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研究_社会关系论文

正确认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研究_社会关系论文

正确认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于人论文,正确认识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通过对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的三个角度的分析和论述,认为人完整的本质应是类本质、现实性本质及本质力量实现对象化的统一,这对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人的本质 类本质 劳动 现实性本质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国内哲学界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形式有10余种,但大多数都是从人的对外关系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片面性,往往将马克思的某些表述看成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事实上,马克思是在创立历史观的同时,逐步深入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马克思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类整体的未来发展三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方面来揭示人的本质的。

1 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作为类的本质特性

关于人的本质,首先要回答人作为一个类区别于动物(狭义的)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的问题。亚里斯多德把人看作政治的动物;中世纪把人看成上帝的创造物;而在近代资产阶级那里,人一方面是自私的动物,另一方面又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黑格尔则直接了当地把人看作精神。黑格尔认为,人作为一种类的存在物其特征就在于人的自觉的活动方式,即劳动。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但是,“黑格尔只知道并承认一种劳动,即抽象的精神劳动”〔1〕。黑格尔正确地肯定了人的类本质在于自觉的劳动, 但却错误地认为这种劳动只是精神的、理性思维活动。费尔巴哈厌弃了这种关于抽象精神的喧嚣,要求把哲学主题公开变为自然与人本身。但是,费尔巴哈正确的要求却没有将人的认识向前推进,因为“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2〕。马克思既不满意黑格尔把人看成精神, 又不满意费尔巴哈把人看成近似于动物的自然物,科学地考察了人的类本质。

1.1 从主体方面考察

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3〕。在此, 马克思把生命活动是否有意识作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又说:“一个种的全部特征,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4〕。在这里, 马克思又把生命活动是否自由自觉作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恩格斯说:“如果说动物不断地影响它周围的环境,那么,它是无意识地发生的,而且对于动物本身来说是偶然的事情。但是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5〕。恩格斯在这里指出,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是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而动物则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活动。自由自觉的活动包括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三个方面。自觉性表明自己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这样做,这样做会产生何种结果等等。自主性是指人的思想和行动是根据自己的要求、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意志去进行的,而不是受本能的驱使,或外部强制力的逼迫而进行的,否则就与动物的活动无异了。所以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6〕。最后, 人的活动必须具有创造性。马克思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7〕。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要求,制定出一定的目标,然后去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生产出一定的产品,这就是精神创造和物质创造的过程。而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

1.2 从客体方面考察

马克思说:“我们的生产同样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8〕。 又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打开了的书本,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9〕。 在这里,马克思告诉我们:第一,生产是反映人的本质的镜子,人们通过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就可以看出人的本质。第二,工业的历史及其已经产生的对象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本,人的本质力量已经反映在上面、书写在上面了,包括人的需要、欲望、情感、意志等等心理状态(心理学内容)。恩格斯指出:“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 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10〕。并进一步指出:“我们之所以比其他动物强”, 就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1〕。

1.3 从主体与自然的关系上考察

马克思指出:“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2〕。以后,恩格斯又进一步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生存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自己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13〕。劳动作为人的一种活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之所以具有主体性特点的根本表现,所以它是人的本质。

从上述三个方面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从主体方面看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从客体方面来看人的本质,是活动的结果;从主体与自然的关系的方面看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过程。所以,人的类本质就可概括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结果”。

马克思把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作为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基本特征,具有多方面重要的意义。这在以后马克思成熟的思想体系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首先,马克思据此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主体理论。西方哲学自始就存在着感性与理性,肉体与灵魂等对立的分野。在西方哲学界众多流派看来,物质是受动的,而精神才是唯一主动的。德国古典哲学把这种倾向发展到极点,赋予精神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之所以是主体在于精神。黑格尔甚至认为世界之所以是自我运动,那也就在于其本质不过是绝对理念。马克思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高扬人的主体性的传统,但是又与它不同。马克思的主体理论从属于唯物主义,其逻辑前提是承认人不过是自然界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与此相关,精神不过是物质发展的特殊产物,因此人的主体性的首要证据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生产劳动,归根到底精神只是物质生产劳动的内在要素之一。

