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系统工程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系统工程分析

贺承瑶[1]2002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系统工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道德建设既是当前伦理科学研究的重大问题,也是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建设,要求我们把道德建设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来看待。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道德建设系统工程的概念、内涵与特征,辩证认识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背景与现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进行道德建设,多角度进行道德建设构思的系统工程方法,有助于对当前道德建设的总体认识和全局把握。其中关于道德建设系统工程内涵的分析和道德建设方法与途径的阐述是本文的重点。

胡建华[2]2014年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文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其中心内容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及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全面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各层次民主制度的建立健全,确保人民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四个民主”的依法实现,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及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广泛权利和自由的依法实现和享有。于此背景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不仅是我国广大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制度形式,也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所面临的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更是法治中国建设进程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在农村基层的实践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及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从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社会现实出发,运用规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多学科交叉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放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野下围绕其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性的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的建设,其路径主要有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政府推进型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居于领导者和主要的推动者地位,法治主要凭借政府所控制的本土政治资源根据政府的目标进行指导设计和建构。社会演进型的主要特点是指法治国家的建设是在与政府相对应的民间社会生活中自然孕育和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是社会法治自然生发形成的结果。①两种路径各有特点,政府推进型认为法治国家秩序建设是一种理性的秩序建构,由于中国法治传统的缺乏,主张通过理想制度的借鉴和政府的强制力推动法治国家秩序的建构,排斥社会传统资源的积极作用。而社会演进型则认为法治国家秩序的构建不是理性建构的秩序而是一种自然生发发展的秩序,其实现的基础须从社会传统中去为法治的制度性变迁和理性建构寻求基础,而不是理想制度的借鉴和政府的强力推动。对此本文认为,上述两种法治国家建设路径各有优劣,应辩证的分析与看待,政府推进型路径强调法治建设是国家必须凭借国家权力进行建设的职责,不重视民间传统社会的作用和中国法治建设的社会传统文化基础,选择这样的路径,难免导致国家法治建设与民间社会自治的冲突和摩擦,增加法治建设的难度和效度。社会演进型则单纯地强调国家法治建设的自发性和自然性,轻视国家和制度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仅依据这条路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必将艰难而漫长。对此,怎么办?本文认为结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应高度重视法治国家建设路径选择的多元化,不宜走单一化的路径。结合中国法治建设的现实基础,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民问传统社会发育和中国国家权力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的优势的发挥,走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互相结合、共同协调发展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建设路径。通过国家法治建设的路径多元化,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民众两方面的积极性,上下联动,在合力形成中共同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由此,在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路径中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进行法理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深刻的现实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从法理分析的视角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概念、价值理念、生发基础及其法治运行的困境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这不仅是回应目前学术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问题持续关注和不断深入研究的一种努力尝试,也是本文得以展开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前提条件。论文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概念进行了探析,并将其与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在全面解构概念的基础上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进行深度的剖析,论文认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基层民主自治性、基层制度性、基层治理模式性及农民活动方式性等方面,这是对农村民主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究的制度价值基础。同时,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社会演进型路径中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有其经济、政治、文化及伦理等方面的生发基础。由于国家现有乡村关系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语义的模糊性导致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化轨道上的运行与发展面临外部、内部困境的制约与束缚。