强车辆管理规范化建设论文_于冰

齐齐哈尔市交警支队非机动车登记管理所 161000

摘要:在公安车辆以及驾驶人管理软件不断优化的背景下,车辆登记日趋规范化,公安车辆管理工作也逐步进入正轨。在车辆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促进车辆管理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业务培训;车辆管理;规范化

引言

近年来,随着车辆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不断出台,车辆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各级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就加强车辆管理规范化建设采取积极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基本实现了无纸化驾驶考试、牌证制度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已经电脑程序化,从单纯的牌证登记制度已经转化为深入到车辆与驾驶人所属单位的制度化监督管理,使车辆管理工作已经初步具备现代科学管理的特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车辆与驾驶人管理工作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车辆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路途仍很漫长,还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措施。下面,笔者经过考察调研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进一步实施车辆管理规范化建设的一点建议。

1.建立车管知识体系,明确岗位应知应会

从目前的现实来看,作为一名车辆管理业务岗位的交通民警,应该掌握和了解哪些法律法规政策、相关知识和技能,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资质条件,都没有较明确具体的规定,甚至连一套完整、实用的教科书都没有。目前民警手上往往仅有车辆管理的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于其他需要掌握的知识,新到岗的民警一般都是只能跟着老民警学,由老民警言传身教,一代传一代,理解多少、接受多少就看个人能力了。这种经验型的传授方式受很多主客观因素影响,使得传授与接受都显得很有限,导致整个车辆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有时出现对相同事件的处理方式不同,对于政策、法规、标准的变化的适应能力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车辆管理业务的统一规范化。

1.1 明确方位应知应会

应该明确车辆管理各业务岗位的应知应会。例如,受理机动车注册登记的登记审核岗,除了掌握好 《道路交通安全法》 及其配套法规之外,还应当了解身份证明、机动车辆购置税的相关规定、购车发票的相关要求、机动车结构术语的定义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同时期各种不同版本的式样、防伪措施等,掌握专业所需的各种基础知识,对车辆管理的业务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前几年甚至出现过笑话,上级文件要求整治超载时检查车辆的弹簧钢板数,一些民警连什么是“弹簧钢板”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知道装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怎样计算片数,缺少了这些汽车构造知识的基础,执法技能和严格执法就无从谈起。而这些相关知识在大部分民警手中都没有现成的手册或者教材可以作为业务指导,面对这样的现状,一部分民警置之不理,一部分民警道听途说,只有少数民警会刨根问底地寻找资料,思考、理解、理论实际对照,业务水平才得以相应的提高。业务水平需要以自学的方式来提高,显然是非常有限的,充分说明了我们目前的体制存在着重大弊病。正是这种原因,使得不同民警对于同一业务有着不同的理解,以至于出现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做法,有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惯例,不同的车管所对于同样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让人感觉车辆管理业务的规范不够严谨。

1.2 建立车管知识体系

如果说一个技工学校毕业生,学会了看图、操作车床、使用量器具、磨刀,就能够加工出合格的产品的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我们的车管民警,到底应该学会哪些知识,才能准确、规范地完成车辆管理业务呢?要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尽快将车辆管理政策、法规及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的内容搜集、汇总、汇编成系列丛书,形成车辆管理业务知识体系,形成统一的教科书系列,供新老民警学习和参考使用。另外,对于每个车辆管理岗位,确定应知应会的内容,如,考试岗应知应会哪些内容,牌证管理岗应知应会哪些内容,嫌疑车调查岗应知应会哪些内容,业务领导岗应知应会哪些内容,把这些应知应会作为民警岗前培训教材和考核的标准,让民警知道自己该学习些什么知识,该理解、掌握哪些知识,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充电”。一些车辆管理法规以外的其它领域的相关法规、标准和知识,也能够找得到,看得懂,作到执行有依据,学习有资料、充电有方向、定期继续培训有制度。掌握了完善的、全面的车辆管理业务应知应会,是车辆管理规范化建设对车辆管理民警最基本的要求。

2.细化业务工作规范,制作车管“工艺卡片”

车辆管理从 1997 年出台了业务工作规范,至今已经两易其稿,对车辆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从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规范还略显粗略,如审查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对于身份证应该审查哪几项内容,对组织机构代码证又应该审查哪些内容,对护照应该审查哪些内容等等,都没有明确规定,因而还不能真正让车管民警做到有章可循,可操作性还不够强,从某种角度而言,不能保证车管民警肯定不能犯错误。

一般认为,应该在规范的基础上制作类似于“工艺卡”的车辆管理业务操作卡片,卡片上规定民警在办理相应业务时,审核的步骤是什么,审核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情况又审核哪些内容,出现了问题如何处理,档案如何粘贴,装订的顺序是什么,应该将哪些信息录入统一版软件,录入时有什么要求等等,让一个具备了基本素质却又从未接触过车管业务的民警可以经过较短时间的基本培训,凭着卡片的指导就能准确地办理基本业务。这样做还有个好处,就是更细致地明确了车管民警的职责范围,更好地规范了车管民警的具体操作流程。

3.完善业务培训机制,规范教材、教学内容

近年来,随着“大练兵”活动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培训层出不穷。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培训是知识更新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各种的培训,除了占用了基层本来就有限的警力和经费外,从实际观察和调查来看,真正能让民警提高思想觉悟,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的确实还很不够,有时,反倒给民警留下了“培训就是混日子”的印象。就车辆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而言,缺少规范的教材,缺少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缺少完善的教学用具,缺少严格的考试监督,由于缺少的基本“硬件”和“软件”太多,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缺少教材、教具,上课的质量受限,教师的水平发挥不出来。至于考试,更是个难题,要想在短短几天内让年龄、经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民警们掌握好大量的学习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严格考试,将因考试不过关导致无证不能上岗,又会影响到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不严格考试,培训往往又流于形式,浪费了警力,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经费,又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背离了组织培训的初衷。

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在于,制定统一的系列教材,明确培训的内容及需要的学时,要求学员提前自学,增加答疑时间,将答疑解惑作为培训重点,严格考试纪律,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效果才会明显。如,近期某地组织考试员培训,第一期的学员“习惯性”地轻松参训,对科目一进行了严格认真的测试,一百二十余人只有 6%通过测试;第二期的学员提前进行了练习和准备,考试时合格率大幅度得到提高。但是,知识的积累都是循序渐进的,这是众所周知,要想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业务知识是很困难的。

参考文献

[1]陈允文. 完善车辆管理制度 提高服务质量[J]. 现代企业教育, 2009(18):45-45.

[2]蔡强, 闫宗军, 李伟. 加强汽车维修分队业务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对策探讨[J]. 汽车运用, 2010(2):16-16.

论文作者:于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健全业务培训机制加强车辆管理规范化建设论文_于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