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与作文教学_流行歌曲论文

流行歌曲与作文教学_流行歌曲论文

流行歌曲与作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行歌曲论文,作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同时还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余,喜欢吟唱、欣赏流行歌曲。多年的兴趣爱好,辛勤的教坛耕耘,一个很大的感受和体会就是流行歌曲与作文教学之间存在着相关相通之处。下面就笔者在实践中感受和体会到的这种联系谈谈拙见,以就教于方家。

笔者以为,流行歌曲与作文教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密切的关系,就表情达意而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文学能表现的领域,音乐都可以反映,两者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一、文曲本来就是一家,可谓同根同源

文曲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元曲的兴起和发展就是明证。文曲合一,古代如此,今亦存在:流行歌坛要真正的繁荣,实在是需要歌手、词曲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行。真正意义上的流行经典,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其中成功的歌词写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歌星屠洪刚出道很早,演绎了不少流行歌曲,但人们耳熟能详的将其推至乐坛歌王地位的还是那首阳刚大气的《霸王别姬》。它一扫歌坛的脂粉气和娘娘腔,猛然将我们带回到遥远的古代,那豪杰并起、群雄逐鹿、风云际会的秦末。这首歌成功地刻画了叱咤风云、纵横天下的末路英雄楚霸王这一形象,叙述了项虞荡气回肠、忠贞哀艳、凄婉悲壮的爱情故事。其词其曲,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读这样的词,听这样的歌,我们不知不觉悲从中来,心头一颤。可以这样说,这首歌倘若没有浅易而极富表现力的歌词塑造项羽,它将逊色不少,甚至不可能如此成功。屠洪刚虽然可以照样唱流行歌曲,但是在当代乐坛上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地位和影响。再如台湾歌曲《牵手》,如果采用乐器演奏,其曲调平平,但因配上了富有人生哲理的歌词后,就大大增加了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力:“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多么博大、宽容、富有牺牲精神!“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所以安心的牵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头,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相濡以沫,至死不渝,相伴终生,何等执着坚贞!唱着有这样的歌词的歌,自然会激起热烈的反响和强烈的共鸣,无怪乎港台十大金曲评选有最佳歌手奖、最佳作曲奖、最佳词作奖之别,由此观之,主办方实在是很有见地的。

二、将歌曲欣赏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按理说,一个中学毕业生,应该能比较规范、流利地使用母语,以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言语形式进行交际,可实际情况却令人遗憾而困惑,个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在中学语文课堂里,作文教学未能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愚以为,将流行歌曲的欣赏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入点,这是因为——

1.可克服写作上的心理障碍,刺激舞文弄墨的欲望。本人曾做过一次有趣的民意测验,那是在语文课堂上,我瞅准机会问班上同学:你们喜欢作文和流行歌曲不?对后者作肯定回答者为100%,对前者持否定态度者达86%,如此强烈的反差表明,中学生在写作上普遍存在着恐写——懒写——拒写的心理。“作文难、作文难,一听作文就心烦”的口头禅就是佐证。怎样消除这样的心理障碍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们欣赏流行歌曲不失为解决这一疑难杂症的一剂良药。本人曾做过有益的尝试,效果不错。例如:上完《枣核》这篇散文后,同学们无不为文中主人公对祖国对故乡的真挚情感深深打动,我抓住这一契机精选了一组歌曲:《故乡》《故乡情》《故乡的风》《故乡的云》《故乡小唱》《故国恋》《我热爱的故乡》……在全班播放,然后分步欣赏:听歌,展开想象的翅膀,思绪随着美妙的音符自由飞翔;品词,反复揣摩、玩味其语言的鲜活生动,句式的变化多姿,情感的跌宕起伏,表达方式的灵活多变;析意,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感受,点评歌曲的思想情感及其异同点,然后让同学们讲讲自己家乡的人和事,描叙一下家乡的自然风貌。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热情赞美自己可爱的家乡。“谁的家乡最美?”老师问。“我的家乡最美”学生齐声答。“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你的家乡最美,那就不妨写出来让人瞧一瞧便可知晓!”老师有意“激将”。“好,我就写出来,让大家见识见识!”众生气呼呼回答。这样,在轻松、活泼、热烈的气氛中,一篇作文《我可爱的家乡》写成了。从现场同学们的表现看,就是平时作文“一字值千金”的同学,这次也能欣然提笔,顺畅行文且言之有物,对作文的神秘感、恐惧感消失,写作兴趣盎然,而且在比较中悟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作文与流行歌曲:一样,都是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忆所感罢了,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2.歌曲欣赏在陶冶情操、开阔视野的同时,能活跃思维,扩展想象,而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激情勃发正是学生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当我们高唱《我的中国心》《大中国》《五星红旗》《中国人》《我爱你中国》《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时,爱国主义的情感烈焰立即在心中升腾;当我们吟唱《父老乡亲》《烛光里的妈妈》《别来无恙》《妈妈的吻》《母亲》《懂你》等歌曲时,对父母哺育之恩的感激的热流在血脉里涌动……;人生在世,不可能万事躬亲,尤其是求学的莘莘学子更不可能什么事都亲历亲为,但能够通过欣赏流行歌曲达到扩展想象、活跃思维、开阔视野的目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乃世人向往瞩目的神秘之所,我们尽管难以身临其境,但却可以神游八极,通过吟唱《回到拉萨》《珠穆拉玛》《神鹰》《天路》《中华民族》,欣赏其MTV,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同样能超越四川盆地,脚踏莽莽昆仑,手摸白云缀饰蓝天,走进边防哨所……感受它的苍莽、雄浑、壮阔。而丰富的情感、崇高的情操、开阔的视野、大胆的想象,是一切创造性劳动的基础,当然也是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写好作文的不可缺少的要素。

