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其肩关节功能的术后康复论文_王泽容 马利群 张丹睿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骨一科

 

【摘要】目的:研究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其肩关节功能的术后康复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治疗,分为2组,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同时增加术后康复治疗,各34例。结果:对比治疗效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7.1%,显效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Neer评分也显示观察组所得结果更佳(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同时辅以术后康复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临床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肩关节功能;术后康复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一般对于移位或成角畸形不明显的患者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时肩关节需要长期制动,也可能导致肩关节出现粘连,影响肩关节功能[1-2]。尽早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实施科学的肩关节功能康复治疗则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此次研究将在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治疗,分析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其肩关节功能的术后康复效果,现将结果做下述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治疗,分为2组,各34例。分组方法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肱骨近端骨折,均无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均为非病理性骨折,所有患者均知晓研究目的及方法,自愿参与。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为(46.3±3.7)岁。受伤至接受手术时间:1-5d,平均为(2.5±1.1)d。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为(46.2±3.9)岁。受伤至接受手术时间:1-4d,平均为(2.4±1.2)d。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为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起效后在患者的肩峰外做横向手术切口,对三角肌纤维进行钝性分离,并对骨折进行牵引复位。确定复位良好后则可在骨折处放置锁钉钢板进行固定,并锁定钢板,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为患者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处理。

观察组加以实施针对性术后康复功能治疗,在术后7d内为患者进行被动功能锻炼,在颈腕吊带下实施上肢体钟摆训练及上肢外旋功能锻炼,术后21d内为患者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在骨折稳定的前提下,医护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前屈锻炼,并对肌肉收缩功能进行锻炼。锻炼时间控制在30min/次,1日2次,共锻炼28d。在患者出院后每周要来院进行2次康复训练,依据患者康复情况针对性调整训练方案。骨折愈合后则可开始强化主动训练。患者采取仰卧体位,肩关节前屈,缓慢采取坐位进行主动前屈。协助患者调整体位,采取双手抱头动作,将上肢向外尽可能伸展,之后逐渐采取站立位进行锻炼,患者熟练后可在家进行锻炼,1日2次,每次锻炼30min。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优良评价标准[3]:采用Neer评分进行评定,总分为100分,分数超过90分为优、总分超过80分为良、总分超过70分为尚可、总分在69分及以下则为差,统计优良率。②Neer评分[3]:采用Neer肩关节评定系统进行评价,总分越高越理想。

1.4统计学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作为本次研究中各项数据组间对比的处理工具,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证明差异显著,有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组1年后的Neer评分为(89.2±3.4)分,对照组为(81.7±3.9)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治疗优良率也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1。

3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且多为不稳定骨折,肩关节功能恢复相对较困难,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影响。手术是较为常用且疗效相对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较有效降低了对组织的损伤,对局部血液运行的影响也得到显著降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术后患者患肢需要制动,这会导致静脉回流不畅,甚至可能会出现纤维粘连,引发疼痛。在术后对患者强化康复治疗,则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4]。术后康复治疗原则在于尽早开始、循序渐进,由被动运动开始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活动范围也由小到大。在进行早期被动康复训练时应由医护人员进行,动作尽可能保持平稳缓和,以免引发疼痛或肌肉痉挛。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应该与肌力练习同步进行,以免因为关节软弱不稳,而导致患者出现损伤性关节炎。在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且均顺利完成治疗,未见严重并发症。但观察组重视了术后康复治疗的应用,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更佳。观察组患者的Neer评分为(89.2±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也提示观察组为97.1%提高显著。证明在手术治疗后重视康复治疗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影响,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同时辅以术后康复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临床应予以重视。

参考资料

[1]韩森宁.康复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观察[J].医学信息,2014,35(6):429-429.

[2]曾周景,叶建华,谭通,等.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影响肩关节功能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16):1462-1465.

[3]林冬杰,蔡延禄,陈万安.康复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29(2):130-132.

[4]朱珍娇.阶段性康复训练对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31(4):60-62.

论文作者:王泽容 马利群 张丹睿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其肩关节功能的术后康复论文_王泽容 马利群 张丹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