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业化程度和阶段的判断_人均收入论文

江苏省工业化程度和阶段的判断_人均收入论文

对江苏工业化程度和所处阶段的判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所处论文,程度论文,阶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苏工业化程度,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只用一种方法来判断。本文采取当前国际通行的一些理论方法,着重从历史演进和横向比较的角度,对江苏工业化程度及其所处阶段作些分析研究和判断。

1.产业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照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多国计算表

1978-1995年间,江苏就业人数增长了31.4%,而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增长了133.5%第三产业人数增长了174.7%,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减少了19.2%,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构成从1978年的69.7∶19.6∶10.7转变为42.9∶34.8∶22.3。这种变化趋势符合以大量统计分析为依据的配第——克拉克定理。与库兹涅茨多国模型计算表(表1)对照,江苏199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7295.8元,约合875美元,相当于第4、第5组之间,而江苏第一产业和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当于人均300-500美元的第3-4组之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相当于人均GDP150-300美元的第2-3组之间。

表 1 库兹涅茨计算表

根据1958年人均GDP基准水平计算的生产部门份额(1960年)

人均GDP1958年国内生产在准水平

(美元) 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

第一产业 %80.5 63.3 45.1 31.4 17.0

主要 (农业)

部门 第二产业 % 9.6 17.0 26.8 36.0 45.6

(工业)

第三产业 % 9.9 19.7 27.1 32.6 37.4

(服务业)

1995年,江苏国内生产总值结构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为16.4∶52.70∶30.9,与库兹涅茨多国模型计算表(表2)对照,第一产业比重基本相当于人均GDP540美元的第6组,第二产业比重相当于人均GDP864美元的第7组,而第三产业比重相当于人均GDP51.8-82.6美元的第1-2组之间。

下述比较反映出江苏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与库兹涅茨计算表中相应的递增次序的不一致,说明了江苏产业结构的特异性:从就业构成来看,与同样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地区)相比,江苏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比重不足,第三产业比重十分不足;从产值结构来看,与同样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地区)相比,江苏工业化水平(工业在产值结构中的份额)实际已达到了同样人均收入的国家(地区)的水平,而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第一、三产业的这些特异性也是江苏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二产业的情况与应用H·钱纳里多国模型的模拟分析反映的有所不同,详见后文)。

表 2 库兹涅茨计算表

根据1958年57国人均GDP基准水平计算的生产部门在GDP中的份额

按人口平均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的GDP 51.8

82.6 138221360 540 864

1382

(美元)

第一产业 53.6

44.6 37.9

32.3

22.5 17.4 11.89.2

(农业)

主要 第二产业 18.5

22.4 24.6

29.4

35.2 39.5 52.9

50.2

部门 (工业)

份额 第三产业 27.9

33.0 37.5

38.3

42.3 43.1 35.3

40.6

(服务业)

2.江苏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对照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定理按照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资产值的比值(即: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资产值)的变化情况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这个比值在四个阶段中分别为:

第一阶段 5(±1)第二阶段 2.5(±1)

第三阶段 1(±0.5)第四阶段 1(以下)

由于早期净产值资料缺乏,先用轻、重工业的总产值来近似估算江苏的霍夫曼系数(表3,中栏),可以看出江苏霍夫曼系数变化趋势基本上与霍夫曼定理所描述的趋势一致,即,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与资本资料工业规模相比,在逐渐减少,而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在扩大,70年代中期以后,基本上进入了霍夫曼工业阶段指标的第三、第四阶段,并且霍夫曼系数一直在1左右。以轻、重工业的净产值计算(1994、1995两年按增加值计算),1990-1995年间,江苏省的霍夫曼系数逐渐减少(如表3,右栏),1991年后一直小于1,这即是说,江苏省的工业化已进入了霍夫曼工业化 阶段指际中的第四阶段。

这样的结论显然夸大了江苏工业化的实际水平,霍夫曼本人测算的数据表明,目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霍夫曼系数才处于第三阶段。这说明霍夫曼定理存在重要缺陷,主要是:①他仅以工业内部结构来分析工业化进程而忽略了各国、各产业间生产率的差异。②他使用的消费资料工业(类似于轻工业)产值中有许多是资本资料工业(类似于重工业)产品的产值,他使用的资本资料工业产值中有许多消费资料工业产品的产值,如江苏许多重工、军工部门愈来愈多地转向了民用消费品生产,这使霍夫曼系数的准确性受到极大挑战。③地区(省)的工业化受国家工业化政策制约,轻、重工业比例可因宏观上生产力布局的要求而剧变,甚至与霍夫曼定理倒置。

