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技术与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科学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在揭示了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一论点。进而详尽地论述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的关系,在重点阐述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的同时,简要分析了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最后,根据科学技术的物品属性,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学 技术 可持续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科技进步史。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乃至现代文明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科学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对国家前途和命运具有深远影响的两大战略:一是科教兴国战略,二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两大战略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相关的。本文试图回答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政策作了初步探讨。

一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一)科学与技术的内涵

根据《辞海》的解释,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而技术则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1]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是一种“纯”知识。所谓“纯”指的是这种知识一般不考虑直接的生产应用,不能直接用于生产,特别是不解决如何把生产要素投入转化为产出的问题。而技术则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知识,是关于如何把生产要素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知识。可见,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手段。在英文中,人们常把科学称作“Know—what”,把技术称作“Know—how”,也就是说,科学要回答的是“怎么回事”,而技术要回答的是“怎么做”。因此,科学和技术的根本区别在于,技术具有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性”,科学则没有。

但是,科学与技术是两个既有本质差别又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科学和技术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常常使用“科学技术”这一复合名词。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权威定义是1978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

联合国国际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环境统计处主任彼德·巴特姆斯于1989年10月写了《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式》一文。该文分析了限制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因素:一是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削弱;二是处理(或吸收)废物和污染物质的功能的削弱;三是环境的代价和受益分配不公。[3]

巴特姆斯的分析实际也告诉我们,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经济目标就是要求维持自然资源的供应,实现经济的适度发展和效率。社会目标就是要求维持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服务的公平分配,包括代内的公平(国内的公平与国际的公平)和代际的公平。环境目标就是要求维持适度的环境质量和环境服务,增强环境对污染物质的吸收能力。

上述三个目标之间是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关系。可用图1 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有的学者将可持续发展表述为下列等式:[4]

可持续发展=经济适度发展+保护生态稳定+促进社会平等

与上述目标相对应,评价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也应采取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环境指标在内的综合指标。

(三)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归根到底,关键的制约因素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不仅影响到经济发展,它还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因此,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可用图2加以表示。

图2表明,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社会目标与环境目标之间、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之间、经济目标与科学技术之间、社会目标与科学技术之间、环境目标与科学技术之间都是双向的关系。前三个关系反映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后三个关系主要体现科学技术在可持发展中的作用及制约因素。

二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发展。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应考察的因素有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科学技术的作用也就是它如何作用于这些因素上,它起到怎样的功能。

(一)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所谓技术进步是指:(a )给以同量的投入可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相同,用较少的一种或多种投入量得到同量的产出);或(b )现有产品质量已经改进;或(c)生产出了全新的产品。[5]

通俗地讲,技术进步就是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改进,技术进步使劳动力和资本的效率提高。这就是说,技术进步使资本和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任一给定投入量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比以前增加,或者说,生产等量产品所需要的投入量比以前减少。如图3所示,[6]技术进步使劳均生产函数f[,0]向上移动到f[,1]。

图3表明,由于技术进步,即使资本/劳动比率(K/L )保持不变(如k[,1]),劳均产出(Y/L)也能不断增加(从A点上升到B点)。或者,由于技术进步,要获得同样的劳均产出(如y), 资本/劳动比率可由k[,1]减少到k[,2]。

如果从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如图4所示。

经济发展是靠要素投入(资源投入)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包括一切非资源因素所起的作用)推动的。从理论上说,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而技术进步可以是无限的。所以在面临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必须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化为集约型增长方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科学技术与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人口数量;二是人口质量。这两个方面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

人口数量过大,人口急剧增长不仅造成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压力,而且也造成对环境的压力。对于前者,正如著名人口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所说的:“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是无限地较为巨大。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略有数学知识的人,就会知道,与后一种力比较,前一种力量是怎样巨大。”[7]这就是说, 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结论便是:人口增殖必须同人类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增加保持平衡。作为对策的重要方面就是控制人口数量。而控制人口数量要以科技进步为前提。

