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浅探论文

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浅探论文

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浅探

张继华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项目的发展,运动员在动作质量和难度比拼不分伯仲的情况下,其临场比赛表现力的展示成为战胜对手的关键,尤其是高水平比赛就更加凸显。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进行探究,研究认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内含有身体形态、气质性格、个体风格、攻防意识、套路编排等方面;提出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培养途径及方法,希望能对武术套路教学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竞技武术套路 运动员 表现力 探究

1 前言

武术是在冷兵器时代逐渐形成的集健身、防身、修身、教育、娱乐为一体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们的国粹。竞技武术套路是武术特有的表现形式,它是从传统武术中逐渐分离出来的。竞技武术套路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极富美感的艺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攻防动作为素材,注重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法的协调配合,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的徒手和器械的演练。2012年,新规则的出台为竞技武术套路朝着“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美”是竞技武术套路的本色,有人说它是“流动的诗、运动的画、深邃的音乐”。运动员若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在难度相当,技术水平接近的情况下,谁的临场表现力强,谁就能获胜。因此,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心输出量减少、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表现。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衰患者预期寿命增加,CHF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高负担疾病[1-3]。目前,对于CHF的治疗,临床上以防止和延缓心衰发展、降低患者死亡率为主要目的,而利尿剂是改善CHF患者症状的一线药物[4]。然而,国外多项研究[5-6]指出,长期或过量使用利尿剂可能导致低血钾、低血钠、利尿剂抵抗、利尿过度所致肾功能恶化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等,进而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2 概念界定

2.1 武术表现力

表现力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表现力是指人内在情感在外部动作表现的形式,是人们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抒发内在的情感。武术表现力是运动员通过自身对动作攻防含义的理解,通过饱满的精神状态,运用肢体及操纵器械,将动作与意识(形与神)完美结合,创造性的把情感表达出来,以达到吸引、感染观众及征服裁判的能力。

2.2 竞技武术套路特点

技击性、多样性与艺术性是竞技武术套路的三大特点。技击性体现在每个动作攻防含义的表达上;多样性是其内容的庞大性与丰富性(徒手、器械、单练、对练、集体演练等);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动作的“形、神、意、美、新”上,通过武术各个动作之间的搭配与转换衔接所呈现出的动静相间、高低起伏、启承转折的节奏变化,使整个套路的演练既可以如“谁持彩练当空舞”之势,又可如“细风吹雨弄轻阴”之态。竞技武术套路“型”美感目、“意”美感心,运动员在套路的演练过程中做到形神兼备,四法合法,将内在的神与外在的形达到和谐统一,最大限度的展现套路所蕴含的艺术美与技击美,此时运动员 “心动行随”“意发神传”“传神写意”与裁判、观众感情达到互动和交流。

3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内含

3.1 身体形态

武术竞赛的特点是通过评分的方式进行比赛的,具有较强的审美特征,身体形态对运动过程中的形象美、造型美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运动员的外形、身高以及身体比例都有着其独特的要求。

3.2 气质性格

第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国内高校主要以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为主,辅以一定的实践教学手段完成教学。近十年来,在教育部的倡导下,国内大部分新闻传播院系都建起了大小不同、先进程度各异的新闻传播实验室,以传统媒体业务流程为蓝本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配置,设置相应的课程。

3.3 个体风格

外显所在。精气神的培养要适当借鉴舞蹈、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相关项目的表演知识,吸取一些有利于自身的演练技巧与方法,不仅可以丰富武术套路动作的内涵,强化节奏,渲染气氛,还能够营造一种演练的意境,从而提高武术套路的观赏性。这些艺术性的东西虽可以互相借鉴,但必须经过消化、提炼、取舍、融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再完美的表现出来。运动员还要不断加强武术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学习,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多读书用科学文化知识来丰富、充实、提高自己。知识面广了,眼界开阔了,理解力也会随着“长期积累,偶然得知”,灵感就会突然出现。

3.4 攻防意识

竞技武术套路演练者以创造性、新颖的动作及生动形象的表现力,将套路演练推向艺术化的高度,充分彰显其艺术表现力。一套出色的武术套路是以成功的创编为前提,而套路动作的创编又是实现表现力的基础。

3.5 套路编排

竞技武术套路中虽不能说每个动作都具有攻防含义,但它的一招一式往往艺术性地表现出动作的攻防含义——技击有“法”。运动员只有对套路中包含的攻防技击进行了充分理解,掌握了其中的“法”,明白了其中的“意”才能更好将其充分的表现出来。首先,运动员要认真学习理解武术套路中的动作攻防含义,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练习,如讲解法、想象法、对练法、实战法来帮助自己对攻防含义的理解。其次,运动员在套路的演练过程中,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假想敌”,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战斗的场景里,在套路的演练过程中同自己的“假想敌”一起实战的过程。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攻与防,会让观众觉得怪异,应适当的减弱攻防技击将艺术化的表现形式贯穿于套路之中,这样会使套路的艺术表现力更加凸显。再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拳谚中“眼无神,拳无魂” 眼神是表现武术攻防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眼神的练习可以通过“三合练习法”,即眼睛本身的练习、眼神动作的练习、眼神意向的练习。武术套路眼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随视;二是注视。动势时一般眼随手动,手眼相随,手到眼到;定势时要目视进攻方向,给人一种伺机而动的态势。赛场上较强的攻防意识贯穿于整套动作演练中不仅能正确的支配动作完成,而且也能促进技术水平的发挥,达到形与神的完美统一。

