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砂浆塑化剂在工程应用中的问题论文_李淑萍

砌筑砂浆塑化剂在工程应用中的问题论文_李淑萍

广西平果右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现代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让众多工程建设的进度与质量得到了保障。砌筑砂浆塑化剂就是一种能够发挥出良好辅助效果的工程化学溶剂。本文首先阐述砌筑砂浆塑化剂的使用性能,并对砂浆的和易性进行了说明,展现砌筑砂浆的正确配制方法后,对于如何应用提出了积极的看法,强调了在具体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砌筑砂浆塑化剂;和易性;砂浆配制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持续推进,砌筑砂浆塑化剂的应用已得到大范围推广。通常人们将主要包含皂化废液、环烷酸皂等有机化学物质的试剂称之为砌筑砂浆塑化剂。在长期应用中,这种塑化剂已经具有了一定架构的相关应用规范体系。实践证明,若在配制砂浆的过程中加入砌筑砂浆塑化剂,能够有效增强砂浆的保水性,从而在原有砂浆和易性的基础上做出巨大的改进。为了进一步优化塑化剂的工程应用,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总结砌筑砂浆塑化剂的性能与应用问题。

1 砌筑砂浆塑化剂的性能综述

现阶段,在诸多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大量应用的砂浆主要以水泥混合砂浆、水泥砂浆两类来区分。通常在水泥砂浆中导入适量的粉状或膏状石灰物质就形成了砌筑砂浆。砌筑砂浆在工程应用中的改善效果较为突出,主要是能将水泥砂浆的保水性与和易性表现得更为显著。当然,提高保水性与和易性的同时砂浆强度会大大削弱,因此在考虑整体施工满意度时,强度方面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同时,砂浆中所添加的石灰粉末常常会在运输途中大量扩散,极易污染周围环境,降低生态环境自愈能力。综合对比来看,砌筑砂浆塑化剂显然成为了提升建筑结构砌体施工水平和造价控制水平,并有效发挥环境保护作用的最佳施工材料。

砌筑砂浆塑化剂,属于物质表面活性较强的施工材料,是阴离子引气型的砂浆外添加剂,这种施工材料主要基于无机化学外加剂、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组合而成,多见粉状形态。由于砌筑砂浆塑化剂特别容易产生泡沫,并且泡沫间距不大,这样就具有较理想的稳定性,可有效改进砌筑砂浆和易性。使用掺和有塑化剂的砌筑砂浆作业后,就不再需要重复填入石灰,有效控制了成本造价。砌筑砂浆的分子结构特点还可扩散水泥颗粒间距,进一步减少水泥水花反应时间,从而明显改善砌筑砂浆抗渗性、抗冻性与整体强度,还能够有效控制砂浆所掺水泥含量,从而有效节约成本。砂浆材料在添加砌筑砂浆塑化剂后,物料附着力与粘结力进一步增强,这样避免再出现大范围的墙面空鼓质量问题。总而言之,砌筑砂浆塑化剂的开发应用所具有的综合效益最为理想,既有效提升了施工水平,也合理控制了施工成本。目前国内的砌筑砂浆塑化剂与国外材料应用相比,利用率远低于后者,仍需加强推广应用。

2 砂浆和易性的性能表现

砂浆和易性,主要是指砂浆在搅拌、搁置、运输、施工等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质量均匀、结构紧实、施工操作性强等特性。通常,人们将砂浆和易性表现为砂浆拌和物在施工阶段的流动性、保水性、早凝、泌水、非沉淀等基本性能。

2.1流动性基本性能

砂浆流动性的强度表现要求适中,能达到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一旦砂浆的流动性过大,就会造成建筑结构砌体的灰缝厚度控制不精确,还会直接衰减砂浆强度,诱导出现析水、分层等质量问题。若砂浆的流动性过小,则代表整个拌和物中的含水量极低,这样往往为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得整个灰缝的饱满度与结构砌体的水平度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控制砂浆粘稠度方面,还需要及时根据流动性性能表现来控制,也就是合理调控水灰比中的含水量。

2.2保水性基本性能

保水性能主要体现在砂浆体的保湿时效性与持久性。若砂浆的保水性未达到标准,则砂浆若处于搁置或运输阶段,特别容易导致失去流动性,从而增加泌水、沉淀、离析等现象,导致整个施工操作的可行性难以发挥。当然,保水性不足也可能导致砌体砂浆中水分存时较短,使得砌体与砂浆间粘结度弱化而影响砌体质量。选择水泥用量0. 15%的塑化剂掺和在砂浆中后,砂沉入度恒定统一后可见1立方米的砂浆用水量会降低37%,一周后强度达到5. 3 MPa。若选取强度相同但未掺塑化剂的砌体作比较可知,起码提高10%;待一月周期后测得与强度相同但未掺塑化剂的砌体作比较,提高了1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砌筑砂浆的正确配制方法