人口剧增对环境的压力的描述的极端典型是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这个报告的主要论点是:人类社会的增长由五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趋势构成。这五种趋势是:①加速发展的工业化;②人口剧增;③粮食短缺和普遍营养不良;④不可再生资源枯竭;⑤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它们的增长都是呈指数型的。人口的增多和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多的粮食和工业产品,从而耕地的需要量和工业生产量也以指数增长。由于工业的发展,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排入环境的污染物质越来越多。污染是人口和工业双重作用的产物,因此其增长速度比后两者更快。地球的有限性使这五种趋势的增长都有一定的极限,如超过这一极限,后果很可能是:人类社会无可挽救地突然瓦解。[8]。

《增长的极限》的结论是悲观的,幸好他们所考察的模型没有充分考虑人类智慧的无穷力量,即科技进步的力量。如果考虑科技进步这一因素,也许就能变悲观为乐观,人类仍有希望找到“生存的篮图”。

人口质量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一方面表现在如何通过技术进步保证优生优育,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在如何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是通过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作用而实现的。劳动力的素质至少应包括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应付技术变革的能力。而这两个因素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这是因为,现代的生产技术主要是由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创造出来的。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有赖于从事科学技术和生产活动的劳动者对更新、更高层次的科学技术的探索和掌握。在现代社会,接受教育已成为获得对新技术进行探索和创造所必需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和必要手段。而且,应付技术变革的能力,也有赖于接受教育和培训。因此,在可持续发展中,人口是中心,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

(三)科学技术与资源利用

资源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源概念,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为人类有用的资财,它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又可细分为实物资源和环境资源。这里所指的资源是指最狭义的资源概念——实物资源,它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9]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的限制的,主要包括资源数量的限制、质量的限制、时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结构的限制、资金的限制和环境容量的限制等。[10]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可以使上述限制不受限制。科学技术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我们的经济不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发展道路,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精细经营的发展道路,其核心是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四)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

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是科技悲观论,认为生态环境破坏、世界性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科技进步带来的负效应;生态危机是“技术圈”对“生物圈”的冲击,新的科学技术会毁坏地球,危害人类生存。另一种倾向是技术主义,认为一切环境问题只要有科学技术就能彻底解决。两种倾向各执一端。笔者认为,既不能低估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又不能忽视科学技术本身也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全面认识科学技术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考察:

1.环境问题的根源是科学技术落后。首先,科学技术落后是自然生态破坏的内在机制。事实表明,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使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其次,科学技术落后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生产技术水平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高,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相对就少;反之,生产技术水平低,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低,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自然就多。最后,科学技术落后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

2.环境保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这是因为,第一,科学技术在认识环境污染方面已经作出了重大贡献。没有环境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产生,就不可能很好地认识环境污染物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及影响。没有近代生态学的诞生,就不能深刻认识生态破坏的危害。人们将环境问题提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应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科学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生物工程技术、膜分离技术、高梯度磁分离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活性炭技术等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广泛运用,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第三,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有着巨大的潜力。我国目前资源利用率不高,能源浪费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技术改造,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有着巨大的潜力。

3.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途径。第一,大力研究、引进、开发、推广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这包括:加强无废、少废、节能、节水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开发符合国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环境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研究;加强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和国际环境保护科技合作。第二,努力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环境保护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是环保行动的必然产物。发展环保产业,是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手段之一。

(五)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不仅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变革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社会的文明程度与科技水平成正比。科学技术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和管理,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科技进步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习休闲,使生活更丰富。

2.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精神文明的科学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科技思想、科技精神和科技认识论。[11]科技思想是科学技术的理论精华,它不仅改变着人的价值观,而且直接和间接地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哥白尼的日心说,不仅把科学技术从中世纪作为神学的奴婢状态中解放出来,而且掀开了近代文明的第一页,导致了人类思想的大解放。科技精神是与神学和迷信根本对立的,它是从无数科学技术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精神文明。科技精神的核心是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无禁区、无偶象、无顶峰,永远倾听实践的呼声。正是这种伟大的科技精神,才使人类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真理,使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认识论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在精神文明中具有根本的意义。人类的认识论固然是哲学的基本命题,但与科技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进化论使人类认识发生了质变:从静态地孤立地认识事物变革为动态地联系地认识事物,这种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前提。

(六)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

前述可见,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完美无缺的。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科学技术不加节制地滥用,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最突出的就是军事科学技术的进步,可能被独裁者与野心家利用它发动侵略战争,造成战争的惨祸。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用于武器制造,可以生产出威力无比的杀人工具。从这个角度看,越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人们的威胁也越大。

2.科学技术的盲目发展,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人工干预人类繁殖过程(试管婴儿、借宫生育等)、人工干预人类生命过程(器官移植、安乐死等)等都会对社会伦理造成混乱。

3.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产出它的附属物。从近200 年来已发生过的三次工业革命看,每一次革命都给生态环境带来更严重的冲击和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资源枯竭都是工业革命的副产品,它们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4.科技发展后果的不确定性。例如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否会导致人脑的退化?能帮助人类解决粮食危机、人口危机、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的生物工程技术,是不是一个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潘多拉盒子”?

