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报刊的一些文章中,对思想政治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这两个概念使用较多,有的并列使用,也有的混用或相互替代。其实,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本文就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及使用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由来和含义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工作是源于政治而产生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伴随着阶级、阶级斗争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列宁曾从不同的角度给政治下过定义,但他认为,国家问题“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42页。)这是因为,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这种集中表现的基本形式是国家政权,是如何夺取、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的问题。围绕国家政权开展的活动就是政治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政治关系,以开展政治活动为任务的各种组织就是政治组织,而围绕国家权力的斗争就是政治斗争。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政治就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和社会集团为建立其统治,实现其根本利益而进行的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并运用这个政权来统治和管理社会的行为。
政治工作的概念是适应政治需要提出来的。因为有政治就必然有政治工作,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都需要灌输到群众中去;其政治组织、制度、设施的建立和巩固,都需要开展组织工作;政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通过包括政治工作在内的各种具体工作来实现。因此,政治工作是政治的具体体现,是国家、阶级、政党和社会集团为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贯彻自己的政治纲领,实现既定的政治目标,在群众中开展的组织、宣传、教育等活动。由于不同阶级、政党、社会集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因而其政治工作也就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由此构成了政治工作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态。我党的政治工作,是伴随革命进程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它的内容包括思想宣传工作、组织干部工作、安全保卫工作、文化工作、群众工作和敌军工作等,主要内容则是两大部分: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1995年5月, 由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是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保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生命线。”我们现在所讲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党的政治工作中属于思想工作的那一部分。
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提出和演变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创建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列宁在1912年提出过“政治鼓动工作”(注:《列宁全集》第17卷第433页。),在1919年5月的一封电报中,针对当时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动员群众、巩固部队、提高士气等问题,提出“要注意政治工作”。(注:《列宁全集》第35卷第391页。)1920年, 列宁又提出过“政治教育”和“宣传鼓动工作”等概念。(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305-309页。)这些概念实际上是指思想政治工作。 我党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就使用政治工作的概念。1925年6月2日,周恩来在黄埔军校的演讲中提出了“军队中之政治工作的问题”。当时讲的政治工作主要是指党的阶级教育和组织工作。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使用了“政治训练”、“政治教育”的提法。(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63、64页。)1930年冬天, 党中央制定了第一个政治工作的正式条例,即《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试行)》。该条例明确提出政治工作的任务,是“实施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把红军指战员训练为“有阶级觉悟的公民”, 巩固与提高部队战斗力。 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1957年1月,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提出了“政治思想工作”的概念。在革命导师的有关论述和我党的历史上,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也有过不同的表述,但后来的理解和使用逐步趋于一致。1961年12月,解放军报社曾写过《关于在报纸上统一使用“思想政治工作”一词的报告》,得到当时任军委秘书长的罗瑞卿的批示认可。1983年7 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中指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职工的思想教育,它是党的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政治工作的全部。所谓‘生命线’的作用,是指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从《邓小平文选》第3卷看,29处讲到“思想政治工作”,8处讲到“政治思想工作”,20处使用了“思想工作”的概念。从中我们看到,邓小平不论在什么场合,针对什么对象和问题,使用其中哪个概念,其本质含义是相同的。如他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针对解决党内和群众中的思想问题说:“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在讲到军队带兵问题时,联系到清华大学的治学经验,强调说:“一个学校都如此,我们军队就更应当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要从战士入伍第一天起就注意这个问题”;他在讲到要把整个学校的风气搞好时,强调“学校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家”。(注:《邓小平文选》第2 卷,第342、290、56页。)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思想工作这三个概念的含义,都是指针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帮助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的工作。它们的工作对象都是人;工作方式都是实施思想影响;工作的理论基础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工作着眼点和目标都是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细微的区别在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与在一定范围使用“思想工作”概念相比,更突出了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政治性。鉴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已经比较稳定地普遍使用,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平时期建军的新形势下,把为政治服务的党的思想教育工作统称为思想政治工作更为适当一些。
二、关于思想政治建设
所谓建设,具有设置、创立、发展之意。思想政治建设,指的是思想政治领域里的兴建工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既反映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又受着政治上层建筑的直接制约和影响,是为一定的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社会主义的思想上层建筑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我们通常所讲的思想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和重要保证。(注:《当代干部学习辞典》第1118页。)社会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根本大法,即四项基本原则和宪法。(注:《当代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概论》第40页。)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我们的立国之本,已经写进了宪法。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如果把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它的含义就是指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完善,使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并为其服务。进而我们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作用与反作用关系的原理,落实在工作实践中,就具体表现为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思想政治建设与其它各项建设的关系。就军队建设来说,在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这个三位一体的总目标中,摆在首位的就是革命化建设,而“思想政治建设是革命化建设的核心。”(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第45页。)
我党历史上一直重视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建军之初,毛泽东就强调必须坚持把进步的思想和革命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规定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逐步健全了军内民主制度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没有使用“思想政治建设”的概念,但过去提出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或“革命化建设”实质是指思想政治建设。1981年9月, 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一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5页。)1994年12月,江泽民强调“加强全党全军的思想政治建设”,并要求“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此后不久,他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思想,明确指出:“我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注:《军队高中级干部理论学习读本》第898页。 )江泽民这里讲的六个方面,既是政治的核心问题又是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对于军队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江泽民提出了抓住“一个根本”、开展“四个教育”、思想教育与全面管理相结合等要求。(注:《军队高中级干部理论学习读本》第887页。 )我们军队是党绝对领导下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队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由此,军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本质涵义可以概括为:以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军官兵为根本,以“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为目标,以抓好“四个教育”为中心环节,围绕军队所担负的使命和任务,着力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军队建设,使部队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就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而言,既包括政治理论灌输和思想启迪,也包括健康的思想文化艺术的熏陶和感染;既包括法规、政策、制度和纪律的约束,也包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三、思想政治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上说,我们所讲的政治工作是指中国共产党动员、教育、组织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斗争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则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是研究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工作。思想工作是政治工作这个整体中的一个局部。而思想政治建设包括的内容比思想政治工作要宽泛一些,其内涵和外延也有不同。说二者有联系,一是它们都是党的工作,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二是它们的工作特点、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有许多共同之处;三是所起的作用,都是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与调整保障、服务。在二者相互关系上,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思想政治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条件。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
(一)工作对象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立场问题,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思想政治建设的工作对象,既有人,也有物;既有对人的教育改造工作,又有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和政策制度的完善等。因此,就工作内容而言,后者要比前者宽泛一些。
(二)适用范围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但就整个政治工作而言,它的工作范围又不仅限于处理阶级内部的关系,它还包括整个意识形态领域,以至包括处理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一些政治性问题。而思想政治建设则主要是针对全党全军以及党政机关、政治团体来讲的,其适用范围是有所区别的。
(三)工作的方式及侧重点有所不同。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在于用先进的正确的理论开展说服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建设重点在于建设,在于对有关具体事物的优化和改造。它的基本要求是要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上层建筑领域阵地,筑起坚固防线。要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常抓不懈。要像抓经济建设那样对思想政治建设设立具体的目标和规定硬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