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朝鲜民族性格的理性特征_朝鲜族论文

论朝鲜民族性格的理性特征_朝鲜族论文

试论朝鲜民族性格的理智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朝鲜论文,试论论文,理智论文,特征论文,性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朝鲜民族是在五千年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其传统文化的,这种传统文化浸透于整个民族的观念、行为习惯、信仰、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之中,构成了朝鲜民族共有的性格特征。随着朝鲜族文化空间的移动和时代的发展,朝鲜族的传统文化有了诸多演变,但作为这种文化积淀的结果——性格特征的变化相对极其缓慢。即是说,中国各地的朝鲜族虽然因其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的不同,有其不同的风格,但由于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文化传统,因而在性格上具有大体相似的特征。尤其是在其性格的理智特征方面,具有更为固定的特性。本文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朝鲜族性格的理智特征。朝鲜族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朝鲜族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方面的性格特点。

朝鲜民族文化固有的综合性,决定了朝鲜族在感知事物、观察问题方面,突出地表现出重整体、讲大局的特点。朝鲜族感性上的这种特点上升到理性,表现在思维和想象上,即是思维的辐合性、综合性,想象的守成性、再造性。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往往直接控制着人们的认识方式,使人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实践遵循着思维方式的定势,因而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所谓思维方式,主要包括思维模式与致思途径两大方面。思维模式,是指人们在思维中把握世界的整体联系的定格,特别是对于世界的统一性(整体)与多样性(部分)之关系的稳定的看法。而致思途径则是指人们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通过何种方式、方法步骤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1〕。朝鲜族的思维方式, 是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其稳定性特征的。从总体上看,朝鲜族的思维方式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部分与整体交融互摄,注重整体的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从其表现出的现象形态的种种特征来看,固然有开放与封闭、求同与求异、直线型与网络型等的区别,但其核心乃是一与多的关系。如何解决一与多的关系问题,决定了思维模式的其它特征〔2 〕。一与多的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个体与类的关系问题,不同民族在个体与类的关系上所表现出的民族特点,亦直接决定着思维模式的民族特点。

朝鲜人也叫韩人。“韩”在朝鲜语中代表着一、集、中、同等意义。这种思想认为,事物是复合的和有机的关系,故而部分是整体的反映,整体是部分的反映。朝鲜的民俗信仰、宗教总是强调三教(儒、佛、道)合一、教禅不二、人乃天、神人合一等,这种超越单纯而片面的对立与互补而注重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的倾向,便是朝鲜民族思维方式的基干,即经过综合之后再进行新的创造。

朝鲜民族传统的将部分与整体交融互摄的思维模式,是在原始社会中形成起来的,它首先是由原始氏族制度的生存条件决定的。在原始社会,个体是氏族的一分子,个体的命运随氏族命运而变迁,因而个体不能不靠自身的努力来实现氏族的利益。反言之,氏族利益的实现亦是个体利益实现的途径,为个体生命价值之所在。原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个体与类的一致,曾经激发了伟大的集体热情,并在长期的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中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得以在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中保持和延续下来,凝结、沉淀为一种稳定的思维模式。

2.重视社会人伦,以人为中心的致思倾向

受朝鲜传统文化重视人伦关系、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影响,朝鲜族历来把人生和社会治乱作为最关心的主题加以思考,自觉地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突现出来,这是朝鲜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显著特点之一。它表现在哲学、史学、教育、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乐以成德,文以载道,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重社会、重现实等特色,而对于自然界本身的认识和改造方面,却有一定的忽视。因而朝鲜族较注重经验,善于模仿,不大善于创新。相比之下,西方人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外界,探求外部自然界,表现出其重自然、重知识、重技术、重逻辑等特点。他们比较注重创新,对新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在思维方法的转换上也比较灵敏。

朝鲜族受传统思维方式的支配,在现今的教育领域里表现得较明显。在朝鲜族教育里,科学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始终得不到充分重视。这里既有历史的、社会的原因,也有传统思维方式在里边作祟,朝鲜族迁入中国初期,其教育是以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后来的教育是为夺取政权服务的阶级斗争教育。从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把教育的属性理解为上层建筑,忽视了其经济职能。集中表现为朝鲜族教育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重视普通教育,忽视职业技术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吸收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优点,改革“重义轻利”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强化现代科学技术意识的教育。

3.崇尚直觉思维,重视结果的思考方式

直觉思维是一种与情感经验密切结合的认识方法,以把握整体为目标,往往以箴言的形式直取事物的本质,点明运用的关键,而不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体系的形式构造。非逻辑性是直觉思维的主要特征,它决定了这种思维方式还有其它一些具体特性:

(1)直接性——思维者直接获得某种认识, 而不通过一步步逻辑的中介;

(2)突然性——思维结果往往产生得很迅速, 因而思维者对所进行的过程无法作逻辑解释;

(3)综合性——思维者不着眼于细节的逻辑分析, 而是从整体上把握〔3〕。

朝鲜族固有的整体观导致朝鲜族思考问题时,总是先直觉到某一种真理,然后用多种具体比较和形象,尤其是采用经典例子加以阐释。十分重视经验的作用,而不太注重纯理论的玄思。直觉思维,在朝鲜族身上可以概括成只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结果主义的思考方式。

朝鲜族的这种思考方式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空间有直接关系。朝鲜半岛四季分明,冬天奇寒,夏天奇热,水灾、旱灾交错而来,而且时常受到台风的袭击,人们总是担心着变化,难以预料明天,因此做任何事情都很难有一个完整的有秩序的过程,在思考问题时也同样如此。朝鲜半岛从地理位置上看,紧靠中国大陆;从文化空间上看,属于汉字文化圈。根据文化发展的自然法则,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国儒教文化很早就渗透到了周边国家的亚文化中,使朝鲜民族在摘取自生文化的硕果之前,就接受了先进文化的果实。朝鲜文化不象中国文化那样是由自己创造的,有其自身发展完善的漫长的合理化的过程;而是引入中国文化的成果,靠模仿中国文化并创造性地发展了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形成了朝鲜半岛人注重结果,忽略过程的思考方式〔4 〕

朝鲜族由半岛迁入到正宗的中国文化圈内以后,这种思考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亚文化”受主体文化的影响更大,因此生活在中国的朝鲜族传统的思考方式相对于朝鲜半岛和生活在其它国家的朝鲜民族来讲,表现得更为突出、更为典型。韩国在40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在英国经历了200年、美国经历了150年、 日本经历了100年才完成的产业化革命,反映了韩国人善于利用前人经验的智慧和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进取精神〔5〕。而中国的朝鲜族也急于发达、 急于致富、急于向韩国看齐,但显示出来的则是完全没有过程的急躁。当今社会存在的很多不良风气,诸如想靠冒险赚大钱而不愿靠诚实劳动赚小钱,超越自身经济水平的超前消费等等,都是结果主义的思考方式造成的恶果。

注释:

〔1〕〔2〕刁培萼,《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年5月第1版,第115—116、137—138页。

〔3〕周义澄:《科学创造与直觉》,人民出版社,1986年6 月第1版,第147页。

〔4〕[韩]李圭泰:《韩国人的意识构造》第3卷,第52—55页。

〔5〕李洪遇:《朝鲜族展望》,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6 年12月第1版,第121页。

标签:;  ;  

论朝鲜民族性格的理性特征_朝鲜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