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的探讨论文_蒲厚均

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的探讨论文_蒲厚均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盐井小学 615000

摘 要: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多边活动。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浅显的经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有效性

一、教师有效地教

1.提高备课的有效性。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在课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明确一节课上什么内容、学生重点应掌握哪些知识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学到什么程度等,这些问题都要在课前考虑到。

(2)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首先是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教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设计学习活动;其次是生活资源.紧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进生活;第三是网络资源,搜集可以搜集的资料,把学生带入情境中。

(3)注重教学问题的生成。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把提问的权利交给每个学生。

(4)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选择。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作业练习,在“新、趣、实”上下工夫,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

2.创设间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一个标准去加以衡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充分发挥课堂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效率的含义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小学生每堂课仅40分钟,而教师传授知识需要时间,师生双向交流需要时间,学生实践需要时间,因此40分钟对教师、对学生都是极其宝贵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这40分钟的利用率。怎样才能科学地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巧问、精讲,压缩问与讲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听说读写。也就是要将教师传授知识的时间、师生双向交流的时间(提问、讨论、听写)以及学生实践(做题、操作等)的时间三者恰当地分配好,并让它们相对独立又互相渗透。这样有利于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4.讲究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因此,对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课文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阅读课文就应该以自学为主,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所以,教师应采用模仿类比、组织讨论、练习测评等方法,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教给学生正确的自学方法,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它,就能受益无穷。因此,在教学中要时时提醒学生把读和说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即在阅读时口、手、眼、脑并用。这样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如看图学文,可以采用以图导读、图文对照等方法,让学生口述图中内容。然后,熟读课文相对应的段落,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这幅图的,久而久之,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阅读课文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字词能力、理解句子能力、质疑问难能力、分析段意的能力、归纳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的能力,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如讨论、发言、游戏、表演等等,以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的境界,这样必然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生有效地学

1.要读出情感来。在指导学生读时,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边读边想、画、批、注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针对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采用了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2.悟要悟得出实效。要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3.思要活、散、实。要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

4.写要得法、有情。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方式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

5.多动口。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能力,我在班内设立了“二分钟演讲”活动,这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们兴趣浓厚,争着登台表演。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难以详尽,关键在于一个“乐”字。只要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就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迸发出极高的学习热情。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学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实效。

论文作者:蒲厚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的探讨论文_蒲厚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