导致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运行困境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其与来自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的法治国家建设路径的理性安排制度的矛盾与冲突,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为;社会对国家的抵制与融合;自治权对行政权的消解与平衡;权利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对自下而上社会演进型路路径中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理分析,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路径中加强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治保障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是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域下基于社会演进型路径与政府主导型路径协同发展基础上实现其对法治国家建设推动功能与作用发挥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国家政府的主导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治保障是个系统工程,须从宏观进路与微观的具体路径两个方面进行建构。从宏观进路层面看,我们认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首先必须建构起由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及环境等动力机制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全面系统的动力机制系统,其次需要明确由以人为本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法治均衡原则、民主参与原则及服务社会原则等因素共同组成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着力完善与农村民主管理法律制度创设有机衔接、融合与高效运行的动态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机制。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微观方略中,我们认为应遵循对制度实施法治保障的一般规律,重点应从立法、执法及司法保障等方面着手,切实解决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化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难点与难题,从而构建起比较全面、系统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完整框架。本文立足于学界有关农村民主管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野下,尝试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社会演进型路径中的法理分析与政府主导型路径中的法治保障等问题进行比较系统性、全面性的分析研究,这不仅是政治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且还是法学、历史学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关注的着力点是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实现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和谐互动关系的构建,笔者力图通过该研究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一定的智识基础。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与创新性,本论文进一步完善与深化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基本理论的研究,拓展了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实施保障的范围研究领域,在重点突出、综合系统、全面协调的中国特色基层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道路进程中,为我国各地推进农村民主管理改革提供了普适性的可资借鉴参考的法治对策的基本思路。诚然,囿于作者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的限制,论文中的有些论点与分析论述尚存在不足,个别地方也没有充分展开,这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冯芸[3]2013年在《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历史重任,“实现社会和谐是从古至今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人类的一个道德理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自十六大以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同时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道德选择。”①这一历史任务的提出要求我们在新的时代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作出调整。同时,作为社会价值体系主要传播途径的道德教育也必须在和谐理念指导下进行与时俱进的提升和创新。和谐道德教育是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人们对“和谐”问题的关注而在道德教育领域出现的研究热点问题。和谐道德教育就是要把和谐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涵全面渗透到道德教育的各个方面,以遵循道德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前提,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致力于实现道德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道德教育本身与外部系统间的共同繁荣与进步。具体而言,所谓和谐道德教育就是指道德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协调有序的运作从而实现其内在机制的和谐,同时道德教育与其外在因素之间的彼此配合与互动从而实现道德教育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与功能优化。可以说,和谐道德教育就是力图通过对道德教育内部机制的和谐调节为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内部的动力,同时又致力于将道德教育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使其符合、适应、配合于社会的要求来为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外部的保障。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综合运用系统理论、教育学理论、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对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进行研究,意在建构和谐道德教育实现模式的雏形,期望对和谐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所贡献。文章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立论基础。这一部分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等前提的澄清和研究依据的阐述。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对道德教育、和谐、和谐道德教育、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等基本概念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和谐视角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依据,对这一基本问题的合理阐释是从事本课题研究必须澄清的前提。同时,在这一部分中分别从历史渊源、现实依据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这叁个方面分析了从事和谐道德教育实现问题研究的理论可能与现实必要。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内部系统分析。