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副伤寒的防治_副伤寒论文

猪副伤寒的防治_副伤寒论文

怎样防治猪副伤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副伤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猪霍乱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变型、猪伤寒沙门氏菌变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德尔俾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慢性细菌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性病,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有时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由于它主要侵害2~4月龄仔猪,也称仔猪副伤寒。

一、流行特点

本病多发生于1~4月龄仔猪,呈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缓慢,常见于寒冷、气候多变、阴雨季节,环境不卫生和仔猪抵抗力下降是极为重要的诱因。特殊情况下,如长途运输后形成暴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

二、临床症状

1、急性型(败血型) 临床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41~42℃),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病初便秘,后期下痢,粪便恶臭,有时带血,常有腹部疼痛症状,弓背尖叫。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呈深红色,后期呈青紫色。最后病猪呼吸困难,体温下降,偶尔咳嗽,痉挛,一般经4~10天死亡。

2、亚急性和慢性型 临床表现与肠型猪瘟相似。病猪体温升高(40.5~41.5℃),精神不振,寒战,喜钻垫草,堆叠一起,眼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常被粘住,少数发生角膜浑浊,严重者发展为溃疡,食欲不振,反复下痢,粪便恶臭。逐渐脱水消瘦,皮肤上出现痂样湿疹。有些病猪发生咳嗽。病程2~3周或更长,最后衰竭而死。一部分患猪发展到一定时期病情突然恶化而引起死亡。

三、鉴别诊断

1、猪瘟 急性猪瘟与急性猪副伤寒,慢性猪瘟和慢性猪副伤寒,在临床上有些相似,容易混淆,但猪瘟的皮肤有小出血点,精神高度沉郁,不食,各种药物治疗无效,病死率极高,不同年龄的猪都发病,传播迅速,剖检时肝脾不肿大,无坏死灶,但脾有出血性梗死,回盲肠附近有扣状溃疡。

2、猪痢疾 猪痢疾有轻重不等的腹泻,与慢性猪副伤寒相似。但猪痢疾传播缓慢,流行期长,持续下痢,粪便经常带血和黏液,呈棕色、红色或黑色,剖检时见大肠黏膜表层有弥漫性坏死、出血,或有黏液,不发生像猪副伤寒那样深层坏死。

四、菌苗使用

1、菌苗保存 菌苗在-15℃冷库放置可保存12个月,在2~8℃可保存9个月。

2、使用方法 菌苗可用于1月龄以上哺乳仔猪或断奶仔猪,免疫剂量为1毫升,内含30亿活菌。免疫方法可在耳后浅层肌肉注射。

五、防治措施

1、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初生仔猪应争取早吃初乳;断奶分群时,不要突然改变环境;常发本病的猪群可考虑注射猪副伤寒菌苗;采用添加抗生素保健,如土霉素、复方六甲-400、强妙素-60、维乐美S5等添加剂。当发现本病时,将病猪隔离治疗,被污染的猪舍立即消毒。未发病的猪群可用药物预防,在每吨饲料中加入复方六甲400粉200克。

2、治疗 要在改善饲养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隔离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同时用药剂量要足,维持时间宜长。

①优克先高浓度注射级土霉素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肌注0.1毫升,每日一次,连用3天。

②氟佳奇特效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肌注0.1毫升,每日一次,连用两天。

③优克先3针保健或氟佳奇断奶仔猪2针保健预防仔猪副伤寒,效果显著。

④土霉素、甲砜霉素、痢特灵等,肌注或口服,连用3~5天,有一定疗效。

⑤大蒜疗法:将大蒜5~25克捣成蒜泥内服,每日三次,连服3~4天。

联系电话:0931-8826844

标签:;  ;  ;  ;  ;  

猪副伤寒的防治_副伤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