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分析论文_阎晨阳,张景沛,郑博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分析论文_阎晨阳,张景沛,郑博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摘要:特高压输电线路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发展的网架线路。在大量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同时,后期的运行维护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 50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几年来现场所积累的运维经验,就如何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管理水平,从班组管理和现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超特高压 输电线路 运维管理

1. 加强对班组的管理

线路的运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日常的巡视工作中,要及时发现线路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对已发生的缺陷要及时处理,对未发生但可能对线路造成一定威胁的要抓紧研究对策,采取相应措施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1.1建立班组管理制度

管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班组都是随着这一电压等级的产生而新成立的,新班组需要建立完善的班组管理制度。

(1)安全责任制度。工作现场是输电线路事故多发的场所,班组安全情况反映出一个单位的安全管理质量,要确保安全,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首先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在部门内形成主任与班组长、班组长与班员的自上而下各级管理网络。

(2)岗位职责与考核管理制度。在完善的管理机制下,对各线路的巡视、检测、维修和管理分配到人( 小组),制定符合每个岗位的责任制度,使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工作可做。定期进行基本知识、“三合一”形式的外查( 即“三提高”管理核心) 和正常工作的日常考核。“三合一”形式的外查,就是把监督性巡视、巡视比赛和技术培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之不在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种考核方式。通过“三合一”形式的外查,使送电班组能够尽快达到,提高送电专业基础管理水平,提高送电人员专业技术素质,提高送电线路安全运行水平的一整套管理办法,这就是“三提高”。

(3)设备缺陷流程管理制度。缺陷流程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关键是要抓住缺陷消除主要环节,既要保证管理的全面性,不出现管理的脱节,又要保证管理流程的简洁、便利,不出现冗杂的管理程序,延长缺陷消除时间,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在线路运维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并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现在正逐步形成缺陷流程的网络系统化,从过去纸质缺陷单的上报方式转入使用电子格式上报,节省人力和时间,同时还可实现资源共享。

1.2班组线路资料的管理

班组在对线路进行巡视和检修时,必然会牵扯有关线路资料的查询。线路设计之初一般是由设计院进行的,在线路施工过程中,线路设计部门和运行部门一起对施工质量、进度进行把关。在施工结束后,线路设计部门就完成了任务,把后续的工作交给负责线路运行维护的部门,这就牵扯线路资料的移交工作,一条线路的资料不是几页纸,而是大量数据的累积,包括前期线路选址、走径等,线路中大到一基杆塔的图纸,小到一颗螺帽的设计,都需要做好移交工作,为后期的线路维护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线路后期的运维过程中,班组也会不断地完善和充实有关线路的资料,这些资料又需要很好地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后期查询。因此,有关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资料管理是班组管理的重点之一,线路的资料管理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建立完善的设备台账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运行部门、班组应加强线路运行分析工作。对线路运行状况、设备存在缺陷以及所发生的线路典型障碍、跳闸、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地分析,并协助

上级部门搞好事故调查,做好台账记录,使管理方面实现可追溯性。

(2)建立线路。“一基一卡”线路新设备投运或旧设备更新后,运行部门应及时建立或更新技术专档,保证资料与现场相符,采用科学合理的线路资料管理方法对后期的运行维护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经验,可对特高压线路建立“一基一卡”。“一基一卡”是指对每一基杆塔都建立一个卡片,在此卡片上有关于杆塔的所有数据信息,包括杆塔基本资料( 线路名称、编号、塔号、色标等) 、塔身部分( 塔型、呼高、档距、海拔、杆塔位置等) 、导、地线部分( 导地线型号、生产厂家等) 、金具部分( 绝缘子、防震锤、间隔棒、线夹等的型号、安装位置、数量和生产厂家等) 、基础部分和跳线部分等,就像给每基杆塔都建立了个“身份证”。使在线路的运行维护时,只需要查找到对应杆塔的卡片就可以全面掌握杆塔的情况,许多的线路运维单位正在逐步推广这种方法。

2. 现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2.1标准作业指导书和 PMS 运行流程管理

特高压输电线路不只是简单的电压等级提高,其中还包含很多技术方面的改进。所以在其运维管理上,不能简单照搬原来的管理模式,需要探索新的运行管理方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建立能够使线路的运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及系统化。PMS 是工程生产管理系统的英文缩写。建立纵向贯通、横向集成、覆盖电网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管理系统对实现国家电网生产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国家电网资产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 PMS 系统可以完成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台账管理,线路巡视、检测、故障、缺陷的记录管理,线路检修计划管理、线路的工作任务单和工作票管理等任务。

2.2线路状态巡视与特殊巡视的结合

状态巡视是对传统线路巡视的一种改进方法,要进行状态巡视,必须详尽了解线路情况,以确定线路具体地段巡视周期,在不减少巡视质量的同时,减少线路的巡视次数,提高巡视效果。在大山无人区,由于无外界影响,可适当延长定期巡视周期;在线路附件有基建工程、农业灌溉区或生活区等,容易对线路安全运行带来影响,需加强定期巡视。在发生特殊自然条件时,如雨季、大风、下雪天气,容易发生塔基防沉土沉陷、导线上悬挂异物等缺陷,必须立即进行特殊性巡视。

2.3故障性巡视

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处于野外,路径长、铁塔高,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如在雷雨天气或刮大风时,容易发生停电故障。线路运维单位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故障性巡视,根据故障测距确定故障点大致位置,进行重点检查。采用现代化的巡检工具能帮助线路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线路巡视段,如PDA 巡检系统可以通过 GPS 定位,确定杆塔位置、线路走向,利用其进行导航,可以大大节省路途中的时间;另外,随着制约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难题的解决,目前开发出了多种针对输电线路覆冰、杆塔倾斜、导线舞动、绝缘子污秽等的在线监测系统。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中就已大量采用,如,覆冰、杆塔倾斜、导线舞动及绝缘子盐密等在线监测装置,结合相关数据,可生成三维可视化的显示,便于运维人员及时发现缺陷,实现了关键监测点设备状况的在线查询,提升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水平。

结束语:

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时间短,相关经验有待积累。如何管理好已建和在建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摆在眼前的重大课题。通过已掌握的线路运行管理经验,总结出了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随着相关管理经验的逐渐积累,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会进入更为成熟、安全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的重大意义[J].华东电力.2006(06).

[2]我国发展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胡白雪,周浩.能源工程.2005(04).

[3]发展特高压交流输电,促进全国联网[J]. 张文亮,胡毅.高电压技术.2003(08).

论文作者:阎晨阳,张景沛,郑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8

标签:;  ;  ;  ;  ;  ;  ;  ;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分析论文_阎晨阳,张景沛,郑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