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袋鼠式护理对缓减足月儿疫苗注射所致疼痛的效果论文_徐碧玉

评价袋鼠式护理对缓减足月儿疫苗注射所致疼痛的效果论文_徐碧玉

(内江市东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内江 641100)

【摘要】目的:评价袋鼠式护理对缓减足月儿疫苗注射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实验研究对象为我区产科医院选取的2016年至2017年期间出生的220例足月新生儿,并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给予对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方法,给予实验组新生儿袋鼠式护理,观察、评价新生儿疼痛的环节情况。结果:采用袋鼠式护理方法的实验组在缓减足月儿疫苗注射所产生疼痛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袋鼠式护理对缓减足月儿疫苗注射所致疼痛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产科护理中推广开来。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足月儿疫苗注射;缓减;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251-01

在产科新生儿的护理中,如何在足月新生儿注射疫苗时有效的缓减疼痛,成为护理人员所关注的一个问题[1]。袋鼠式护理,顾名词义,是指在对足月新生儿注射疫苗等时将新生儿置于母亲或者父亲的胸前,是新生儿与母亲或者父亲的皮肤相互接触,从而达到缓减疼痛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文以我区产科医院近一年以来出生的足月新生儿2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袋鼠式护理的对比实验研究,分析袋鼠式护理对缓减足月新生儿疫苗注射时所致疼痛的效果。

1.一般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区产科医院足月新生儿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20例新生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对所有220例足月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有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危重症的新生儿不在实验范围内。另在经新生儿家庭同意后,患儿资料计入一般统计资料,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实验方法

给予对照组足月新生儿常规护理措施:在对新生儿注射疫苗之前,提前查看新生儿是否有大小便,并及时更换纸尿裤,一切准备妥当后放置在婴儿车内,在15分钟后,对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给予实验组足月新生儿袋鼠式护理:在注射疫苗20分钟前,护理人员需要向新生儿母亲进行怀抱婴儿、抚摸婴儿的一些相关知识需要介绍,并指导其实践。让新生儿母亲在实际操作中找到自己舒服的位置。然后将新生儿抱至母亲袒露的胸前,由护理人员在一旁指导母亲怀抱新生儿的姿势,母亲的右手支撑着新生儿的臀部位置,左手用来固定新生儿的前颈部,保证母子充分的、亲密的接触,时间长度为15分钟[2]。与此同时,鼓励并引导母亲与新生儿的交流,这样有助于母子的亲密接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值),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而治疗前后指标的比较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一般情况的比较

两组足月新生儿一般资料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心率水平的比较

新生儿心率水平检测,疫苗注射前检测数据显示,两组新生儿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在疫苗注射之后,以及恢复阶段,再对新生儿进行心率检测发现存在数据对比差异,实验组新生儿心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时,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的比较

新生儿血氧饱和度水平检测,据疫苗注射前5分钟的检测数据显示,两组新生儿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在疫苗注射之后,以及恢复阶段,再对新生儿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发现存在数据对比差异,实验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时,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氧饱和度水平逐渐恢复到基线水平,但实验组恢复到基线水平的时间明显要长于对照组[3]。

2.4 实验组母亲的感受与评价

通过对110例新生儿母亲的调查和数据统计可以发现,有99位母亲认同袋鼠式护理方式,表示这种方式在新生儿接触疫苗注射等针刺行为的时候可以缓减痛感,能够减少新生儿的紧张情绪,表示下次进行疫苗注射等针刺行为时仍会采用这种方式,占比90%;有4位新生儿母亲在安抚过程中出现失误,未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占比3.64%;还有7位新生儿母亲认为袋鼠式护理手段并未有很大的护理优势,占比6.36%。

3.讨论

母亲与新生儿天然具有一种紧密的联系。通过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袋鼠式护理能够有效的缓减足月新生儿在注射疫苗时所产生的疼痛感,让新生儿感觉到温暖,在进行针刺时降低反应程度[4]。而且,通过护理人员在袋鼠式护理整个过程中新生儿母亲的指导和帮助,使得未曾有过照顾婴幼儿经验的母亲能够较为准确的掌握护理婴幼儿的技巧和方法。另外,通过护士的人性化陪伴,使得新生儿母亲感受到了放松和自信[5]。

综上所述,袋鼠式护理对缓减足月儿疫苗注射所致疼痛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本实验通过220例足月新生儿的对比分析,发现对疼痛具有缓解作用;通过对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检测,能够进一步证实其能够减少恢复的时间;通过母亲与新生儿的亲密接触,这样可以大大促进母亲和新生儿之间的感情。因此,袋鼠式护理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建新,乐云,刘明秀,等.袋鼠式护理对缓减足月儿疫苗注射所致疼痛的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0):2869-2871.

[2]蔡婷婷.袋鼠式护理对缓解足月儿疫苗注射所致疼痛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56).

[3]袁柳柳.袋鼠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肌肉注射疫苗疼痛护理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7,15(5):556-557.

[4]高海霞.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疼痛干预的效果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05.

[5]刘攀兰.袋鼠式护理干预对足月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缓解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9):1282-1284.

论文作者:徐碧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评价袋鼠式护理对缓减足月儿疫苗注射所致疼痛的效果论文_徐碧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