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体会论文_何英

内科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体会论文_何英

何英(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医院内科 616750)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内科护理后,30例康复,其余2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治疗后全部治愈,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急性上消化道患者治疗中应用内科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内科 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235-0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临床症状包括便血、呕血、腹痛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循环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对于急性上消化道患者,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通过内科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尽快康复。为了探讨内科护理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内科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8.6±3.4)岁。12例消化性溃疡,8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10例急性胃黏膜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失血性休克、发烧、便血及呕血等。

1.2护理方法 (1)病情观察: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保持平卧位,并将双腿抬高,确保患者脑部血液循环。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并将患者的头部倾向右侧,避免患者呕吐时呕吐物逆流进呼吸道,引起窒息。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生低氧血反应,则应及时进行输氧治疗,建立心电监护,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输液速度,避免肺部水肿情况发生。若患者需要进行插管治疗,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患者的插管情况,是否出现漏气现象,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则应立即向医生汇报,并给予妥善处理[1]。观察患者插管的气囊压力,正常情况下,食管气囊与胃气囊的压力分别为40mmHg、60mmHg左右。若患者出现呕吐现象,应及时清理呕吐物,清洁患者口腔,避免引起感染。

(2)心理护理:由于急性上消化道患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便血、呕血等症状,刺激患者心理,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如焦虑、紧张、恐惧等,甚至由于心理压力大,出现悲观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想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说明急性上消化道治疗方法,强调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积极面对治疗,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保持乐观的治疗心态[2]。另外,护理人员还应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关心患者,给予患者精神支持。

(3)治疗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进行输液治疗,以确保各项身体机能处于正常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首先,应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适当调节患者的输液速度,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输液情况,避免出现输液通道堵塞或中断等现象,输液结束时,及时为患者更换滴注药液,结束输液后,及时拔针,以免患者出现血液倒流情况。除此之外,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和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联系医生处理。

(4)健康教育:为了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健康知识,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疾病预防方法、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进展等,说明上消化道出血早期症状,并向患者介绍疾病应急措施,嘱咐患者多卧床休息,并尽量避免活动,保持心情放松,避免出现过激情绪。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的营养均衡,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嘱咐患者按时服药。

2.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30例康复,其余2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治疗后全部治愈,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较高,在消化内科中较为常见,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明显增加,该疾病已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一旦确诊后,应立即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尽快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免患者由于出血过多导致失血性休克。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实施内科护理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监测患者的出血量、呕血性质、便血性质及生命体征,尽量避免出现再次出血情况[3]。并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预防器官衰竭现象发生。如果患者从床上坐起时,心率加快速度大于每分钟10次,血压下降幅度大于20mmHg,则提示患者的血容量不足。若心率大于每分钟120次,收缩压小于90mmHg,并伴随意识模糊、全身发冷及面色苍白等情况,则提示患者的出血情况较严重,急需采取紧急治疗。当患者的出血量超过60ml时,便会导致黑便现象出现,当患者的胃内积血量大于300ml,便会导致呕血症状发生。因此,应详细记录患者的尿量,观察患者的止血情况,避免发生出血量增加或再次出血等情况。在本研究中,42例患者经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全部治愈,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内科护理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期间,应对患者实施内科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淑华,付嫱.浅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0(05):218-219.

[2] 冼凤莲.浅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08(05):162-163.

[3] 何艳,邓永翠,王幸红.上消化道出血80例内科护理体会[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12(01):124-125.

论文作者:何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0

标签:;  ;  ;  ;  ;  ;  ;  ;  

内科护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体会论文_何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