三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政策

(一)科学与技术的物品属性

经济学家将所有物品划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按照萨缪尔逊和诺德豪斯的定义:“如果一种物品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标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对其他人没有产生外部效果的话,那么这种物品就是私人物品。”[12]由此就不难推出公共物品的定义。笔者认为,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强制性、无偿性和不可分割性等特征,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非强制性、有偿性和可分割性等特征。[13]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物品具有什么物品属性呢?一般认为,科学是一种公共物品,技术的一部分是公共物品,另一部分是私人物品。

科学之所以是一种公共物品是由科学界的惯例决定的。在科学界,一位科学家一旦获得了某项发现,他总是希望把有关的信息尽可能快和尽可能广泛地传播开去,以便使该领域内尽可能多的科学家尽可能早地获得这种信息。科学上只承认“冠军”,而没有“亚军”和“季军”,因此,科学成果的抢先发表就尤为重要。而科学知识一旦公诸于世,就成了一种公共物品。因为对于业已公开了的科学知识,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地“享用”。

技术要稍微复杂一些。为便于说明问题,技术可以分为专门技术和一般技术。[14]专门技术指的是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一组专门办法,人们只有应用这种知识才能有效地达到具体的目标;这种知识常常与一种具体的产品、工艺或材料直接有关。一般技术则是对某一类具有某种相似特性的专门技术的概括,在形式上表现为对某一类专门技术的创造有着普遍指导意义的一系列原则、原理和规范。因此,一般技术基本上属于公共物品,专门技术基本上属于私人物品。对于新的专门技术的生产者,一旦获得某种新的专门技术,他主要考虑的不是把它传播开去,而是考虑如何有效地加以保密,或者在保密的情况下加以利用,以便获得超额利润。专门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公共物品,例如,受专利保护的专门技术属于私人物品,而专利期满后的专门技术则转化为公共物品。

(二)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理论依据[15]

1.科技成果的非排他性。正如前一部分所分析的,由于科学技术是一种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因此,科学研究和开发是一个存在“市场失灵”问题的特殊领域。若不对科技成果进行保护,这些成果就可能会被广泛传播和应用,无法保证发明者独占其成果所产生的利益,这种状况会导致无人愿意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所以政府要对科技市场进行干预。政府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制定专利法,使研究和开发者能够充分享受其收益。

2.一些科技研究和开发耗资大、风险大,私人资本不愿意投向这些研究部门,但这些研究具有广泛和深远的社会价值,需要政府以某种方式或给以资助或提供担保,使其得以进行。

3.一些科技开发成果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果,这种情况对政府提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由私人部门开发的一些消耗巨资、规模效益显著的科技成果,政府应通过适当的政策诱导或提供较多的需求,使这些成果能够发挥明显的效果;另一方面,为了促进这类成果尽快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政府可以参与组织和资助这类研究活动,使这些成果成为公共物品,在大范围内加以推广应用。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政策导向

1.科技发明政策。进一步完善专利制度,保护发明者的权益,促使更多的人从事科技发明和制作。

2.技术创新政策。鼓励企业积极从事技术创新、技术推广、技术改造、技术应用,从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以保护。

3.技术引进政策。稳妥地组织引进适合本国国情的科技成果,严防高污染技术、设备的进口。

4.科技教育政策。组织兴办教育,增强公民科技意识、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5.环境技术政策。加强环境科学的资金投入,促进环保技术的开发与转让,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6.科技立法政策。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一切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禁止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行为。

7.政府科技行为。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努力扩大人类生存空间。

标签:;  ;  ;  ;  ;  ;  ;  ;  ;  ;  ;  ;  

科学和技术与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