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车晓晴

车晓晴

【摘 要】 目的 探究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儿均占据50例。对两组患儿均给予蓝光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口服,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退黄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另外,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常规组为76.0%,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给予蓝光+茵栀黄颗粒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退黄时间短,胆红素下降幅度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荐采纳。

【关键词】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茵栀黄颗粒; 蓝光; 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因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为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新生儿血液胆红素水平增高并使得黏膜、皮肤、巩膜[1]等出现黄疸,病情严重的患儿将危及生命安全,为此,加强该类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蓝光照射法治疗该类疾病,在蓝光照射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分解患儿皮肤浅层的胆红素,并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近几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临床研究发现,茵栀黄可使得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并且可作为黄疸患儿的辅助治疗方案[2]。为此,本次研究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分别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与蓝光+茵栀黄颗粒治疗,探究其疗效,详情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

择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儿均占据50例。

常规组:男女患儿各占百分比分别为52.0%(52/100)与48.0%(48/100),日龄最大的与最小的分别为23天与2天,平均(11.3±2.6)天;实验组:男女患儿各占百分比分别为54.0%(54/100)与46.0%(46/100),日龄最大的与最小的分别为24天与3天,平均(10.8±2.2)天。分析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儿的可比性良好,可进行统计学分析。

2.疾病治疗方法

常规组:单纯给予蓝光照射治疗。清洁好患儿皮肤后为患儿戴好眼罩,对会阴部位给予尿布遮盖后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每日照射时间为12小时,共治疗7天,同时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

实验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适量的茵栀黄颗粒口服,药物生产单位与国药准字分别为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与Z20030028,每次药物剂量为6g,开水冲服,7d/疗程,并准确记录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

3.判定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平均退黄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项,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4.数据处理

将本次研究所需相关数据均严格纳入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退黄时间

实验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下降幅度与退黄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下表1。

2.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与76.0%,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下表2。

讨 论

发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较多,均显示为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往临床上多半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方案将患儿胆红素排出体外,并起到退黄的临床效果。但是该治疗方案仅仅只能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而无法将病因祛除,因而临床上单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的疗效不是十分显著。近几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中医药治疗该类疾病获得了临床医师的关注及认可,并在无数的临床实验中验证了其疗效。

中医理论认为,治疗该类疾病时应注意标本兼治、正邪同治,并提倡使用清热利湿、解毒退黄、健脾养肝的中医药物进行治疗。其中茵栀黄颗粒提取多种中药药材制成中药制剂,临床研究显示,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副作用少、毒性低,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其配方组成包括栀子、黄芩、茵陈、金银花等药材,其中栀子可增强胆汁排泄能力;黄芩可提高胆汁排泄量,保护患儿肝脏;茵陈可改善患儿溶血症状,起到快速退黄的效果;金银花可清热解毒等。将上述药物共同调和使用可起到利湿、清热解毒、退黄等疗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实验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茵栀黄颗粒治疗后,该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的常规组(P<0.05);此外,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0%(P<0.05)。由此可进一步得知,给予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疾病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借鉴采纳。

参考文献

[1]唐骏.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4):68-69.

[2]王国杰,李然,康永明等.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1,28(4):121-122.

论文作者:车晓晴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车晓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