其次,物质生产劳动被确立为社会历史观的开端与出发点。把物质生产劳动作为理解历史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部历史观,这是马克思的首创。不仅如此,马克思进一步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导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架。因为,生产力实质上就是人类特定时代的物质生产劳动的一定水平与状态。所以,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活动创造了生产关系,而在生产关系之上建立了相应的政治关系与思想关系。人类生产活动的水平与状态的改变,必然会引起社会关系与社会本身的变化。马克思由此引申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资本主义决不是永恒的社会状态,而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阶段。马克思批判浦鲁东:“他不明白,这些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14〕因此,资本主义又有其产生的条件及必然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2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现实性和特殊性本质

人及其活动不仅改造了自然界,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而且还创造了社会关系与社会本身。但是,社会反过来又成为人的限度与条件,并给予人巨大的影响。因此,仅仅从类的角度考察人的本质是不够的。要想说明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人,就必须站在社会的角度,从社会关系出发揭示不同时代的人之间、同一时代不同的个人之间的区别,并从中得出关于人的特殊的、现实的本质的科学认识。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15〕又说:“人并不象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6〕“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17〕“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8〕从“社会特质”到“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标志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探讨的进一步深入。

2.1 理论误区

对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段话,国内学术界历来颇有争议,哲学原理教科书在讲人的本质时也往往引用这段话,这是不够准确的。我们认为,这段话包含三层意思:(1 )是指人的本质在现实性(特殊性)上的表现;(2 )这种本质的现实表现是来自特殊的社会关系所规定的,如同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是为阶级关系所规定的一样;(3)肯定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的表现或特殊的本质, 并否定普遍意义上的共同的一般的本质(即类本质)。有的同志直接把社会关系同人的本质等同起来,说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一个事物只有在其与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时,其本质才能表现出来。马克思说:“每个人和每一时代当作现存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19〕这就是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只是人的本质的基础,而不是本质本身。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即表现为阶级关系,所以人的本质即表现为阶级本质。毛泽东同志指出:“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20〕所以,笼统地把“社会关系”说成是人的唯一本质,这是不正确的。

2.2 “类本质”与“现实性本质”

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提出了人的现实性和特殊性的本质,也就抛弃和否定了关于人的本质的提法,这种观点同样是不正确的。人作为类理所当然地有其类本质,否则人就不成其为人了。类和个体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不能以一般否定个别,也不能以个别代替一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后,即在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之后,马克思并没有否定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等有关人的本质的提法。恰恰相反,这些论点都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后提出来的。确实,马克思曾批判过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观点。因为“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21〕”。但是,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类本质的错误观点的否定,并不等于对人的一般的、普遍的、共同的类本质的否定。马克思之所以作了“在其现实性上”这样的规定,只表现这里所说的人的本质是指它在现实社会中,由现实的社会关系所规定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具体的、特殊的表现。

由以上论述可见,当人们考察人与自然的区别时,只需从“类”本质的角度进行就够了。但是,当人们要考察人的现实性本质的,就必须深入考察人与人相区别的不同的社会本质。因为,就人的现实性本质而言,也存在着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从概括的一般意义上讲的人的现实性本质,是共性。从具体的特殊意义上讲的人的现实性本质是个性。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研究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2〕。这正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研究的科学性所在。

3 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自由自觉的活动,最终应落实在每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上,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是马克思研究人和人的本质的一个基本点。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的类本质与人的现实性本质并不是相互分离、各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现实性本质制约着类本质,类的共同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又能改变现实性本质。关于现实性本质对类本质的制约,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情况下,“对劳动者来说,劳动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因此,劳动者只是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由自在,而在劳动之内则感到怅然若失”,“它的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23〕。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得到发挥,而且只能在一定社会要求的范围内和允许的形式上得到发挥。