3.1 原料要求

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砌筑砂浆进场后会按水泥种类、强度大小、出厂时间等具体要素进行排列存放,通常若出厂时间已经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应重新接受检验。砌筑砂浆的配制工作中,一般使用中砂来满足和易性要求并控制水泥用量。若水泥混合砂浆强度不小于M5,则其中的水泥含量应在5%内;若强度低于M5,则水泥含量应达到10%以内。要确保其中掺加的石灰膏完全熟化,需要将整个混合砂浆拌制后置放一周以上,若不掺加石灰膏而改用石灰粉末,依然需要置放混合砂浆不少于两天。必须积极满足石灰膏的质量要求,放置过程避免出现较严重的污染、冻结、干燥,可用过筛配合机械完成搅拌,使得粘土膏具有塑化性。整个配置过程要科学规范,按试验数据来控制掺和比例,其掺入量的多少都将直接影响砂浆的配置工艺质量。

3.2 科学配比

以优化砂浆拌和水平为目的,将重量比作为相关计算规范的核心思想是可行的,即水泥用量应高于200 kg/ m3;异种砂浆分层度不大于3cm;对于化合溶剂中无机塑化剂的掺和试配稠度应控制在12±0.5 cm,若掺和有机塑化剂则需考量建筑结构砌体的抗压强度影响。

3.3 溶剂拌制及应用

为达到提升砂浆溶剂拌和质量的目的,一般需要利用机械来拌和砂浆,混合砂浆与水泥砂浆的拌和要充分,时间应在120s以上,若添加其他外加物质或直接使用水泥粉煤灰砂浆进行拌和,时间应控制在180s以上。必须清楚,不同材料砌体所应控制的砂浆稠度范围是不同的。将有机塑化剂掺入砂浆后,为确保充分发泡则需认真拌和,且要在技术规范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贮存砂浆应注意器具的渗漏问题,不能因渗漏导致失水过快或直接漏浆。砂浆贮存时长应该超过3个小时以上,在贮存的基础上若要再次使用则需要重新完成二次拌和。若砌筑砂浆的施工使用环境温度在30℃以上,则应控制在3个小时之内完成对砂浆的使用。

4 砂浆塑化剂具体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4.1 砂浆使用外加剂的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按照行业规范以及技术标准,在某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若不想使用石灰膏或者想利用其它砂浆外加溶剂完成对混凝土混合砂浆中的石灰膏材料的替换,都属于当前施工规范及相关验收要求所不允许的。一旦出现石灰膏完全舍弃或部分石灰膏用其它物质来其它的情况,都可能直接导致所拌和的砂浆达不到应有的混凝土混合砂浆的技术要求。砌筑砂浆的任何原料要求、科学配合比、溶剂拌制时长及条件等设计规范都已经作了明确的要求,有关施工技术作业人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4.2 避免出现使用水泥砂浆来代替水泥混合砂浆影响砌体强度的做法

建筑结构砌体施工过程中,一旦完全舍弃混合砂浆中的石灰膏或石灰粉末成分,或者是利用其它物质来全部取代,砌筑砂浆在掺和有机塑化剂后得到的水泥砂浆,其砂浆与其中砌块之间的粘结力将变得更不可靠,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还会降低砂浆强度增长的效果,整体上容易出现砌体强度下降的状况。

束语

砌筑砂浆塑化剂的使用特点明显,能够有效改善和提升混合砂浆的保水性与和易性,这是诸多工程质量得以保障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砌筑砂浆塑化剂在国内应用率不足四成的境况,应该积极开展全面推广应用工作,以不断提升工程项目施工应用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全幸. 浅谈砌筑砂浆塑化剂在工程应用中的问题[J]. 城市建筑, 2013(24):262-262.

[2]黄士勇, 刘勇. 砌筑砂浆增塑剂应用问题的探讨[J]. 山西建筑, 2013, 39(36):116-118.

[3]汪荣广. 砌筑砂浆增塑剂合格判定试验研究[J]. 建筑知识:学术刊, 2012:273-273.

论文作者:李淑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  ;  ;  ;  ;  ;  ;  ;  

砌筑砂浆塑化剂在工程应用中的问题论文_李淑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