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

蒋科瑛[1]2002年在《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管理层收购被我国一些企业采用,众多管理层收购案例的成功实施引起了中国经济界和企业界的强烈关注,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公司管理层购买本企业的股票或资产,以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从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格局以及公司资产结构的制度安排方式对我国解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产权不清问题,从而激励管理层提高企业业绩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理论比较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分析了管理层收购,对管理层收购的经济学意义加以明确阐述,并与西方系统化管理层收购运作和中国年薪制、员工持股、股票期权制度做对比理论分析,得出中国目前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好处。另外,本文还通过搜集8家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第一次实证分析了中国企业实行管理层收购的效果,并从分析中找出目前中国存在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提出中国实行管理层收购的相关对策建议和前景展望。 本文第一部分对管理层收购的基本情况进行概括性论述,从其特点、程序、经济学基础、西方效果分析等方面具体展开,从理论上阐述了实行管理层收购的意义和西方的情况。本文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中国企业产权和管理者激励存在的问题,并将管理层收购与年薪制、员工持股、股票期权制作对比理论分析,得出在中国应用管理层收购的好处。本文第叁部分针对中国管理层收购与西方管理层收购的区别,指出 中国目前应用管理层收购的企业特点和模式,并对中国8个上市公司实行管理层收购进行实证研究,从研究中得出目前中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最后对现阶段实行管理层收购加以前景展望。

崔曲[2]2008年在《杠杆收购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文中认为杠杆收购是指收购主体以目标公司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流作为抵押和担保来进行负债融资收购目标公司的一种并购活动,通常在杠杆收购的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占10%-20%,负债融资占80%-90%,其本质在于通过“用其他人的钱”而获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杠杆收购在实际生活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并购神话,对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同时也让人们开始关注资本运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快速而有效的途径。现在,杠杆收购的主战场已经逐渐转移到了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许多着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已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因此,研究杠杆收购在我国这样一个欠缺市场化融资环境和有效公司治理的新兴市场中,能否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分析杠杆收购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入手,指出杠杆收购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即中小企业发展落后、收购定价偏低、以及融资渠道和退出机制狭窄。其次,阐述杠杆收购在西方的历史沿革,它最早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发展历史与垃圾债券以及以KKR为代表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最后,通过总结其发展变革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指出我国发展杠杆收购,一方面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拓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政府职能部门公正有效的监管。当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可持续竞争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十一五”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而要提升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可持续竞争力,靠单个企业的自我积累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凭借市场的力量来推动。随着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全流通市场的形成,越来越多的杠杆收购基金将进入我国市场。反过来,在我国因地制宜的开展杠杆收购活动,不仅将会大大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催生一个多层次的债权市场,而且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监管体制的改革,从而掀起一场自下而上的、真正的“革命”。