道德教育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整体,要素是部分,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各要素是系统形成的构成要件,是系统得以形成的基础,要素的结构变化是导致系统变化、影响系统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影响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内部系统中的要素进行分析。具体而言,道德教育的内在要素主要包括:道德教育的目标,道德教育主体、道德教育客体、道德教育内容等。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有赖于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它们是影响道德教育和谐性的基础要件。用和谐的视角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系统中目标的设定、主客体关系的确立、内容体系的建构以及功能的实现等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不和谐音符”,并分析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我们促进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重要环节。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外部系统分析。道德教育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部分。道德教育系统只有和外界环境保持连续不断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能维持自身结构的动态有序,这种交换必须保持常态,否则,道德教育系统本身将很快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在对和谐道德教育实现问题进行研究时,除了要对道德教育内部系统进行和谐性分析以外,以和谐的视角审视道德教育所处的外部环境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对道德教育外部系统的研究,指出当前和谐道德教育实现过程中主要面临的来自于宏观、微观层面的外部环境困境。困境产生的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我们从环境系统自身机能的失调、环境与道德教育关系的错位、实践中对环境优化原则的漠视和人对环境主观能动性的缺失这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困境形成的原因。和谐道德教育内部系统要素耦合关系的实现。道德教育内部系统的构成丰富而严谨,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基础就是要达到道德教育内部要素的耦合。所谓道德教育内部要素的耦合就是指各个内部要素之间不仅要达到纵向贯通,而且应实现横向的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多维的、网络化的、开放的、动态的、互动的道德教育内部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各个要素既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不同的功能作用,又能够相互关联、彼此制约,只有各个要素间实现了耦合才能最终保证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具体而言,内部要素的耦合首先有赖于目标的指引,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完善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只有以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符合道德自身结构需求并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的需要的道德教育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统一、主导性与层次性的协调、知识丰富与能力培养的相结合。在具有和谐性的道德教育目标下,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协调问题是影响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关键。在尊重主客体特性基础上建构双方的理解性和谐关系是实现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和谐的基本思路。连接道德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桥梁就是道德教育内容,针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旨在构建一种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道德需要为目标,由五个彼此交叉却各有针对的部分构成,具有和谐性的道德教育内容模式。在实现了目标的完善、主客体关系的协调、内容模式的重构之后,道德教育的功能就顺理成章的从传统的、单一的育人层面拓展到了社会发展与生态层面。道德教育内部要素的耦合是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动力之源。和谐道德教育外部环境系统优化的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外因则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道德教育不是孤立的过程,更不可能在真空的状态下进行,那种企图将道德教育限定在单纯境遇中的思维方式是不切实际的,更是无益于和谐道德教育实现的。道德教育比较于其他教育而言,更是一项复杂、长期的过程,在保持自身体系健康运行的同时,必然的要依赖于社会经济基础的支持和政治、文化环境的保障。因此,积极应对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挑战,进行道德教环境的合理优化才能实现道德教育的和谐发展。当今的世界,全球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人们必须要面对的发展态势;当今的中国,现代化与多元化的深入是人们必须要经历的发展阶段。可以说,这些现实的社会境遇颠覆性的改变着传统道德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模式,面对这一切,理性的分析与积极的面对是道德教育应有的作为。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开放性与民族性的和谐、网络化背景下道德教育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和谐、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教育传统性与现代化的和谐、多元化困境中新型道德教育模式的运筹是我们面对挑战提出的路径选择。和谐道德教育整体实现的途径探索。道德教育作为对人们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涉及众多内部要素的复杂系统工程,同时,道德教育的发展又有赖于道德教育本身与其它教育领域甚至是社会大系统的协同与互动。从道德教育系统既作为“整体”又作为“部分”的双重性来讲,和谐道德教育的整体实现应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从道德教育作为独立系统本身来看,要保持系统内部诸要素间的内在协调。二是从道德教育所处的大系统来看,要保持道德教育系统与其平行系统间和更高级别系统间的协同。任何企图将两者割裂的思维方式最终只能造成和谐道德教育实现过程中整体和谐性的缺失。只有确立了整体和谐的理念,遵循和谐互动的原则,始终围绕“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最终实现道德教育和谐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社会形态转型和世界性文化创新的双重压力。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我们对和谐道德教育实现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就在于:进一步丰富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准备;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方法论指导。实践意义在于:通过研究致力于解决我国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现代道德教育观念在实践中的践行;推动实践中道德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开展。