表 3江苏霍夫曼系数值

年代 轻工业总产值 轻工业净产值

重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净产值

1952 15.93

1957 5.58

1965 2.68

1970 1.59

1975 1970

1980 1.35

1990 1.22

1991 1.14 1.01

1992 1.04 0.94

1993 0.94 0.84

1994 1.04 0.87

1995

1.0 0.78

江苏工业化道路的实践说明,霍夫曼定理在早期工业化年代是适用的,但当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重工业化程度不会是无限的,会趋于饱和,随着工业技术和内部产品结构的变化,工业增长对资本工业的依赖是有限度的,前文所还的用霍夫曼定理计算出来的江苏霍夫曼系数在70年代中期以后不符合江苏的实际,而且趋于稳定在“1”左右的情况也说明了江苏的工业化水平已脱离了工业化初期,江苏工业增长对资本资料工业的依赖在逐渐减少。

3.江苏工业的结构高加工度化,对照H·钱纳里理论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认为工业化是以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转移为特征的。实际上,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第一个特点是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还会发生由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结构发展,工业生产层次增多,加工程度不断加深,工业增长对原料依赖程度出现相对下降趋势,即工业结构趋向高加工度化。一般用原材料工业的产值(或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和相应的加工组装工业的产值(或销售额)的增长速度的比较来判断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水平。

为了分析江苏工业的高加工度化程度,不妨将江苏1991年和1995年全部独立核算企业总产值中原料工业和加工组装工业的产值以及相对应的一些行业的产值进行比较。其中,纺织业对服装业来说,前者是原材料工业,后者是加工组装工业;冶金工业对各类机械(电)工业来说,前者是原材料工业,后者是加工组装工业。经比较表明,江苏加工组装工业发展速度1995年产值/1991年产值,不同为249%,略快于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速度231%,前者仅是后者的1.08倍。这说明,总的来说,江苏工业高加工度化程度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生产层次还不多,中间产品产值不高,产品加工深度还不够,工业结构以原料工业为重心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转移程度不高,这也和国家工业化布局中将一些重点原料工业项目放在江苏有关。比较还表明,江苏各类不同行业之间的加工程度发展不平衡。服装加工业的发展速度是纺织工业发展速度的1.82倍。机械类中的交通运输机械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分别是533%和407%,分别是冶金工业发展速度239%的2.23倍和1.7倍。但普通机械制造业发展速度为164%,仅是冶金工业发展速度239%的0.68倍,电子通讯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为239%,比冶金工业的略低2%。机械类其余行业的发展速度,如金属制品业为318%,仪器办公机械制造业为261%,分别高于冶金工业发展的33%和9%。若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的阶段相比,如,日本在50年代至70年代的期间内,各加工组装行业每五年的平均发展速度在235%~241%之间(根据筱原三代年《经济学入门》中的资料计算),比较平衡。相比之下,江苏各相关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比较明显。

另外,我们将江苏一些主要的原材料工业产品产量和加工组装产品产量在1985-1995年中的发展情况作了对比计算,结果和上述结论相似,因该对比计算所用篇幅较大,故不在此一一罗列。

4.江苏工业化的进程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对照H·钱纳里的多国模型

H·钱纳里等人将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并借助多国模型模拟提出了标准增长模式,将结构随人均收入增长而转变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的6个时期(表4)。其中,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从19%增加到36%,与人均收入从280美元到2100美元相对应,同时,制造业的就业份额的变动滞后于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份额的变动,从略高于10%的水平上升到20%。

表 4结构转变过程的划分——模拟分析

收入变动范围 时期阶段

(人均美元,1970年美元)

140-2801 第一阶段:初级产品生产

280-5602 第二阶段:工业化

560-1120

3

1120-2100 4

2100-3360 5 第三阶段:发达经济

3360-5040 6

资料来源: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版。

下面,借用上述标准模式来分析江苏工业化程度及其所处的阶段,其中,加以比较的主要变量是人均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问题。

