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艺为例,谈“普职融通”背景下选修课的走班教学论文_李丹丹

以茶艺为例,谈“普职融通”背景下选修课的走班教学论文_李丹丹

浙江省青田县温溪高级中学 323900

摘 要:“普职融通”的教学模式的产生和存在,既有着教学理论的支撑,也有着可操作的实际的意义。特别是在2012年6月《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成为学生高中阶段必修的选修课程。普职融通,是通过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携手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同时也可以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既有普通高中学生也有职业高中的学生,实现普职师资、设备、课程资源共享,为学生成才提供多样化德教育平台,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特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茶文化 选修课 普职融通

一、“普职融通”背景下选修课教学的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变革的不断加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仅关注其长度,而且更加关注其宽度。基础文化的增长,是其知识长度的伸展。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推进“普职融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可以把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引入到普通教育教学中,为向更完全的深度融合提供机会还有可能实现普职学生互转、学分互认,让学生有了二次选择学业的机会。即是普通高中的学生一段时间学习后发现自己不能够适应高中课程,可以申请到职业就读;或者是职业学生发现自己在文化课方面很有潜力,可以申请到普通高中就读。

二、“普职融通”背景下开设茶艺选修课程的思考

茶文化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随着近些年来“中国风”在世界上的盛行,茶文化更是随之兴起,茶可谓是一种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物质,其被为国饮也是当之无愧的。因此,很多学校相继开设了茶艺或与茶艺相关的课程,既能弘扬茶文化,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也能在此同时培养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除此之外,开展茶艺课程也能让我们学校探索更多的模式来使得课程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并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更为合理的设想。

三、“普职融通”背景下开设茶艺选修课程的实践探索

1.导入

现代茶艺是一种精致的诗意生活方式,要想从茶的滴水微香中感悟大自然的真味、领略生活的真趣,在茶事活动开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是布席,茶席布置从广义上讲就是品茗环境的布置,即根据茶艺的类型和主题,为品茗营造一个温馨、高雅、舒适、简洁的良好环境。

2.新授

(1)茶席的构成要素。茶席历史渊源:始于我国唐朝,大唐盛世,四方来朝,威仪天下。一群出世山林的诗僧与遁世山水间的雅士,开始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悟道与升华,从而形成了以茶礼、茶道、茶艺为特色的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茶席构成要素:①茶品:茶,是茶席设计的灵魂,也是茶席设计的思想基础。②茶具组合:是茶席设计的基础,也是茶席构成因素的主体。③铺垫:桌布是茶席整体或者局部物件摆放下的铺垫物。④插花:选择花小而不艳,香清淡雅,最好选择含苞待放或花蕾初绽的花。⑤焚香。⑥挂画。⑦工艺品。⑧茶点茶果。⑨背景。⑩动态演示。

(2)茶具的组成。现代茶具继承了古代茶具的精华,又结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饮茶习惯。以功能来划分,现代茶具大致由以下十类器物组成:①烧火器具:风炉、火夹、电磁灶等。②煮水器具:各种煮水壶,如陶壶、砂铫、玻璃壶等。现代茶艺馆使用的多为烧火器具与煮水器的组合,常见的有酒精灶具组合、电随手泡。③承载器具:茶盘(茶船)、泡茶车等。④盛茶器具:茶叶罐、茶荷等。⑤泡茶器具:茶壶、盖碗、瓷杯、玻璃杯、飘逸杯、马克杯等。⑥饮茶器具:各式杯、盏、盅、碗等。⑦辅助器具:茶道组(包括茶则、茶匙、茶夹、茶针、茶漏、茶筒)、公道杯、计时器、奉茶盘、杯托等。⑧清洁器具:水盂、水方、茶巾等。⑨调味器具:盛装各种调味品的用具,如盐罐、奶盅、花果盘等。⑩储物器具:用于存放上述器具的专用柜、箱、篮等。

(3)茶点茶果配置。特征:量少、体积小、制作精细、样式清雅。选择依据:茶品(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季节(春、夏、秋、冬)、节日(生日、状元、定情、友聚、重阳、端午)、对象(老人、上司、情人、同桌、亲戚)。盛装器的选择依据:质地、形状、色彩。选择原则:小巧、精致、清雅。常用选择:干点用碟,湿点用碗。干果用篓,鲜果用盘,茶食用盏。依据茶点茶果的色彩配以相对色。带油渍、糖渍的垫以白色花边食品纸。茶点茶果的摆置:茶席的前边位或者前中位。

(4)茶席的结构。中心结构(空间中间为结构核心点)。非中心结构(流线式、散落式、桌地面组合式、器物反传统式、主体淹没式)。室外设计(以窗为背景、以廊口为背景)。室内设计(以房柱为背景、以装饰墙面为背景)。

3.小结延伸(略)

根据我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的需要,体现学校“普职融通”的办学特色,我校有利于开发“茶艺”方面课程的条件。我撰写了《茶艺选修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开始关注身边的茶文化,善于展示茶艺技巧。既提高了对生活的品味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扩展了视野,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旅游管理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国传统礼仪行茶中的礼仪[J].2016,(ZI),36-38。

论文作者:李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  ;  ;  ;  ;  ;  ;  ;  

以茶艺为例,谈“普职融通”背景下选修课的走班教学论文_李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