刘晖[3]2012年在《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7年我国第一例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大众公用出现至今,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过渡和发展的阶段。我国经济学家对于是否适宜在中国,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大规模实施管理层收购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派。支持者(王巍、钟伟,2003)认为现阶段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一是可以改善国有股一股独大、所有者虚置所带来的问题,拓宽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渠道;二是通过明晰产权,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激励,可以充分激发企业家的才能与热情,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叁是有利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反对者(刘纪鹏、朗咸平,2004)则认为:一是我国国有企业在实施管理层收购时资产转让价格偏低,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管理层实施收购的资金来源不明,存在违规、违法的现象;叁是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损害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虽然现阶段在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不规范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管理层收购和国有资产流失存在必然的联系,更不能就此全盘否定管理层收购这种方式。作为一种企业并购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国外发达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如英国),尤其是在有效解决企业代理成本、完善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有效的监管措施将使管理层收购这种方式在促进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推动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管理层收购事件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现状以及中外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差异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MBO的过程中存在定价不合理、融资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全面等诸多问题,极有可能产生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本文采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对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从股利政策和关联交易两方面对上市公司MBO前后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经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当年及前一年均存在人为调减盈余的行为,在完成收购后的第二年存在人为调增盈余的行为。在管理层收购前后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说明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存在明显的财富转移效应。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收购前一年实施盈余管理就是为了降低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成本。而我国现有的制度缺陷,机构投资者的缺失,以及中小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均为管理层在实施收购过程中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二、实施MBO后,上市公司的规模显着扩大,盈利能力显着降低,但总体绩效没有发生显着变化。上市公司的规模扩大并不是由于公司盈利能力增强使得公司的留存收益增加所致,而是由于上市公司增加了向银行借款以及规模扩大引起的经营负债的增长导致的。但上市公司规模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规模效益,反而使得收购后的营业成本率和管理费用率大幅上涨,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着下降。第叁、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前后均存在过度派现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管理层实施收购的前一年至后一年尤为突出。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前后的过度派现行为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利用控制权实施过度盈余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前过度派现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在收购当年及随后一年过度派现,可以为管理层筹集资金偿还实施MBO的借款。上市公司MBO前后的过度派现行为不仅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第四、实施MBO后,上市公司平均的关联交易金额均高于管理层收购前,并且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与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显着。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平均的关联方销售与采购金额、关联方出售与收购资产金额以及关联方担保金额在收购后均高于收购前的金额,并且在关联交易中普遍存在协议定价而不是市场定价的现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额度与实施盈余管理的程度的相关性显着。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关联方的销售与采购、产权交易以及租赁行为均显着提高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第五、制度与监管的双重缺失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动机发生变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倾向于追求公司的控制权收益。我国现有的MBO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监管不到位,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MBO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但是巨额的收购资金以及有限的融资渠道使得管理层不得不违规运作或者通过民间借贷融资。实施收购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没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反而迫于偿债压力,更倾向于以牺牲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和其它股东的利益为代价追求控制权收益。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第一、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动机发生变异的原因。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分析入手,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对国内外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收购动因、定价方式、融资模式、退出渠道等关键环节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行为特征,构建我国现有的制度体系与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收购的动机并不是企业存在潜在的效率提升的空间,而是可以低价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第二、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现有的关于管理层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并没有考虑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且现有研究对上市公司MBO过程中是否实施盈余管理行为的意见分歧较大。鉴于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利润和相关财务数据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上市公司MBO的绩效研究。为更加客观真实地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绩效进行分析,本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后,将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传统财务指标与基于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量指标相结合,构建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从规模、盈余质量、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六方面选取19个指标,其中包括6个与现金流量相关的财务指标用以反映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和偿债能力,以便更加真实的反映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第叁、本文深度剖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后绩效变化不显着的原因,并从实施MBO前后存在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解释。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绩效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实施MBO后上市公司的规模、盈余质量、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变化,发现实施MBO后,上市公司规模扩张的同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着降低。为了探寻实施MBO的上市公司总体经营绩效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本文对上市公司MBO前后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实施MBO后,上市公司存在过度分红及频繁的关联交易的行为,这些行为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本和风险,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实施MBO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变化不显着的原因,并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结论,即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实施收购是为了低价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后,迫于偿债压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倾向于追求控制权收益。由于企业绩效评价的复杂性以及本人的能力有限,在未来的研究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时间短、样本少,本文没有考虑行业差异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二是在本文的研究区间,虽然中国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但管理层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并未解除限售,因此,本文未考虑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叁是在本文研究区间内,中国会计制度发生多次调整,尤其是2006年2月15日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实施,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产生一定影响,本文没有全面系统的分析会计政策变化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只是根据会计政策的变化对本文实证研究模型中采用的财务指标进行了修正;四是在实证研究中,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非财务指标的选取标准、量化以及数据的收集存在诸多困难,企业之间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可比性较差,因此,在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本文全部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未采用非财务指标,这可能在一定程度影响本文对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客观性。

乔静[4]2013年在《基于财务效应分析的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行为,不仅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企业内部资源还可以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如今,在西方发达国,管理层收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层收购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够成熟,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许多行为尚不规范。在此背景下,深入对管理层收购的研究,进一步规范管理层收购行为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财务效应的角度对管理层收购行为进行以下研究:首先,论述了管理层收购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理论基础,并对国内外管理层收购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本文将重点放在对管理层收购财务效应的研究上,以期从财务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行为的规范提供建议。其次,文中总结了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对企业财务方面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了2005年到2011年间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二十家样本公司的数据,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管理层收购前后企业财务变化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反映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在财务效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的结论。最后,本文从财务效应的角度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际情况,提出来一些可行的建议。