3.6 音乐

音乐是通过组织的音符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中,音乐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气势、增强表现力的作用,是运动员与裁判、观众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运动员通过融入音乐来完成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当运动员套路的演练与音乐的节奏融为一体时,更能表现套路的意境,发挥其技术特长,彰显人体潜能,最大限度地衬托武术套路动作的效果和赛场气氛。

3.7 服装

服装是人体装饰美的主干和中心,它能增强提升人的美学价值,是对人体自身的审美设计。尤其是竞技武术套路项目,如果运动员服装的面料、款式、色彩与个人的风格、形体、面容、肤色恰当的匹配与相互映衬,就更能突显运动员的身材美、形象美、气质美提升运动员的表现力,同时还能让裁判和观众得到更大的精神享受。

4 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有效途径及方法

4.1 科学选材

武术套路运动具有很大的观赏性,是一项追求艺术美的项目,因此要求演练者形象要美—五官端正、身形优美、上下肢比例匀称,颈部略长,眼睛大而有神(套路运动十分讲究内在气质,要做到手、眼、身、步、精、气、神的高度统一,眼睛是表现气质与精、气、神的重要器官)。戏剧中讲 “一身之戏在脸,一脸之戏在眼”。一般情况下要量化选材与经验选材相结合,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国优秀的武术套路运动员气质类型多为胆汁型、多血质,其性格上表现为稳定、乐观、果断,神经系统活动过程均衡、转换快、接受能力强、不服输的特点。)和专项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科学判断。选好材等于成功了一半,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次选材定终身,教练员要高瞻远瞩,有战略眼光,在选材上必须是边选边练,边练边选。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仅要看平时训练水平,更要看其在激烈的比赛中能否正常或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有许多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技术稳定,但一到比赛的关键时刻就容易紧张(气质性格)导致临场发挥失常。从运动心理学角度看,气质上的差异是影响运动员在竞赛中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4.2 规范动作质量

动作质量是对武术单个动作(由“型”和“法”所构成)或者组合动作的规范要求,是对艺术化了的技击方法的规定,运动员只有把每个武术动作都完成的符合动作质量的要求才能将表现力发挥到极致。因此,运动员要经过长期专门的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的训练才能将武术动作做到“势正招圆”。运动员只有在正确的“型”与“法”的演练中再逐步通过与“眼神”的协调配合,才能融合在多变的动态静姿中,将情感通过动作表达出来,把丰富多彩的竞技套路运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武术套路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风格特点。

4.3 强化攻防意识

套路编排与演练效果、得分高低有直接的关系。竞技武术套路整体编排可以说如同一篇文章的整体架构,其结构是否清晰,编排是否合理对于表现力是否可以完美的展现是其关键。尤其是开头与结尾的动作如同写文章要“虎头凤尾”,开头与结尾的动作也要别具一格,吸引眼球,引发裁判与观众的兴趣与遐想。

删,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段落存在的价值。进行过这样的阅读训练,学生就会知道小节与小节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我们可以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或反衬等等方法写出事物特点。

武术套路创编应遵循在竞赛规则和规程的基础上,编排套路动作时要突出套路风格,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和个人风格,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和项目特点,经长时间的严格要求和运动实践,培养其独特的技术风格特点。在编排技术动作时要特别注意套路运动的节奏变化,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如快动—中顿—加速—急停;慢动—加速—中顿—再加速—急停等节奏形式。所谓中顿,就是在一串组合动作的运动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小顿,如在套路编排中可以选择“震脚”“砸拳”“拍地”“单拍脚”等顿挫性动作来加强套路运动的节奏感。在编排动作时,也要充分利用场地的四个角和中央来安排指定难度,防止过多地使用某一区域和空间。在设计整套路线时,还要考虑段落之间的衔接,避免段与段之间因出现断档而影响套路整体的圆润和饱满。

4.4 重视文化艺术修养

竞技武术套路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中,运动员要想达到套路演练的最高境界—形神兼备,缺乏广博的知识和艺术修养是不可能的。特别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到今天,更是注重武术套路演练表现力的艺术性。精气神是武术套路运动表现力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彰显运动员个人魅力与气质的

个体风格是运动员自身具有的个性特征与套路演练动作在整体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而鲜明的艺术形象,也是演练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运动员的个体风格愈鲜明,愈独特,其审美的艺术表现力也愈强烈。不同的演练风格表现出运动员对武术的理解与认识的差异,更是运动员的情感、气质、综合修养、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