但是,马克思认为,当雇佣关系被消灭,社会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统一占有的时候,阶级对立不复存在,这时,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自由人联合体”〔24〕。此时,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5〕在此基础上,人的多方面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人的多层次的需要才得到充分满足,即人的全面发展。所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是建立在劳动转化为自主活动的思想基础上的。作为这种活动本身充分发展直接体现的,便是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交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具有自主性质的劳动本身,是个人能力得以全面发展的深刻根源。因此,劳动本身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层含义。

由此展开和丰富的第二层含义,是由劳动全面性必然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扬弃人与人之间的物化关系即普遍的商品关系,摆脱个人的个体局限、职业局限、地域局限和民族局限,使每个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多种领域和世界的交往,并在交往中结成全面的关系。此时,人的现实性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再阻挠和限制人的类本质力量,而是促使其充分发挥。这样,个人的全面性就表现为它的类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第三层含义,是作为整体创造活动内在要素的个人需要的全面发展。需要是随着活动的全面发展愈益形成包括着生存、享受和发展等基本层次的递进式丰富体系。在人人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个人在普遍的交往中将按自己个性活动来发展一切合理需要,并将低层次需要当作直接满足发展“自由个性”最高层次需要的前提。第四层含义,是由个体自身中“沉睡”着的人类潜能转变而来的个人实际能力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活动、交往和需求等等,一方面作为人类文明发展成果,通过社会“遗传”等信息传递渠道,日益积淀于个人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和思维结构之中,从而不断强化和拓宽个体的潜在素质;另一方面这些强化与拓宽了的潜在素质,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得以释放出最大能量,并升华为个人多方面的实际能力。

确切地说个人的全部能力,是指个人所借以进行对象性主体创造活动的全部能力或才能。马克思把这种活动能力称为“人的本质力量”。其中,作为体力和智力之总和的劳动能力是最基本的本质力量,它不仅是其他活动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且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依托着它的发展而发展。劳动能力的发展,既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因素,又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尺度和主要标志。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理想目标,更是现实的历史过程。他以三大社会形态的演进为历史依托,辩证地考察了人的本质力量在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到“以物的依赖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全面的能力的体系”的形成,最后进入以“自由个性”为特征的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全面发展”〔26〕,其间经历着漫长的曲折经历。但与历史感伤主义者不同,马克思认为旧式分工造成个人本质力量的片面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并非是绝对坏事,因为“‘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人的发展相一致”〔27〕。资本主义在造成个人能力片面发展的同时,却也为人类整体能力趋向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是就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所提供的物质前提或技术条件而言的。人的全面发展,除了这种物质前提和技术条件外,还必须创造与生产力高度发展相适合的社会条件,那就是建立全面的社会关系,首先要彻底消灭私有制和以阶级、国家存在为特征的社会形式,代之以直接的社会共同体——“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社会形式〔28〕。

在这种社会形式中,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谐一致。不是使一部分人,也不是使大部分人,而是使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和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因为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彻底摆脱了外部世界和自身的束缚,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处于自由的状态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 ”〔29〕可见,只有到那时,个人才能真正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注释:

〔1〕〔3〕〔4〕〔9〕〔23〕〔2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16—117、50、80、47、273页。

〔2〕〔14〕〔16〕〔18〕〔5〕〔10〕〔11〕〔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108、1、18页;第3卷第516、517、518、517页。

〔6〕〔12〕〔19〕〔21〕〔22〕〔29〕〔8〕〔17〕〔15〕〔26〕〔27〕〔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24、43、50、30、 330页;第42卷第37、24页;第1卷第270页;第46卷第104页;第26 卷第2分册第124—125页;第23卷第649页。

〔7〕《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20〕《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27页。

〔24〕《资本论》第1卷第95页。

标签:;  ;  ;  ;  

正确认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研究_社会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