任自力[5]2005年在《管理层收购(MBO)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在探讨管理层收购含义及其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发展现状与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重点围绕管理层收购的主体法律制度、融资法律制度和国有资产转让定价法律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论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论文的选题动机、准备研究的主要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第二章:管理层收购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的概念与特征、起源与国外发展状况、以及其理论基础。论文先简要介绍了对管理层收购含义的理解以及其与相近概念之间的关系。之后,论文重点对管理层收购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概况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地介绍与分析。论文认为,管理层收购最基本的法理基础应是代理成本理论,要准确理解这一点,必须把握住企业本身作为生产性组织体的客观性质。论文同时认为管理层收购后目标企业绩效的改善可能来自于既有财富的转移、新价值的创造,或二者兼而有之。第叁章: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发展现状分析。本章在归纳并分析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发展叁个阶段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特点与原因、以及中外管理层收购的主要差异进行了探讨。论文认为,中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本土”意义在于实现国有及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和企业治理结构的改良。论文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初步条件已基本具备。第四章: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主体法律制度研究。在收购主体方面,论文在总结归纳国内企业管理层收购的主体类型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的收购主体均存在明显的局限。信托机构作为未来收购主体的主要类型,其实力与信用基础尚需要进一步强化,其受到的不当法律限制应尽早废止,其税费制度亦亟需健全。在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范围方面,论文认为,国家不应以法律或政策预设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范围,现行将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市公司等排除在管理层收购之外的做法不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第五章: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法律制度研究。本章在对国外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主要模式及其各自特点、对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的现状与主要模式及其局限进行系统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困境的突破有赖于信托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和企业金融管制的放松,应赋予企业更大的融资自由和更多的融资选择。

覃红敏[6]2007年在《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重组绩效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管理层收购作为杠杆收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将近30多年的历史。管理层收购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管理层激励和培育企业家精神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它在西方资本市场上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发起动机、金融环境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差异,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重重坎坷,也引发了关于MBO“是好是坏、该停该行”的激烈争论。众多学者围绕着MBO动机、MBO收购定价、MBO绩效和MBO财务特性等热点问题展开了唇枪舌战。研究至今,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并不明朗。因此,在中国的背景下探索更科学合理的重组绩效评估模型以及适合我国国情和资本市场环境的MBO绩效驱动因素匹配模式对解决管理层收购在实践发展中遇到的障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通过对MBO的国内外发展背景、MBO动因和绩效相关理论的回顾以及国内外的实证研究的现状分析,在承认转轨经济时期下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兼具效率提升和财富转移的双重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MBO重组绩效的驱动因素模型。在实证部分,本文收集了从2000到2003年间实施过MBO的35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借鉴西方更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估模型来评价我国过去的管理层收购的实施效果,并运用单一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检验、多元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来探索MBO重组绩效的重要驱动因素,以及不同要素匹配下重组绩效的差异。本研究不仅证明我国的管理层收购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并能积极推动国企改制、实现产权明晰的有效的重组工具,而且还提出了能够引领MBO未来发展的高绩、高效的要素匹配模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研究,得出了有益于我国经济建设的结论,并针对我国MBO的发展困境提出了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性建议,以期在我国MBO进退维谷之际,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郭振杰[7]2006年在《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公司改制,是我国目前经济改革中的重要课题,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作为公司改制方式之一,在最近几年引入我国,引起了激烈的社会反响。从2001年开始,MBO被大量介绍到国内,上市公司中开始以MBO方式进行实际操作,我国对此种改制模式的政策也经历了从规范到限制的不同阶段。目前,我国对管理层收购的学术探讨进入了一个崭新境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管理层收购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企业产权能否向管理层进行转让、以及转让的程序等具体问题,更重要的,这是一个将社会公平、利益平等、经济权利等问题集中到一起的焦点问题,我国的当前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在这个问题上得到集中体现,因此有必要对管理层收购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述。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论述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关系,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问题,置于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历史背景之中。在这一章中,主要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社会转型背景和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国有企业改制的经验,提出并简要论证了通过企业管理层收购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问题这一命题。 第二章主要讨论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在分析管理层收购的基本概念后,对管理层收购的主要理论学说进行了分别评析,其中包括代理成本理论、防御剥夺说、人力资本说、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理论、企业家精神说、财富转移说等,并对管理层收购与员工收购进行了专门的比较分析。 第叁章主要讨论国外管理层收购实践和制度,重点研究了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管理层收购的实践和制度,分析了国外管理层收购的历史和现状、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范、各国管理层收购的特点,最后落脚于国外管理层收购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影响。 第四章集中讨论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实践,在简要回顾诸如四通、粤美的、胜利股份等管理层收购方案后,总结归纳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实践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管理层收购与其他市场化国家的差异。文章指出,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变通做法来实施的情况比较普遍、交易价格存在严重的问题、追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间的价格差异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管理层收购实际上成为确认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一个变通形式、我国管理层收购并不导致企业性质的必然改变和上市公司的必然退市等特点。而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企业员工的参