(1)人均收入。江苏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155.25亿元(人民币),人均7295.8元(人民币),约合875美元。可以认为,江苏目前处于H·钱纳里多国模型中的第二阶段(工业化阶段)中的第3时期即人均收入560-1120美元的时期。

(2)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构。1995年江苏的GDP结构中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份额分别为16.4%、52.7%和30.9%,工业所占的份额为47.9%。前文已将这一结构与库兹涅茨多国模型相比,若和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的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则江苏工业所占的份额高于高收入国家39%(1970年,下同)的水平,更高于中低收入国家分别为37%和29%的水平。江苏第一产业(农业)所占的份额比中等收入国家12%的水平高出33%;比高收入国家4%的水平高出3倍。江苏第三产业所占的份额低于任何一组收入水平的国家。(高、中、低收入国家的这一份额分别为58%、50%和38%),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第三产业份额的81%。可见,与同等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地区)相比,江苏省GDP结构中工业所占的份额之高,第三产业所占的份额之低都是异常的。这一结论和前面对照库兹涅茨计算的多国模型的结果相比,在第二产业所占份额的高低程度判断上有所不同,这和所使用的库兹涅茨计算的多国模型提出的年代较早有关,显然这里的结论更符合现在的实际,因为发达国家的经验已证明,现代经济的发展将会使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大大增加,第二产业比重相对缩小。

(3)就业结构。1995年江苏的就业结构中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为42.9%、34.8%和22.3%,前面也已与库兹涅茨计算表作过比较,若和不同人均收入水平国家(地区)各产业的就业比重比较(表5),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份额与人均收入比江苏稍低的中等收入国家47.7%和24.4%的水平相近,分别低10.1%和8.6%。第二产业就业份额高于高收入国家31.2%的水平,这一结论与前面对照库兹涅茨计算的多国模型的结果比较,与上面产值结构的比较一样,也同样在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的高低程度判断上有所不同,这也和所使用的库兹涅茨计算的多国模型提出的年代较早有关,显然,这里的结论更符合现在的实际,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将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大增加,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相对缩小。

(4)城市化程度。1995年江苏省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之比为75.1:24.9,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不但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62%的比例,而且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39%的比例。可见,江苏省的城市化过程滞后于工业化过程。

表5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地区)各产业的就业份额 (全部就业人数的%)

300美元 600美元 1200美元

第一产业 57.1 27.9 31.2

第二产业 23.9 27.9 31.2

第三产业 19.0 24.4 30.8

资料来源:《迈向2000年的中国经济——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的背就材料》,1984年。上述从不同角度、依据国外不同理论和评价方式对江苏工业化道路和目前工业化程度及其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1.江苏工业化发展过程和西方的几个工业化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计算表、霍夫曼定理和钱纳里理论)所反映的工业化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库兹涅茨多国计算表和霍夫曼定理提出的年代较早以及后来工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的重大变化,它们在对各产业、部门的就业人口和产值分布的判断上已不符合江苏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有资料表明,这两个理论在用于对其他国家工业化的分析时,也表现出了类似的局限性。相比之下,钱纳里理论对工业化的定义、发展趋势和发展阶段的阐述,比较适合江苏工业化发展的实际。

2.江苏工业化推进过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相似之处,即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972年是江苏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如果对1972年以前的江苏工业化进程可以说是早期的工业化阶段或者说是准工业化阶段的话,那末1972年在工业稳定地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结构的主体位置(最大份额)以后,江苏开始进入了真正全面工业化的阶段。工业内部结构也在经历着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的过程。江苏目前处于H·钱纳里多国模型中按人均收入水平所对应的工业化阶段中的第3时期,但在作出这一判断的同时,还必须认定,江苏工业化还处在结构不平衡的背景之上。如,相对于第二产业和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来说,第一产业(农业)就业人数和产值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十分不足,就业人数和产值比重低;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等。在工业结构内,各行业加工程度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说有一定加工度,但高加工度化水平、工业结构从以原料工业为重心向以加工组织工业为重心转移的程度不高,生产加工层次还不多,产品加工深度还不够。这些都是今后加快江苏工业化进程所必需加以解决的问题。

标签:;  ;  ;  ;  ;  ;  

江苏省工业化程度和阶段的判断_人均收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