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促进脑出血显微术后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刘胥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出血显微术后患者康复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4例进行本次研究,按其接受的护理办法不同均分两组,其中接受我院常规护理的设为常规组,接受我院中西医结合护理办法的设为结合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为期10周的系统治疗后,结合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FMA评分数据明显优于仅采用西医护理的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出血显微术后患者可行中西医结合护理,促进患者临床康复

关键词:中西医护理;脑出血;康复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高致死率的急性病症,患者在发生脑出血时,常并发消化道出血或肺部并发症[1],随着近年来临床上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临床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办法也推陈出新,由常规手术治疗办法逐渐过渡为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临床实践发现显微手术疗效不俗,但是常规护理措施却有可能使得患者临床疗效有所折扣[1],基于此,我院就行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的脑出血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措施进行本次研究工作。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4例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患有本病症,且均符合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标准,并接受该手术治疗。入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选入标准,本次研究排除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不能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患者、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将44例患者按其接受的护理办法不同均分两组,其中接受我院常规护理的设为常规组,组内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分布在41到77岁,平均年龄在(48.9±5.7)岁;接受我院中西医结合护理办法的设为结合组,组内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分布在42到69岁,平均年龄在(46.2±3.4)岁,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经严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办法

1.2.1所有患者均接受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术后常规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护理,(1)医护人员要严密观测患者血糖、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相关生命体征指标信息,如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异常需立即上报,及时处理;(2)加强饮食管理:患者如不能自主进食,医护人员要给予体外营养支持或鼻饲喂食,保证患者营养摄入;(3)呼吸道管理:湿化痰液后吸出,适当补充体液,鼓励患者每日咳嗽,如患者无力咳嗽,则定时为其拍背助痰液排出。及时为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呼吸道堵塞;(4)体位护理:为患者定时翻身、清理皮肤,保证皮肤干燥,预防压疮;(5)脑出血患者通常并发语言障碍或肢体活动障碍,医护人员要注意患者情绪反馈,及时行心理干预,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增强患者治疗信心。(6)术后帮助患者锻炼肢体功能或言语功能,促进其恢复。

1.2.2在此基础上,结合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护理:(1)医护人员采用望闻问切四法对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指标、舌象、脉象、排泄等病情行仔细观察,每2小时记录患者具体数据变化,同时对患者病情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病情变化趋势,为后续辩证治疗提供数据支持;(2)脑出血患者出现肢体和言语功能障碍,导致体内阳气郁滞,升降失常,损伤脾胃。因此在饮食上,可对患者提供多纤维、易消化的食物;(3)对扣背排痰效果不佳的患者,可压穴位促进排痰,如患者仍存在痰液无法排出、大便不畅则用大黄、附子、蒲公英、丹参、生牡蛎煎水灌肠;(4)下肢功能障碍的,医护人员可取手足阳明经、少阳经来点穴、循经护理;(5)情志护理:可根据患者病情、心理情绪制定相应的中医情志护理方案:情志相胜法、移精变气法、暗示法等,避免不良情绪刺激,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疗效评定[3]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实施为期10周的系统治疗,10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采用FMA对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 SPSS 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为期10周的系统治疗后,结合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FMA评分数据明显优于仅采用西医护理的常规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探讨

脑出血患者常见出血位置是基底节区,基底节是埋藏在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的一些灰色团块,也是组成锥体外系的重要部分,基底节区的范围主要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基底节区是脑出血尤其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好发部位,据权威文献记载,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占到所有脑出血患者总体的一半以上[4]。而处在基底节区的壳核和丘脑更是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两个部位。这一脑出血区域一旦发生出血,有极高的可能性导致患者死亡,金红燕[1]等的研究中指出,基底节区发生脑出血,致死率高达40%到50%,此外,基底节区脑出血还会损害患者神经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偏瘫、语言功能障碍、视力、记忆力、精神状况和心理都发生功能性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后正常生活[5]。

对于脑出血患者,尤其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而言,显微手术治疗后,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脑出血治疗的重要组成。目前有学者认为,全面、系统、高效的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减少死亡人数。另外,脑出血术后恢复期的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也在脑出血的治疗方案中占据关键地位。因此,制定配套的心理干预、康复训练、术后护理方案,从患者的心理、身体两方面共同入手,在避免各类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发生的同时,还能够促使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6]。

然而在我院多年工作中,发现传统的西医护理偏重治疗,忽视对患者整体的照顾,患者护理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中医辩证护理则侧重整体护理,符合临床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理念要求,也足以弥补西医护理不足。中医护理的优点在于强调整体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应用望闻问切等中医治疗手法,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以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和预防为主等护理原则来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上,将脑出血归于中风的“脱证”,同时认为血淤是导致脑出血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医采用活血化瘀办法对脑出血患者行辩证治疗,可以加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基于此,我院在本次研究中大胆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为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结合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这与金红燕[1]等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这些数据说明:通过中医的整体护理思想和辩证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活血化瘀的疗效,而中医特有的康复指导、健康训练和情志护理又可以与西医护理互补,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中,结合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FMA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据此,可以认为,采用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后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在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的同时,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弥补传统西医护理的不足,并从整体上提升患者治疗效果,较传统的护理方式而言更具有安全性、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红燕,周建敏,郑群,等.中西医结合护理促进脑出血显微术后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7):106-108,112.

[2]苏妮.脑出血显微术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其康复的临床效果[J].内蒙中医药,2017,36(2):164-164.

[3]孙立东.脑出血显微术后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促进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2):145-146.

[4]段宏仙.脑出血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16(10):1452-1454.

[5]方玉瑾.对围手术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6):40-41.

[6]李连花.腹部手术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J].光明中医,2015,16(5):1090-1091.

论文作者:刘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护理促进脑出血显微术后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刘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