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陪同模式护理对心梗支架术并发症的干预探讨论文_张莉,赵海燕,王莉,马姣

全程陪同模式护理对心梗支架术并发症的干预探讨论文_张莉,赵海燕,王莉,马姣

张莉 赵海燕 王莉 马姣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63)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11月收治的86例心肌梗死患者实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治疗,同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85例患者痊愈出院。植入1枚支架者64例,植入2枚支架者20例,植入3枚支架者2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6例痊愈,1例因心力衰竭在主动脉球囊反搏引导下行支架植入术,术后虽积极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全程陪同模式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急性心肌梗死;全程陪同模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164-02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且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对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STENT)可使其冠状动脉通畅迅速,具有残余狭窄轻和预后疗效佳的优点,但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医护人员及早预见、处理是确保患者快速康复,降低手术并发症,最大限度减轻患者术后痛苦的重要保障[1]。现选取我院实施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加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患者86例实行全程陪同模式护理,明显降低并发症致死率,缩短住院天数,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11月经不同路径植入支架的心肌梗死患者86例,其中男64例,女22例,年龄40~89岁,平均年龄(63.0±0.5)岁。

1.2 方法

从患者入院、术前宣教准备、术中陪同、术后护理、康复训练到出院的全过程,均由经过严格培训的责任护士陪同。先行PTCA术,局麻下经桡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进行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认狭窄部位,将导管、导丝、球囊沿动脉送至冠状动脉相应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数秒钟至数分钟,再植入相应支架,以消除动脉狭窄。

2.护理

2.1 严密观察

心肌梗死植入支架患者术后持续24小时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密切观察患者脉搏、呼吸、心律、血压及神志的变化,注意有无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出血等症状。减少各种不良刺激,一旦有紧急情况出现,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2.2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易消化、少食多餐。每天保持必需的热量和营养,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吸烟、饮酒、过饱、排便用力等。忌暴饮、暴食,少食动物脂肪以及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鼓励患者多吃水果,新鲜蔬菜,避免因大便用力而致心脏破裂或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心理护理

由于起病急、症状严重、病情凶险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护士应多巡视病房,主动热情对待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需要,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细致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治疗方案、并发症、医护配合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于疾病有正确认知,缓解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利于药物进一步治疗。

2.4 专科护理

根据不同路径,术后桡动脉充气带压迫止血,抬高术肢30°~40°,术后2h内避免做屈腕动作。24h内患肢避免剧烈活动,不做支撑动作,避免在术测肢体测血压、采血及输液、提重物等,以免加重或诱发术肢肿胀;术后股动脉患者采取被动卧位,患侧肢体制动12h,局部沙袋压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保留动脉鞘管4~6h,防止鞘管扭曲或断裂。拔管后局部按压15~20min,局部充气包扎或沙袋压迫12h,观察患肢皮色皮温、末梢循环、动脉搏动等情况。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150ml/h,有利于造影剂的排泄。术后正确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使用抗凝药物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包括伤口渗血、局部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便血、痰中带血等。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应在不同部位交替注射,注意观察有无淤紫、血肿、硬结等。股动脉术后由于肢体制动,局部沙袋压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短时间内病人滴入较多液体,严格卧床等造成的负性效应有腰酸、腹胀、尿潴留等。按摩腰腹部可缓解腰酸腹胀;术前练习床上排尿,出现尿潴留时做好心理疏导,诱导排尿无效时,及时行导尿术,减轻不适感。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冠脉夹层、急性血管闭塞、冠状动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应立即通知医生,并进行紧急抢救处理。

2.5 预防感染

鼓励患者做咳嗽、咳痰动作,保持口腔清洁,防止肺部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通风,避免着凉,每天紫外线消毒病房,限制探视,减少交叉感染机会。排便后清洗会阴部,预防尿路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向患者讲解药物的治疗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紧急处理方法,防止栓塞和血栓形成,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2.6 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向患者讲解支架植入术后常规服用抗凝药物的重要性。指导患者遵医嘱口服氯吡格雷75mg/d,植入裸支架者服用一个月;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者服用9~12个月。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少食多餐,戒烟限酒,进行适量运动,保持乐观心态。出院后定期复查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出现胸痛、心悸等意外情况应及时就医。

3.结果

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率达100%;术后2例出现皮下淤血或血肿,延长加压包扎时间后,出血症状改善;2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经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后,心衰纠正;2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其中1例患者病情危重,虽在主动脉球囊反搏引导下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因心源性休克死亡。

4.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TCA+STENT术治疗具有再通率高,残余狭窄小,梗死面积明显缩小,有效改善心脏功能,降低死亡率等特点。但作为有创性的检查治疗措施,存在一定风险,易出现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及血栓等,若处理不及时,会导致严重后果。对于并发症应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专科护理技术,能预见潜在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观察及护理,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目的[2]。

PTCA+STENT治疗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护理86例患者的过程中,全程陪同模式的护理干预是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一系列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减少并发症,预防感染,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实施护理干预,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清楚植入支架的重要性,也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护患之间相互沟通、配合,达到治疗目的,增进护患关系,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卉.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5):235-236.

[2]张素巧,李彩英,赵志红等.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及支架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3):93-95.

基金项目: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科学技术计划资助项目。

论文作者:张莉,赵海燕,王莉,马姣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全程陪同模式护理对心梗支架术并发症的干预探讨论文_张莉,赵海燕,王莉,马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