4.5 优化套路创编

攻防意识是一种思维活动,是武术套路演练者通过对武术的理解和规律的把握将套路内部(攻防技击)的变化通过外在(型与法)完整流畅的表现出来。运动员对所演练的套路中所要传达的意识理解得越深刻,表现得就越到位。竞技武术套路是由若干个武术单个动作有规律组成的,虽不能说每个动作都具有攻防含义,但是它的一招一式往往艺术性地表现出动作的攻防含义,给人以身在其中的意境与享受。

轮状病毒腹泻是秋冬季特有的,典型症状是呕吐、低热、蛋花样水样泻。病毒性腹泻的致病病毒除了轮状病毒,还有很多其他的病毒,比如腺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冠状病毒、诺瓦克病毒、小圆形病毒。这些病毒一般医院不做化验,症状均类似轮状病毒,但较轻,这些病毒有的和轮状病毒一样秋冬季才有,有的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处理方法和轮状病毒一样。

总之,在武术套路编排上,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力求套路动作整体编排结构的设计要布局合理、结构平衡、形式多样。

“暖气病”主要是指冬季供暖后,因环境和人体干燥缺水而引起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内热外寒症状。

4.6 恰当选取音乐

为了增强比赛的观赏性和艺术性,现在的武术套路比赛突破了原来只有集体项目才能配乐的规定,允许非集体项目配乐(如长拳和太极拳)。一曲优美动听的音乐,无疑会使运动员套路演练内容更加丰满、生动,更具观赏价值、艺术内涵及自我表现力的展现。选择音乐是一项重要而及其复杂细致的工作,无论是单个动作还是整套动作,只有视觉和听觉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艺术效果。竞技武术套路选择配乐要根据演练拳种的风格特点与自己的演练风格进行选择和创编。长拳类的配乐多以铿锵有力、节奏鲜明、起伏明显为主的音乐如《男儿当自强》《精忠报国》等。太极拳类的配乐一般都集中在轻灵舒缓、旋律悠长,音调平稳、起伏较小的民乐上,如《梁祝》《云水禅心》《正月梅花》等。将音乐与武术动作恰当地结合很重要,一定要根据套路来选取相适应的音乐,正如我们所说的“量体裁衣”,一定要做到“用音乐找动作”,而不是失去武术动作本身去找音乐。

在训练中,要注重培养运动员利用音乐节拍的强、弱、缓、急来充分展示武术动作的艺术魅力。武术套路是以人的肢体语言为主体,属视觉艺术范畴,有形而无声,而音乐则属于听觉艺术范畴,有声而无形,从今天完整的艺术概念来思考,也许可以这样认为,正是音乐能够弥补它的“局限”。

4.7 合理搭配服装

“服装是以人体自身为内容的一种造型艺术,它能反映出人们各自不同的精神面貌”,武术比赛服装对增强武术套路表现力的作用不容忽视。一套合适的比赛服装能够更加突显运动员的身材、形象与气质。在武术套路演练和比赛过程中,虽然服装对武术动作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服装的整洁与否,会影响到运动员给裁判和观众的第一印象,所以,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在比赛时一定要选择一套与自身气质和要比赛套路内容相符合的服装,从整体上给裁判、观众留下最好的印象。因此,在比赛中,运动员穿着合适的比赛服装也是增强武术套路表现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4类产品中,2007年,约旦的RCA为1,说明该产品出口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在2008年、2009年中,约旦的RCA介于1.25-2.5之间,说明该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10年-2016年,约旦的RCA均小于0.8,说明约旦在该类产品出口中,国际竞争力较弱;在中国的RCA小于0.1,该类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较弱。

参考文献:

[1]李龙,虞定海.论中华武术一体多元格局[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5).

[2]范石汉,戴赤彬.从《武术套路规则》的变化看武术套路的发展趋势[J].湖北体育科技,2004(1).

[3]林小美,徐岸清,徐国芳,等.武术套路演练的形态与眼神[J].浙江体育科学报,2003(1).

[4]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5]曹晓蓉.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员表现力培养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版),2005(4).

[6]张继华.论民族音乐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作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6).

[7]曹利华,刘慕梧.体育美学[M] .北京:科学普及出 版社,1992.

O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Competitive Wushu Routine Athletes

Zhang Jihua
(Sports Institute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464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Wushu routines, when the quality and difficulty of athletes are equal, the display of their performance on the spot becomes the key to defeat their opponents, especially in high-level competitions. Throug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and observa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xpressive force of competitive Wushu routine athletes. The research holds that the expressive force of competitive Wushu routine athletes includes body shape, temperament and personality,individual style,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consciousness, routine arrangement, etc. 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xpressive force of competitive Wushu routine athletes. The ways and methods to cultivate expressiveness are hop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Wushu routines.

Keywords: competitive Wushu routines athletes expressiveness inquiry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839(2019)10—0032—04

作者简介: 张继华(1974~),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教学训练。

标签:;  ;  ;  ;  ;  

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浅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