马东[8]2004年在《四通集团管理层收购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集体企业资金来源和投资渠道较为复杂,大多数企业创办初期没有与举办单位或出资职工明晰投资、借款和扶持关系,企业资产归属不清。集体资产长期处于没有明确的所有者代表的状况,不利于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也不利于建立灵活的资本吸纳与流动机制。所以,明晰产权成了集体企业的首要任务。但是,在现有的政策法律环境下,将集体资产量化到每个人头上是不可能的,那么将集体资产退出企业,不失为明智的做法,于是,MBO就成为众多民营企业的选择,四通集团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作者考虑到我国目前在国退民进的改革实践,MBO必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民营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相应地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MBO的基本操作流程为基础,对当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一定影响的管理者收购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全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作者对四通集团的产权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1992年开始,段永基发动四通集团,实施以股份化、集团化、<WP=62>产业化、国际化为中心的“二次创业”总战略。集团化、产业化、国际化这叁个目标相继实现,但二次创业的核心“股份化”却没有实现。在这一时期,四通集团陷入了大动荡之中,先后出现了组织危机、文化危机、人才危机和经营危机四大危机。实际上,这四大危机的根源还在于制度危机。1994年,四通集团董事会下决心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但直到1997年,四通集团的股份制改革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围绕着“内部人分存量资产”的思路,四通集团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均告失败。在现有员工如何分配现有资产上,四通集团遇到了叁个无法克服的障碍:政策障碍、历史障碍和文化障碍。 其次,作者从理论上对管理层收购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对管理层收购问题的基本理论介绍的过程中,结合前文对于四通集团基本问题的分析,侧重于对管理层收购操作流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基本理论分析方面,作者使用委托代理理论对MBO的适用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管理层收购使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重新合为一体,从而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两者的效用函数不一致的问题,最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在对管理者收购理论作简要的分析基础上,作者运用利益相关<WP=63>者模型对管理层收购的参与者进行了逐一论述,明晰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责任所在。同时对管理层收购方案的设计原则、收购方式、收购程序及收购过程中的融资安排做了详细的论述。作者希望操作层面的相关知识介绍能够给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企业家们提供一点借鉴。国内对于管理层收购本身可以说早已经达成共识。目前,大家关注的是管理层收购的实际操作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本文作者几乎倾进全文对管理层收购的操作流程做了系统的论述。再次,作者运用上述理论,结合四通集团的实际问题,对四通集团的整个管理层收购方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方案的具体操作分为叁步:第一步,重组改制,设立“职工持股会”,掌握新设立的北京四通投资有限公司的控股权。北京四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融资购买原四通集团的电子、电工、系统集成等主要资产和业务。第二步,分期、分批通过私募扩股,逐步购买原四通集团的资产并发展其主营业务。第叁步,寻求在国内或国外上市,成为公众公司。然后,侧重考察了管理层收购后的四通集团的状况,从业务重组、管理模式的改进、人力资本的确认等方面分析了收购后阶段的实际效果。最后,作者对四通集团的案例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四通集团的管理层收购是一<WP=64>起比较典型的以MBO方式进行的企业重组,虽然在有些方面并不是非常成功的,但至少它为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民营企业产权不清问题,提供了极为现实的思路。最后,作者对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意义及发展中应该配套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指出虽然管理层收购在我国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阶段由于法律、制度等方面的障碍,在我国大范围的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财政部曾经一度叫停管理层收购,但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者收购必将日渐走向成熟,同时随着管理者收购的实践的不断进行及政策法规的相继完善,管理者收购也必将以其规范的运作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立勇[9]2004年在《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历史分析、逻辑归纳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关于MBO在我国是否适用的理论分析框架,比较了中外MBO差异,特别是通过大量的实证和案例,着重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近年来仓促实施MBO的基本情况、异常的行为特征;通过财务分析与财富绩效的分析,进一步剖析了中国上市公司MBO存在的问题以及研判了今后的演变态势。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多年来一直是社会的热点与难点。经过不懈的探索,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触及产权变革的“国退民进”、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在此大背景下,近年来管理层收购(MBO)在国企改制和上市公司中不断发生。MBO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一种有效的企业并购行为,是有它相当的合理性和生命力的。但是在中国的改革中,它被直接移植,实际被赋予过多功能,如希冀用MBO来明晰产权关系、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以及用于企业管理层激励等。实际上,中国的MBO涉及转轨经济中产权变革引起的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社会的公平、效率与正义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这几年管理层收购(MBO)成为了社会的热点,争论之激烈,观点对立之尖锐,实属罕见,说明MBO在中国是否普遍适用是存在着问题的,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探讨。 1.论文对发达国家实施MBO的一般理论依据进行反思,在肯定这些理论依据一定合理性的同时,指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对实施MBO的理论依据的分析与实施MBO的后果是造就“两权合一”的古典式企业的局限性分析,以认清MBO的本质及其作用、价值、理论与实践的局限性。 2.论文试图构建关于MBO在我国是否适用的理论分析框架。 通过研究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演进的一般逻辑、“两权分离”的现代股份制公司的代理成本与代理收益比较,论证管理层收购(MBO)无法动摇现代股份公司制度。 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演进入手,分析了不触及国有产权变革的“国有资产股份化”两权分离改革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现代股份公司的“两权分离”。不能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由于国有资产股份化“两权分离”改革在中国的遇到了严重阻力、存在着困境和问题,就认为中国国企改革应进行“两权合一”的改革,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两权分离”。而将两种不同性质的“两权分离”混为一谈的学者的观点,正是那些主张在中国应该使MBO成为中国企业产权改革的主流形式的逻辑起点。 通过对中国国有、乡镇集体中小企业股份合作制的建立到经营者持大股的“二次改制”的制度变迁的路径自然推演的分析,利用对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制社会调查与国资委的最新统计数据,阐明经营者持大股和管理层收购(MBO)对国有、乡镇集

