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论文_于艳华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论文_于艳华

大庆技师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体育教研室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所谓教学一体化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就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本文就一体化教学下如何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进行论述。

关键词:“双师型” 教师队伍 建设

一、 “双师型”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是由以往的职业院校的教学教师和专业实习教师演变来的。由于我国的职业学院教育起步较晚,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很难从高等教育的模式中挣脱出来,建立一个完全适合高职教育的教育模式。导致职业院校对理论知识的重视远远大于对实践技能的重视,失去了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由此,教师队伍也呈现出理论性教师人才偏重,实践性专业教师偏少的现状。职业院校的教学是要根据教学专业的需要,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中遵循理论的科学规律,回到理论中来。

“双师型”教师就是为了更好地搞好职业教育应运而生的,是职业教育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他们是集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不同于大学普通教师,“双师型”教师不仅是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技能于一身,而且就其身份来说,也是具有双重性的,他们不仅有教师的从教资格,同时又拥有专业经验丰富的职业经历,具有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对所传授专业的工艺流程、企业信息、行业技术都熟悉和有能力传授。一般情况下,“双师型”教师都是职业院校的教师,同时又是企业的技术人员。部分是学校的教授或讲师,但与其行业相关的技能与职称又具备。“双师型”教师是校企合作的主体,是产学研一体化的中坚力量,当然,职业院校办学宗旨也决定了这一特性的产生。所以,立足于经济学角度,“双师型”教师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对教育产业发展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价值性非常独特。另外,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它还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这是由教育真正的外部性和国有主导办学模式所共同决定的。

二、 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

(1)专业实践经历和专业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尤为严重。职业院校近几年扩招很快,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同时教师编制普遍紧缺,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再到行业企业生产第一线去实践和提高,也不能及时掌握行业企业生产实践的新知识、新技术。从素质上看要么实践经验欠缺,要么理论功底不够,不能很好完成高职专业课的教学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不足和缺失,不能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的。

(2)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待遇相对较低,缺乏对人才吸引力。职业院校的基础薄弱,教学经费短缺,造成职业院校教师待遇和地位偏低,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学院来工作,即使是聘用兼职的人员,由于待遇较低难以吸引来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人才。加之有些高级技术人才由于学历和职称问题难以对应,特别是检察官、法官、律师等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不能获得与他们能力资历对应的职称,收入也与原来的行业差距较大,使得也不愿意到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社会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持续偏低,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社会地位、自我评价普遍不高。教师觉得没有职业荣誉感,缺乏职业自豪感,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不通畅,很难确立个人长远发展目标,影响到了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3)教师来源单一,大多是从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生中分配而来。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来自高等院校毕业生,没有专业实践经历。教师普遍没有行业企业实践工作经历,缺乏所任教专业的实践经验和必须的专业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状况造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倾向。教师只愿意讲授理论课,不愿讲授实践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倾向,不能很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将大打折扣。

(4)学院中来自行业企业的人才教育教学技能相对欠缺。目前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样上好课,怎样将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技术传授给学生。因此对他们需要的是进行更多教育理论的实习。培养他们担任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尤其是培养教师对学生的组织能力,根据他们的情况多进行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培养。这部分教师的关键就是如何把在行业企业实践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技能,在课堂上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的时候教授给学生,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技能性。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1. 加强岗前培训和上岗“传、帮、带”

职业院校必须建立健全严格高效的年轻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岗前培训内容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环节,重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年轻教师经严格的岗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在年轻教师上岗时,学校应坚持“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制度,“传、帮、带”是人们熟知的快速培养年轻教师的一条最有效的传统方法,老、中年教师“传、帮、带”年轻教师。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都有着这样的一个特点:理论知识较强,但实际教学经验较少,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学校可选择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较丰富的老、中年教师“一对一”地“传、帮、带”年轻教师,让年轻教师快速积累教学经验,为年轻教师以后的独立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增强“传、帮、带”的效率和效果,可实行连带责任制和激励制。

2. 坚持将年轻教师送出去培训学习

根据需要,可送年轻教师出国深造、集训,还可送他们到企业从事一段时期的专业技能工作。年轻教师能更好更系统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除此以外,学校要大胆地磨练、任用这些年轻教师,循序渐进地让其独立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此,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做的很到位,青年教师一上岗,学校就由教研室主任对年轻教师作针对性的专业指导,组织中老年教师听课、评课。帮助年轻教师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另外,在假期,学校给予年轻教师许多培训、学习的机会。年轻教师可快速趋向成熟,稳步地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3. 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自学成才

各专业院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激励制度。在课时津贴、学年度考核和绩效工资方面应向绩效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和自学成才的“双师型”教师倾斜,从而调动广大教师进行“双师”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以促使更多的专业课教师成为受学生欢迎的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4. 专业技能操作训练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学校通过教学、生产、竞赛等途径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操作训练。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对中青年教师进行技能培训,以技能竞赛为先导,“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能”。每学期都要开展校内评比教学活动,进行多种教师技能大比武,举办各级各类师生技能大赛,将技能竞赛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并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还应采取项目开发与课程相结合,技能操作与岗位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从而促使教师把握技能操作标准,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其技能操作水平。

 三、 结束语

总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要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核心来进行谋划。职业院校要打破传统,积极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实践,而国家相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为职业院校的“双师型”建设保驾护航。

论文作者:于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论文_于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