詹丽萍[4]2016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要求,是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社会进步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客观需求。高等学校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培育基地,要更好地承担起人才培育,以及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社会功能,要更好地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社会责任,特别是要更好地营造健康、和谐、向上、文明的思想道德氛围和优质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批合格、可靠的接班人。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一定上说也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现在正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攻坚阶段,对各种各样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高校承担了人才培育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立足于当代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环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着眼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改革和创新具有很强的现实的针对性,着力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的实践意义。论文在准确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深入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领地位和作用,分析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要求,并结合实际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严峻的挑战,进而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途径。论文主体由五章构成:第一章,分析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与科学内涵及其深层思考,并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各方面现状及其原因。第二章,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领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题、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主导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叁观”培育中的引领作用、对大学教育观的引领作用。第叁章,深入分析和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应然要求及其基本原则: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要坚持不同培养层次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内容价值取向的一致性、要坚持弘扬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要坚持贴近学生实际与满足学生现实要求。第四章,结合实际,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功利性倾向、封闭性倾向、庸俗化倾向、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与影响、理论现实契合的差距与修正等方面。第五章,分析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主要环节和具体实践途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理论思考: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凸显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引导力、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彰显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鲜活生命力、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凝聚力、要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挥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创新。

王帆宇[5]2016年在《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正面临持续恶化大背景下,我国的生态状况也不容乐观。我国的环境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逐步呈现的,并且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的社会转型时期,其广度、深度和难度前所未有。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不是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的外生变量,而是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全过程的内生变量。所以,从社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中考察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探讨这一问题的破解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来探讨我国环境问题的。本文坚持以教育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经济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从规范和实证相统一的维度,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逻辑,详尽诠释了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本质关系,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相关问题的破解之道。本文着重围绕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问题展开系统论述,共包括以下几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到该论文的研究缘由及其研究意义,综述了社会转型进程中国内外对生态文明研究现状与述评,交代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结构框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等。第二部分从辨析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入手,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演进过程,最后得出结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人类要摆脱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必须实现文明观的生态转型,走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第叁部分首先对社会转型及其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些基础性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一般关系。通过对此关系理论的阐述,为整个文本的研究铺垫了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主要围绕新时期我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困顿展开。这些成就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双边与多边生态国际合作不断迈出新步伐;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断取得新突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同时,文章也对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顿进行了归纳,包括资源短缺日趋严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自然生态破坏日益加剧等。此外,本文还在遵循辩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诱发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这些因素不仅有其自然原因,亦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而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因素,而社会原因既表现为制度上的缺失,也表现为人类观念认识上的局限等。第五部分主要对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包括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初始背景、目标指向、进程与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高效率的价值取向、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不断完善的市场法律法规等叁个角度阐述了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对生态文明带来的正面效应。与此同时,文章也从市场失灵所引发的环境外部性、“经济人”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倾向,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等几个方面就经济市场化转型给生态文明带来的负面效益进行了把握。第六部分侧重于从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对我国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带来影响的角度展开论述。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首先对政治转型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嬗变、“全能型”政府裂变、从免责行政到责任行政转变等叁个视角进行切入,比较详尽地论述了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不同影响。第七部分通过回顾中国文化转型的历程,概括出了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实质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表征,并具体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转型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笔者对这种影响的阐述主要围绕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自我文化意识的提升、法律至上理念的逐渐生成、契约文化精神的生成等四点展开。第八部分主要是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之主体和原则等理论维度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层面就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陈华[6]2008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解决叁农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道德建设。创造一个具有良好伦理秩序和道德氛围的社会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可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意义重大。论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该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主要论述加强新农村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文化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需要。第二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的现状.该部分是本文的难点。对新农村道德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归纳、探究和分析。成绩:对集体主义观念在农民思想中逐步确立、传统伦理道德观在农村逐步向现代伦理道德观转变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在农村逐步形成叁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存在问题:对基层党组织对道德建设重视不够、农民自身认识上存在误区、道德教育上存在失误和道德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存在问题成因:对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农村社会转型引起的观念冲突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叁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从加强农民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农民集体主义教育:树立乡村文明风貌;倡导家庭美德四个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的对策.该部分是本文的创新点。针对农村实际,主要提出必须在农村社会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新农村道德建设活动;建立和健全新农村道德建设机制;在新农村道德建设中坚持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道德建设中的领导作用五个方面的对策。

