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疼痛护理论文_赵青桂

赵青桂

(广西天等县人民医院广西崇左532800)

【摘要】目的: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腹腔镜手术后的21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观察组11例,对照组患者做常规腹腔镜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诱因、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诱因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持续时间要比对照组的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前2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天后,相应的观察组每天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后用循证护理降低疼痛程度、将疼痛持续时间缩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264-03

循证护理是一种现代化的全新护理手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简称EBN[1]。以患者为中心是EBN的基本出发点,病情与人群不同和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临床经验之间的差距,再对患者进行个体化与差异化的护理,以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EBN有着高标准的要求,在护理实践方面,提出了有效性、科学性的高要求与高标准,将理论与实践科学合理的耦合[2]。胆囊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很容易出现疼痛的现象,并且持续的时间也长,是为临床护理极为重要的。本文对胆囊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有着很好的护理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进行腹腔镜手术的21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患者12例,女患者9例,年龄29到81岁,平均年龄为49.1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是10例与11例。两组患者相应的年龄、性别以及手术方式与病情症状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都经超声检查并诊断患有胆囊结石,排除了胆管结石存在的可能性。

1.2手术方法

首先,给予患者全身麻醉促使其身体处于麻醉状态,再在电视的监视之下开始四孔腹腔镜逆行以及相关的顺行胆囊切除手术。

1.3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相应的循证护理,施行方式:评估疼痛程度,依据VAS评分对患者疼痛感进行5d的评估,计算平均值;确定疼痛的原因,查找胆囊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诱因,根据患者疼痛部位、程度与发作的时间等等相关资料;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病因再查找相关文献;评价护理效果,临床验证和患者自述结合,评价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若减轻,则表示护理措施有效果,若病情并没有相对减轻,就要再次查找相关的原因,再根据相应的因素调整护理计划。

1.4评价方法

详细的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原因以及程度与所持续的时间。

1.5统计学处理

使用相应的SPSS17.0统计学软件,手术之后疼痛原因比较要应用相关的独立样本检验,独立样本t进行两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检验及分析比较,运用方差来分析重复测量资料的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诱因比较,如表1所示:

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每天的VAS分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之后前2dVA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天后观察组每日的VAS分值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3所示:

注:两组病人术后1,2d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第3,4,5d组间、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合这几组数据,分析研究。不难看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腹腔镜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疼痛的时间。所以,进行循证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效率与护理质量。

3.讨论

胆囊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后,给予循证护理方法对疼痛症状进行护理,应严格的把关征询护理的三个关键性要求执行度。

3.1寻找并提出相关问题

各个患者之间必定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患者个体之间的某些差异以及疼痛敏感度与耐受度都具有很大的不同。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进行人工气腹,手术操作全过程都是在腹腔镜之下完成的,手术视野较窄,直观性、立体感都很差,要凭机械完成分离组织和器官,这会对相关的内脏造成很大的牵拉,极易出现相应的牵涉痛以及副损伤[3,4]。依照相关患者疼痛的性质以及部位,再全面的考虑VAS评分并查找确定行的疼痛因素,这是循证护理的一大特点。若是患者创口腹痛不是很严重,与VAS评分的降低之后又呈现上升的趋势,这种现象胆漏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应提高警惕,并且及时告诉医师进行处理。

3.2查阅资料,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循证护理进行时,要及时的查找相关的资料,并且制定最适宜的护理方案。可以施行相应的镇痛剂以及延长吸氧的时间与腹带加压式包扎、进行局部的按摩并有效的转移病人注意力等护理策略,但这都是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判定适合不[5]。该研究是属于随机实验性的研究结果,并对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是应在患者症状最接近的病人中开始一定的观察与试用,并持续的综合性总结所获得的经验,相关的护理效果非常满意时,再进行推广。

3.3评价护理效果

将患者自身的阐述以及客观评分科学有效的结合,并对术后循证护理做出合理正确的评价。持续两天内病情没有好转的患者或者病情加重的患者,要及时的查找原因,并且迅速的将护理方案进行调整。

循证护理它是由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护理方式,不管那个出了错,都会影响循证护理的效果。在我国循证护理的起步比较晚,现阶段很多的医院都是在探索尝试,在对病情症状认识以及相关网络技术使用方面相应的护理人员很缺乏,并且患者对于循证护理的了解与认识也很差,还有医疗护理方面资料共享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循证护理的应用与推广[6]。因此,应有着正确的护理观念,以研究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为目标,培养新一代的护理人才,他们善于借鉴、总结积累、积极主动,提升专业知识、个体化技能。从而,用优质的护理来服务患者,做国家护理行业的领军人。

【参考文献】

[1]李秀华.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80-81.

[2]刘连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21-22.

[3]刘先凤.腹腔镜胆囊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2,31(18):14-15.

[4]张春红,汤淑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江苏医药,2012,38(8):991-992.

[5]李玉萍.综合护理在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3(4):326-327.

[6]范青青,柴晓红,陈碧华等.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炎患者切除术后的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5):531-533.

论文作者:赵青桂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疼痛护理论文_赵青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