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研究论文_韦宁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研究论文_韦宁

中燃能源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33

摘要:我国目前建立起的能源管理系统, 其主要功能就是根据能源互联网的使用效率实现对我国智能能源的调度与使用,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协同互补实现我国智慧能源的合理化管理, 将大数据技术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相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生产的认知, 为当今社会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全新的生产模式, 也为我国大数据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方向,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调控能源, 合理分配能源, 将能源进行全方位利用, 以此来达到节约能源和高效利用能源的目的。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一、传统能源管理方式

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就是把企业的能源消耗,比如:水、电、气、热、冷、风、光、充、储的使用过程数据,进行简单的测量、监测、记录、分析、指导、优化,以呈现企业各类能源的详细使用情况,利用传统的节能计算方式方法,来寻找企业的节能降耗手段。这种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形成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挖掘,不能很好的指导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一方面,这是我国能源利用和管理的历史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在互联网时代,能源管理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能源管理数字化工作没有快速铺开深入应用大数据技术手段的历史原因造成的。

二、智慧能源概论

伴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应用,在当今能源不断被消耗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新兴的智慧能源概念。智慧能源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类的智力和能力,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在能源开发利用、生产消费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融汇人类独有的智慧,建立和完善符合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能源技术和能源制度体系,从而呈现出的一种全新能源形式[3]。智慧能源将是推动能源利用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三、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发展状况

(一)创新能源发展模式

如今,大数据技术与智慧能源相结合的大数据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为当今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产模式,通过大数据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调配,可以保证智慧能源在分配过程中降低消耗成本,突破了以前采用传统的方式对单一的能量的控制,通过智慧能源各种能源之间的优化生产,提高我国的生产效率。

(二)创新需求消费模式

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能够更好的掌握到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的需求,将能源的分配进行合理调控,保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实现各个用户之间的优势互补,通过客户的反馈以及消费者的反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智能化的调控相应的能源分配机制,满足当前客户需求,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三)实现能源供需互动

由于各类新能源正在被不断开发当中,需要建立基于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对传统能源和新能源进行高效融合利用,推动多能协同的综合管理模式。因此,要发挥能源大数据技术在能源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覆盖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更好地实现调配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使用,保证各个能源之间进行相互调整,实现能源供需互动,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在对能源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相应的检测,检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自我调整。

四、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一)打造规范、透明的专业执法流程管理体系,实现在线节能监察

构建执法人员和企业节能负责人备案库,对各地区重点用能企业,按性质、用能量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以信息化手段规范监察案件的立案、办案、处理、结案等节点流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制定年度监察计划,根据国家、省、市节能专项监察计划,设定监察类别和监察内容,在综合能源消费量、能效限额超标情况、违法记录次数、限期整改次数、行政处罚次数、未计划案件(投诉举报、复核等)、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按时报送情况、电力消费总量、在线监测的能耗数据与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中能耗数据的差异情况等筛选条件下,生成监察企业名单,列入监察计划。支持用户对生成的企业名单进行手动增减。通过内置双随机算法,为计划监察的用能单位随机分配监察人员,实现监察用能单位和监察人员的“双随机”选定。监察执法人员根据监察计划对用能单位进行监察,通过监察准备、监察实施、监察处理等阶段进行执法管控,并辅以监察通知书、监察执法现场告知书、通知书送达回执等应用,实现与用能单位工作上互动。实现对结案案件的目录存档管理,形成案卷资料库。同时充分考虑到了节能监察中心、建筑、交通、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应用,方便了各方业务流程的协调和资源共享。在执法流程设计中,遵循了统一规范、全程留痕、技术辅助、联合执法几个主要原则。

(二)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开展能效对标、预测预警、辅助决策、课题创新等应用

建立能源预测预警机制,在城市能源管理数据库基础上构建能源消费总量、碳减排、能效对标等预测预警模型,对城市能源消耗进行趋势预测和能源储备预警,辅助城市用能的合理调度。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各部门的创新课题进行辅助,创建数据分析模型,研究探讨主题能耗与经济、环境、民生、社会治理等各方面的关系,为政府制定、指导相关能源政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例如交通局以研究驾驶习惯跟汽车能耗的关系为课题,可从本系统申请“大数据共享平台”调取“公交ERP项目”数据,以车辆油耗为因变量,以驾驶习惯相关的油门/刹车踏板行程、车速等数据为自变量,验证数据相关性、完善数学模型,指导工作、启发进一步研究。

(三)服务企业节能管理需求,挖掘节能技改潜力,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为用能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集政策库、技术库、专家库、在线教育、GIS综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通过服务的深入应用,集聚节能服务商、用能单位、科研机构、双创企业等市场主体,搭建绿色低碳支撑体系、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政企协同合作,促进全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全市招商引资环境,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政企命运共同体。

(四)建立基于能源大数据的行业管控体系

实施能源领域的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国家能源大数据中心,逐步拓展能源大数据的采集范围,打通信息孤岛,促进数据资源的整合,实现多领域能源大数据的集成和安全共享。

创新能源大数据的业务服务体系,开展面向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新业务应用与增值服务:发展基于能源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预测分析业务,对能源设备的运行管理进行精准调度、故障诊断和状态检修;发展基于能源大数据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关专业化服务;发展面向能源终端用户的智能服务,对用能行为进行实时感知与动态分析,实现远程、友好、互动的智能用能控制。

发挥能源大数据技术在能源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基于“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能源监管机制创新,建立覆盖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现代能源监督管理网络体系,提升能源监管的效率和效益。

五、结论

本文详细论述了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详细研究,可以促进我国能源管理手段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的各类能源得到充分融合,高效利用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东坡.“一带一路”背景下互联网+智慧能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电器工业,2016(7):26-29.

[2]吕凛杰,孙晓梅,韩续,周国亮.“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现状及挑战[C].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6:189-191.

[3] 刘建平. 《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 中国电力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3年06月.

论文作者:韦宁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研究论文_韦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