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乐泉与体育考古学_考古学论文

崔乐泉与体育考古学_考古学论文

崔乐泉与体育考古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考古学论文,体育论文,崔乐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6月6日,对我国首位以体育史学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崔乐泉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在上海体院,经过我国考古界、体育科学界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严格审核,年轻的崔乐泉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崔乐泉的论文题目叫《中国原始时代体育文化的研究--原始体育形态的考古学分析》,共11万字,这篇受到学术界好评的论文是崔乐泉数年心血的结晶,颇多创造之外,其中突出的有两点:

第一,此文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体育考古学的理论构架。其实,崔乐泉提出体育考古学已有数年时间,但当时只是一个初步设想。现在,在这篇崔氏心血之作中,体育考古学这一新兴学科基本构架已经很清楚,崔乐泉解释这个构架的基本含义是:1、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比如地层学、类型学)向体育科学渗透;2、实物资料与历史研究、逻辑论证相结合(包括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资料比较分析);3、中西体育文化观念的比较研究方法等等。

第二,在原始体育文化与起源的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以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依据神话考证和有限的文献,其局限性自不待言。崔乐泉的研究,大量的以考古资料作为材料,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

答辩委员会成员均是考古界和体育科学界的知名专家,他们是四川联合大学林向教授、成都体院旷文楠教授、华东师大夏东元教授、上海体院钟瑞秋教授和崔乐泉的两位指导老师成都体院院长周西宽教授、上海体院陈安槐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则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

专家们用严厉和挑剔的眼光仔细审视崔乐泉的论文,经过一番紧张的答辩后,专家们表示了这样的赞赏:

——安先生素以严谨著称,听完答辩后,他说,论文很成功,填补了一项空白,有创新。

——周西宽教授带过三届博士生,崔乐泉是唯一所有成绩均为优的学生,周先生对这位弟子提出体育考古学大为称道,认为令人耳目一新,对原始体育文化的研究比过去更进了一步,对体育理论建设起到方法论的作用。

——林向教授对崔乐泉的研究表示非常感兴趣,并对体育考古学的前景表示乐观。

——旷文楠教授称赞论文选题、方法和研究有较大的学术意义。

……

所以答辩委员们最后认为,该论文的研究富有创造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一致同意通过该论文的答辩。

从崔乐泉提出体育考古学到这篇论文的完成,一直受到学术界关注。崔乐泉曾两次到日本出席学术会议,前不久参加在奈良举行的丝绸之路与体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著名考古学家通口隆康听了他的《隋唐时期中国体育的东渐》讲演后,专门找到崔乐泉,询问体育考古学的研究状况。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年轻副研究员陈星灿近年在考古学史研究上颇有建树,他也是一位留美的博士,陈星灿说,崔乐泉大学学历史,硕士攻考古,毕业后到中国体育馆工作,他以这样的条件将体育与考古很好地结合,所以有了这样的成果。

由于崔乐泉的研究,现在国内历史和考古界的一些会议,也拓展了体育史的内容,常常邀请崔乐泉参加。

崔乐泉答辩刚刚通过,中央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等新闻单位闻讯前来……

崔乐泉说,研究没有止境,我还要不断努力。崔乐泉一直想联合国内对体育考古学有兴趣的同仁,召开一次中国体育考古学研讨会,把这一学科的研究推向深入,现在,这一设想已有了眉目,也许明年就会举行。

标签:;  

崔乐泉与体育考古学_考古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