秦义[7]2017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敬业观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敬业是我国职业道德的核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西方社会和我国传统社会虽然在敬业的具体内涵解释、敬业的历史文化渊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对于其社会价值都具有较为一致的认同,并都将其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后,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有效推进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全面提升我国社会道德水平。敬业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关乎公民个人道德素养,同时也与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息息相关。因此,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需要我们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敬业观”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敬业度提升,社会敬业文化的发展。论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首先通过横向对比中西方在“敬业”的词根词源和敬业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特征上的差异;纵向回溯的方式梳理出马克思主义敬业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而确立对于“敬业”内涵的全面把握。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进一步概括和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敬业观的内涵与本质。其次,从个人、社会、国家叁个层面论述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敬业观的重要意义。最后,充分结合我国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特点,系统分析阻碍我国社会敬业度提升的四大影响因素,同时针对四大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从指导思想、目标方向、制度建设、文化培育四个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全面提升社会敬业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敬业观真正深入每一个公民的骨髓将是一个系统而艰巨的工程。当前,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敬业观为指导,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载体,一方面通过优化分配制度、强化法制规范、转变管理模式、优化激励机制等外在制度的构建,另一方面通过培育和弘扬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工匠精神、契约精神来推动敬业文化建设,从而使得将我国社会敬业度得到更大的提高。

彭美贵[8]2013年在《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影响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性因素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是人格的现代化。人格的现代化强调人格和谐,人格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成小康以及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后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人格能否得以全面、自由乃至和谐地发展,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有鉴于此,本文将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问题置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大背景下,坚持跨学科的研究进路,运用一系列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厘清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相关概念、建构维度、相关理论及着力分析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当代价值的基础上,探讨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学生和谐人格问题及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现实困境与成因,继而提出并阐述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及具体路径。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人格是在一定文化语境中产生并发挥作用,其中内在包含思想、道德情感意识和价值观等多重意蕴,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一种社会存在与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是一种人的兼具实然与应然两重属性并相互转化的生存样式,它标志着人的格式、标准以及行为方式。第二,要充分理解和谐人格的含义,就必须正确把握人格的各个单元(即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组织(即整体)。整体构造的和谐人格,一般来说包含身心人格、智慧人格、道德人格以及审美人格四个维度,它们之间是内在统一的,正是人格的这四个维度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才得以构成完整意义上个体和谐人格的实在样态。第叁,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应遵循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多维推进、和谐交往、整体协调等原则,采用努力提高人格认知、全面促进身心发展、切实加强道德教育、以及均衡协调艺术陶冶等方法,创设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和谐建构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相关机制、建构以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为核心环节的大学生和谐人格模式、强化与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相关的意识教育。

钟和平[9]2014年在《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正确有效的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科学命题,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极,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柔性社会管理方式,在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功能,是社会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在新形势下,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将改革创新的精神贯穿始终,才能使社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感,提升针对性和有效性。论文以“创新”为逻辑主线,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遵照创新基础、创新动力、创新指向、创新路径的研究思路,对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探析,力求从多维度、多层面对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进行透视和解读,以期为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新的视角、思路和方法。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以其一般理论作为逻辑前提。在科学审视社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基础上,社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融合、逻辑关联、发展趋势为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形成提供了学理依据、认知条件、现实基础。社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发挥其教育、导向、调控、激励和凝聚功能,能够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引领社会价值、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活力和动员社会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历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相关论述则为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建立在合理继承和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古代德治思想是创新的历史文化基础,建国以来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创新的主体基础,国外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经验是创新的辅助拓展基础,多学科知识方法则构成了创新的科学基础。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多种力量共同驱动的结果。由根本动力、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构建的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动力系统,成为驱动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的力量源泉。其中,社会管理对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民群众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基本矛盾构成了创新的根本动力,思想政治工作内部各要素的失序构成了创新的内在动力,而复杂外部环境作用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则构成了创新的外在动力。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必须通过价值取向、目标设定、原则遵循叁个维度的规约明确其具体指向,以确保创新规范有序。在价值取向上,创新必须彰显“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在目标设定上,通过“创新驱动发展”的话语引入,创新目标主要定位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两个层面。在原则遵循上,创新必须符合叁贴近、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四大原则。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是一个由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构成的集成体系。通过创新理念、协同理念、民本理念、服务理念的树立实现观念的创新;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道德、民主法制、公民意识、中国梦等宣传教育实现内容的创新;通过推动从灌输到对话、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综合的转向实现方法的创新;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掘利用新型文化载体、向新媒体和社区渗透实现载体的创新;通过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预警机制、保障机制的完善实现机制的创新。