3.歌曲品味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现力的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成功的歌词可为写作提供借鉴——有限的篇幅表现一定的主题,词作者必然十分注重语言的锤炼和浓缩以及结构的布局和表现手法的采用,这是其一;另一方面,既然你喜爱这首歌,你一定有喜爱的缘由,将缘由、想法行诸文字,评一评,说一说,议一议,不正是“听说读写”吗?我们以品味《弯弯的月亮》和《涛声依旧》为例对此稍作说明。这是两首深受人们喜爱、传唱极广的流行歌曲,我们玩味一下其典雅的歌词:“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歌曲首先将我们带到了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渲染出浓浓的乡愁气氛,然后采用亲切的口吻、整齐的句式、反复顶真的手法,追忆家乡的人和事,一唱三叹,抒发客居异乡的游子对故园乡亲、乡情的热爱和眷恋。《涛声依旧》亦不例外,其歌词既融人了古诗词《枫桥夜泊》的意境,又点染了时代色彩,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尤其是末句“那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将几多惆怅、几多悔悟、几多期盼、几多向往尽涵其中,让人回味无穷。这样的词在流行歌曲里不少,如果我们在传唱的同时,多品味其歌词,揣摩其表达的思想情感,对提高自己的语言表现力无疑大有裨益!

4.歌曲欣赏在吸取大量养分,学习、内化生动、鲜活语言的同时,还可借鉴词作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章法技巧,揣摩和掌握其为了突出主题,正确而恰当地采用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流行歌曲的通俗性和时效性,决定了其词作语言上简洁、内容上贴近生活的特点。我们通过欣赏它,咀嚼其歌词,可大大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我的未来不是梦》《真心英雄》《隐形的翅膀》《怒放的生命》,其中的歌词不是成了使用频率很高的时尚流行语吗?成功的词作,除了语言上显而易见的特点外,在结构方式和表现手法上也颇有讲究: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结构在词作中有所体现,就是类比、起兴、前后对比、叙议结合、欲扬先抑、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也大量存在于流行歌曲中。“金瓶似的小山,山上虽然没有寺,美丽的风景,已够我留恋……北京城里的毛主席,虽然没有见过您……”这不正是我们常说的类比起兴吗?“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多么闭塞而荒凉,简直面目可憎!“故乡,故乡,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美呀……”,对故乡的眷恋何其深情而炽烈,这不就是写作上常说的前后对比、欲扬先抑么?初听董文华唱《长城长》,还以为是一首别出心裁的爱国歌曲,听完之后才知道它是一曲新时代的军人颂歌,“要问那长城在哪里,看那一身绿军装”,曲终点题,卒章显志!那英的《好大的一棵树》,郁钧剑的《小白杨》,不正是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对辛勤的园丁和戍守边疆的战士进行热情的讴歌么?

社会发展已步入多元开放的信息时代,世间万物的关联性进一步彰显,各种艺术门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道是:歌抒情,诗言志。流行歌曲是现代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作文教学则是一株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之花,将流行歌曲的欣赏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有效刺激学生“舞文弄墨”的兴趣,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假以时日,学生一定能够“思如泉涌”“妙笔生花”!

标签:;  ;  ;  

流行歌曲与作文教学_流行歌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