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C在提高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率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刘小芸,李玉辉,张抗南,李孝龙,雷磊

湖南省人民医院 介入复合手术部 41005

【摘要】目的 研究QCC在提高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率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的影响因素,实施QCC来改进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的各个环节,制定患者躁动评估表、实施规范约束方式、自制脑部约束枕等,对QCC实施前后我院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患者有效固定率由实施前的46%提升到实施后的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展QCC在提高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率中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了高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为介入患者提供更安 全、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也能让临床护理工作流程的合理化。

【关键词】QCC护理模式;脑血管造影;有效固定率

【Abstrct】Objective:Research the function and effect of QCC i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 fixed rate of cerebral angiography patients.

Methods:Analyz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ffective fixation of cerebral angiography patients,implementing QCC to improve each link of effective fixation of cerebral angiography patients,design patient dysphoria evaluation sheet,carry out standard restriction,and make brain restriction pillow,and the effective fixed rate of cerebral angiography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Results:Effective fixed rate of patients rises to 71% after implementation from 46% before implementation,and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s: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effective fixed rate of the QCC in cerebral angiographypatients,increase the effective fixed rate of cerebral angiography patients,shorten operation time,and reduce operation risks,which provides safer and better nursing services for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patients,and rationalizes the workflow of clinical nursing.

【Keywords】QCC nursing mode;cerebral angiography;effective fixed rate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056-02

迄今,我国医疗行业已经开展了超过20000圈的品管圈活动[1]。近年来品管圈在护理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2-6]。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把造影剂注入血管里,X光无法穿透造影剂,通过计算机血管造影片上的骨头与软组织的影像消除,仅在影像上突出血管的一种摄影技术,在脑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全脑血管造影手术是局部麻醉,患者意识清醒或模糊,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因各种原因头部会摆动,影响医生的操作,导致造影图片不清晰,轻则延长手术时间、加大造影剂的使用或直接终止手术,重则可能因图片不清晰操作不当导致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见图1、图2)。2015年2月,我科介入复合手术部成立固定圈,将品管圈方法运用到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的护理管理中,有效提升了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率,解决了脑血管造影手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文将研究方法和结果,现报道如下。

图1 头部移动时造影图片 图2 头部固定时造影图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2月-11月随机抽取我室全脑血管造影患者300例,入室诊断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QCC实施前142例,其中男80例,女62例,年龄34—83岁,平均年龄(50.2±9.5)岁;实施后158例,其中男90例,女68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3.5±11.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QCC护理模式,具体方法:(1)组建品管圈:以护理小组为单位自发组圈,小组人数8人,由圈长主持圈会,圈名为“固定圈”,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2)确定主题:小组成员结合当前介入复合手术部存在风险及问题,采用头脑风暴法,由组员提出多个主题,经过多次讨论,确定以提高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率为此次品管圈的主题。(3)现状分析:按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患者术中因各种原因术中头部发生摆动:躁动占28%、手术枕移动占22%、约束欠规范占16%、评估不到位占14%、流程不规范占12%、手术时间长占8%,有效固定率为43%。根据80∕20法则,主要原因是躁动,手术枕移动,约束不规范,因此本圈将改善重点定为“躁动”,“手术枕移动”,“约束不规范”,“评估不到位”。(4)目标设定:根据现况值、圈能力及改善重点,目标值计算得出67%。(5)解析:解析一(见图3);解析二(真因查检汇总表,见表1),根据三现法则确定真因为:“躁动”,“手术枕移动”,“约束不规范”,“评估不到位”。(6)拟定和实施对策:针对现状分析,圈员集思广益,设置专病评估单、探讨约束方式、设计约束枕,然后再次通过头脑风暴形式讨论相关对策,最终确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具体如下:①设置躁动病人评估单,对患者意识情况、个人需要进行掌握,做到人人掌握评估。②遵医嘱实施药物止血、解痉、降低颅内压;及时满足患者需求。③制定规范约束方法,包括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胸部进行适当约束,全体人员培训。④设计手术约束枕:设置约束枕与手术床的固定带,头部约束带,使用凝胶材料,防止压疮产生,请厂家制作(图4)。(7)总结成果:有形成果,患者头部有效固定率提升至71%,目标达成率为117%;无形成果(图5)。

图3 解析一

图4 获得国家专利头部约束枕

1.3 观察指标

有效固定率=监测期内脑血管造影患者没有发生移动例数÷监测期脑血管造影患者例数×100%。

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8位全脑血管造影术主刀医师护理服务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研究中涉及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则进行卡方检验处理,具体见表2。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有效固定率的比较 分析研究发现,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见如表2。

2.2 医师对两组患者头部约束情况的满意度比较 8位主刀医师对患者头部约束满意度由对照组的84%提升至实验组的96%。

2.3 团队设计的头部约束枕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 20785746.8。

3 讨论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非创伤性地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引起。主要死亡原因为再出血,影响SAH预后的多种因素中包括血管内操作技术[7],如血管内介入操作技术因造影图片不清或患者头部移动可能会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再出血,后果严重的可能导致患者直接死亡,因此患者头部的有效固定显得尤为重要。

QCC护理模式即品管圈护理模式,其对于护理的实施实行质量监控,采用由所有参与护理的护理人员集思广益,共同参与的模式实施护理程序,集中了所有护理人员的经验,并且涉及的知识面也更广,对患者的护理也更细致,效果也更佳[8-10]。

在整个QCC护理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大家通过结合患者躁动情况、医师手术操作、介入手术室现有条件的实际情况,通过鱼骨头分析,现场、现物、现实“三现”原则实施真因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分析问题可能发生的原因,然后通过研讨以及与医师、患者之间的充分交流,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对全脑血管造影患者进行科学客观的躁动评估;与患者有效沟通,根据患者的自述情况遵医嘱实施药物治疗及满足患者保暖、解小便、瘙痒等需求;科室成员人人掌握此手术患者规范的约束方法;针对原使用的普通手术枕,设计出能够有效固定患者头部的约束枕,并获得国家专利。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后,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率有效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费用,降低手术风险,为介入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也能让临床护理工作流程的合理化,同时提高主刀医师的满意度。QCC活动的开展鼓励护士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护理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同时使得护士在科研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有极大的提高,这期QCC护理活动的实践和研究在介入复合手术室护理工作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庭芳. 我国医院品管圈活动综述[J].中国医院,2015:19(7):1-3.

[2] 邹小梅. QCC模式对全麻下鼻窦开放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6):1591-1594.

[3] 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畅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2):37-39.

[4] 胡娟. QCC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1061-1063.

[5] 李黎.QCC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术期的应用价值[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3133-3135.

[6] 梁莉,杨啸,叶碧波,等.品管圈在预防跌倒/坠床事件中的应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5,10(30):1790-1791.

[7] 王彬彬,卢旺盛.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指南重点介绍[J]. 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23(3):153-158.

[8] 吴玉霞,何瑞环,樊燕青,等.品管圈活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7):119-121. 

[9] 李俊梅,王艳红,周雅涛,,等.应用品管圈减少新入院患者病区等候时间的实践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1187-1190.

[10] 邓慧琴,刘新玲,马 敏,等. 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4):262-264.

论文作者:刘小芸,李玉辉,张抗南,李孝龙,雷磊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7

标签:;  ;  ;  ;  ;  ;  ;  ;  

QCC在提高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率的实践与研究论文_刘小芸,李玉辉,张抗南,李孝龙,雷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