沈革武[10]2005年在《系统工程与高校工程德育模式构建的若干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对策,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德育运作模式,这是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行为反映思想,思想决定行为,控制思想就等于控制了行为。大学生的思想是有规律可循的,用工程思维的方法去研究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结合当前大学生特性和社会形势,按照德育模式运作的机制,构建一套现代德育操作体系,从而真正发挥德育的有效性。 高校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整体工程。高校德育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活动规律、教育管理规律和高校德育运行规律并服务于特定目的的科学;如果这个特定的目的是系统的建立或者系统的经营管理,就可以统统看成是系统工程。一般来说系统工程有“系统”与“工程”两个侧面,系统这个侧面是指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是指多科性综合的研究,是指研究德育系统的“系统”。系统工程的另一个侧面是“工程”。工程就是设计、制造的总称,意味着实践的观点,要把研究、设计的结果附诸实践,称为系统工程科学。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组织管理,以求最佳效果。在这里把“工程”、“系统工程”的概念引进了大学德育,并提出了工程德育这一新的理念,从系统工程视野来思考德育。当然德育的系统工程与工程德育既有密切的联系,也有较大的区别。从方法论、认识范畴与研究过程着手,可以把工程德育看作是多个德育系统工程的整合。 在现代社会和当代社会中,由于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日益广泛化和复杂化传统德育模式的思想方法以及指导它的简单性原则,越来越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客观形势要求,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新德育模式以及指导它的复杂性原则取而代之。二战以来发展起来的系统工程理论,作为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组织和管理大型实践活动系统的思想方法,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强、辐射性广、联系性大的新兴技术学科,它可以很好地与工程德育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工程德育模式是多学科的综合,以科学的认识程序学说和“网”理论、思想现象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思想现象着手,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彰显工程技术手段,从工程活动的属性出发,按照工程的基本要素,基于德育成本效益的规律,来体现工程德育模式的规范性、渗透性、严谨性、前瞻性、咨询性特征;在将系统工程引入构建工程德育模式的思考中,我们还要把握理论与实践、系统思维与优化思考、内部控制与外部辐射、精神激励与利益驱动有机结合的原则。同时还要注重系统方法与工程德育实践模式构建的结合,以当前德育运行体制为突破口,注重整体性思维和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科学决策、层层渐进,加强德育活动过程的规范与控制,搞好德育前瞻研究,全面推进高校德育工作。 工程德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对德育活动的综合、实践、创造(即熔炼和创新)、达到德育的工程化、模式化,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思想互动,开发受教育者潜能,促其全面发展,使其达到社会所要求的多方面素质的一种方法论德育。工程德育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德育模式运作的原则和机制,对德育方法和操作体系进行创新,给高校德育工作方法体系的探索提供借鉴。 模式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并随时代变化而随之变化的;模式是一定固有的参考体,但内容是要不断变化的;同时模式的建构有其特定的目的性,用某一种表达形式表示所有的方面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工程德育模式遵循定理的框架内,模式的运作机制要随形势而不断进行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关键词:工程系统工程工程德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系统工程分析[D]. 贺承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02

[2].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D]. 胡建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 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研究[D]. 冯芸.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D]. 詹丽萍.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5].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王帆宇. 苏州大学. 2016

[6]. 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 陈华. 西南大学. 2008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敬业观探究[D]. 秦义. 华侨大学. 2017

[8]. 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D]. 彭美贵.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9].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 钟和平. 湖南大学. 2014

[10]. 系统工程与高校工程德育模式构建的若干思考[D]. 沈革武. 武汉理工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系统工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