曾建军[10]2003年在《我国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是一种专门从事证券发行承销、证券经纪、企业并购、项目融资、投资管理等业务现代资本市场上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 综观西方国家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史,投资银行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资本市场的灵魂和核心,企业并购已成为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仅有10余年,仍处于低水平和初级阶段,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持续低迷,年轻的中国投资银行仍显稚嫩,真正完整意义的投资银行屈指可数。而目前,我国投资银行,如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和财务公司等,它们绝大多数是按照行政指令成立的。不管是业务范围、经营规模,还是抵御风险能力方面,这些金融机构都无法与现实需求匹配,离国际化、法制化、规范化要求相去甚远。另一方面,我国投资银行以证券发行承销为主,参与企业并购甚少。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也存在诸多限制,如管理者收购仍未合法化、国有股减持暂停等。另外,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产权改革成为最关键问题和难点之一。而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杠杆收购(LBO)、管理者收购(MBO)以及买壳上市等,已成为中国企业进行产权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篇论文首先对我国投资银行和企业并购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对西方投资银行发展历程与现状以及我国投资银行与企业并购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分析,指出未来我国投资银行及其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投行参与企业并购的实际,和西方先进的企业并购理论,来对我国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组织策划,特别是参与买壳上市、杠杆收购、管理者收购等重要理论方法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同时,本文还重点对现阶段我国投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相关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D]. 蒋科瑛. 浙江大学. 2002

[2]. 杠杆收购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D]. 崔曲.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3].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D]. 刘晖. 东北财经大学. 2012

[4]. 基于财务效应分析的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行为研究[D]. 乔静. 长安大学. 2013

[5]. 管理层收购(MBO)法律制度研究[D]. 任自力. 中国政法大学. 2005

[6].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重组绩效及其驱动因素研究[D]. 覃红敏. 浙江大学. 2007

[7].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研究[D]. 郭振杰. 重庆大学. 2006

[8]. 四通集团管理层收购案例研究[D]. 马东. 吉林大学. 2004

[9].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研究[D]. 张立勇. 复旦大学. 2004

[10]. 我国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曾建军. 西南石油学院. 2003

标签:;  ;  ;  ;  ;  ;  ;  ;  ;  ;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