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路径论文_高霞辉,虞义炜

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路径论文_高霞辉,虞义炜

上海善淼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水利工程是评价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指标之一,不仅对抗旱防洪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还能提供水电能源。因此针对这些优势,必须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不断的提升工作效率,宏观把控整体工程进度,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整改施工措施,确保施工建设的万无一失。本文着重阐述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频繁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解决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与其他工程管理相比较,其内容相对复杂,同时外界对于水利工程管理还存在着很多误解,认为水利工程管理就是工程管理。但其实不然,水利工程的工作主体侧重于工程合同,应该从这方面入手来着重对工程整体进行评估,然后才能正确的把握工程信息,进而使水利工程管理变得有条不紊,有序发展。

1.1施工管理主要内容

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施工方案的编制管理。施工方案作为工程的核心,在编制期间要进行严谨、细致的策划,要从整体上把握施工过程的各个方面,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并经过工程各部门的参与和审核,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探讨最终确定项目的施工方案。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作为工程的负责人、承包方以及监管人员,都要在实施和执行中起到监督监管的作用,保证方案的准确无误落实。

第二,施工期间的管理。主要针对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筛选承包商、对其进行资质审核,最终确定项目承包商的过程。

1.2施工管理基本特征

水利工程的施工相对复杂,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难度,这对施工单位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水利工程将各个方面聚集在一起,包含的单项内容较多,其工程量大、涉及范围广,很多工程在施工的时间和地点都会出现集中的现象,这样往往给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协调难度。因此就需要管理部门加强施工管理,要将各个单项工程协调处理好,保证不冲突、顺利有序的进行施工。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一般从两方面进行管理:

第一,水流控制。水利工程主要就是用水流蓄洪,因此其施工地点这个因素非常关键,其地形地貌、周围环境、水文气象等因素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筑坝蓄洪修建的大坝与下游的人民关联密切,其施工质量将决定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定要注重施工过程的控制,确保施工质量,进而对工程质量和人民安全负责。

第二,安全控制。任何工程项目都必须考虑安全这一因素,特别是像水利工程这种重大项目,其质量问题紧密关联着人民安全。一旦过程控制不好导致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往往会危害百姓的人身财产,结果的严重性不堪设想。因此,施工的全程都要对安全重点把控,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2管理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的特点是复杂、耗时长、技术难度要求高,在实际建设和施工过程以及管理中,会出现非常多的细节问题和影响因素,如果在施工前期不能对这些不利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回避和调整,就会引发一些质量和安全问题,从而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目前普遍存在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如下:

2.1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基本上都是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距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与现代的设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会出现渗漏、管道破裂、管道堵塞等问题,这些细小的漏洞不容易发现也不被重视,但是积小成多就会出现大的问题,处理不及时就将对工程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2.2缺少资金费用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费用不足也是制约管理效率的因素,很多地方政府的补助有限,难以支撑整个工程的养护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单位对工程的养护维修工作重视度不够,进而导致整个工程的后期维护出现停滞的现象,很难保障工程质量。

2.3管理人员素质低

管理人员是工程管理的重要一部分,想要不断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就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管控,要求管理人员从自身进行提高,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格认真的对待管理工作。只有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去约束和管理别人。

2.4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是约束工程管理的重要一部分,体制的建立健全对工程有着重要影响。很多地方性的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和负责单位,对于体制建设很不重视,制定的管理体制也不符合自身发展条件,其可行性和科学性无从考证,从而导致了实际实施时存在很大误差。另外很多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不明确,责任划分上不清晰,出了质量事故找不到责任落实人,严重阻碍了施工管理的有序进行。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3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详细分析,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和实际管理时会出现各种问题,最终都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质量。因此需要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引起高度重视,要切实制定一些改善措施和解决方案,真正高效的解决这些隐患问题,不断的提高施工的质量和管理水平。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面的控制、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水平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强化管理资金的引入和监管等等。

3.1提高管理意识

管理意识是决定管理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如果一个施工整体都忽视管理、意识薄弱,那么对于管理的积极性就会下降,从而引发管理冲突、矛盾的不断涌现。真想真正改善管理策略和管理效率,首先就要从管理意识下手,要树立牢固的管理意识,要求整个工程从管理人员到下面的执行人员,都要提高自身范围的管理意识,不能因为职权小、利益小就忽视管理。要从预算的资金中分出来一部门作为施工管理方面的开支,重视培养和培训管理,有效的管理可以为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3.2健全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制定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要明确管理过程中责任的落实,严格执行管理机制来不断约束人员的行为。健全责任落实制度,将责任清晰准确的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这样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4建立目标管理制度

建立目标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第一时间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质量。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参照我国水利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的制定管理计划及目标,进而确保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接着根据管理计划开展水利工作。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共分为五个各方面,分别是制定目标、分解目标、审批目标、检查目标以及结果分析。

3.5强化管理人力资源工作

由于水利工程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因此水利工作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同。对于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较差的人员,企业需要强化管理人力资源:(1)在对管理人员进行招聘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力和管理能力合理提高对招聘人员的要求,尽可能引进高水平的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2)对于成功引进的管理人员要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拓展其管理知识;(3)要逐渐提升管理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4)合理建立奖惩机制以激励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4结语

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耗资大、专业技术水平较强、完成难度系数较高,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问题。想要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就需要深入研究水利工程相关管理工作。通过加强工程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予以解决,进而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正君.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管理路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14):52+68.

[2]付昆艳.水利工程地基施工关键技术与技术管理路径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04):159.

论文作者:高霞辉,虞义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路径论文_高霞辉,虞义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