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探讨论文_秦丽雯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方法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对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和生活质量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提升,而抑郁情绪得到缓解。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11.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68±2.15)分<(14.73±2.42)分]相对更低(P<0.05),视力水平[(0.53±0.10)>(0.38±0.09)]、生活质量评分[(75.43±4.29)分>(63.28±4.63)分]以及护理满意度(90.48%>73.81%)相对更高(P<0.05)。结论: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于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并发症和改善其预后有着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033-02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其危害性在于高血糖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心血管、脑血管、神经系统、肾脏以及眼睛等组织器官造成损害。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几率较高,存在失明的风险,应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该过程中,在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稳定的基础上,实施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祛除病变,改善患者视力。但是手术治疗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方面是由于手术具有创伤性,容易造成损伤[1]。另一方面则是人体眼部结构较为精细、复杂,手术操作难度较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需要警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积极加以预防,减少其对于治疗恢复的干扰和妨碍。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中,需要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并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提高术后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分别接受互联网+延续性护理(42例)和常规护理(42例),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男女比例为23/19,最高年龄77岁,最低年龄49岁,平均年龄(58.5±4.2)岁。对照组患男女比例为24/18,最高年龄78岁,最低年龄50岁,平均年龄(58.9±4.0)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健康宣教:在患者的手术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详细登记患者的个人信息,形成健康档案,为术后恢复期间的医疗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在患者出院后,加强对患者的跟踪随访,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方式,了解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知识、手术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创新健康宣教形式。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健康宣教内容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语音以及视频等形式予以呈现,方便患者学习和掌握。建立微博账号及微信公众号,定期发送消息与文章,宣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与此同时,患者能够学会上网查询,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而更加全面的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并发症及相关防治办法。

(2)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其负面情绪,积极予以劝解和开导。护理人员应该多与患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利用QQ、微信等社交平台作为联系的工具,互加好友,可以进行语音、视频交流,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除健康宣教外,还可以谈论患者的兴趣爱好及日常生活活动,帮助患者放松心情,缓解其焦虑、紧张的情绪。建立患者之间的微信群,一起谈论病情、治疗和生活,相互交流经验,并能够彼此理解,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3)生活管理: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将其作为调查了解患者治疗恢复情况的渠道,能够相互配合与协作。在患者生活管理中,患者家属可以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并将患者的日常用药、饮食、作息等信息反馈给护理人员,可以将其拍摄成视频,便于护理人员更好的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够从中发现问题,纠正其不良行为方式。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见于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n(%)]

注:护理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受到长期高血糖的影响,患者视网膜血管出现瘤样改变,并逐渐发生闭塞、增生以及黄斑水肿等情况,导致其视力减退,致盲的风险较高。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需要警惕视力减退等眼部症状,加强对视网膜病变的预防[2]。对于已经发生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则需要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要加强对血糖的有效控制,减少高血糖对于患者视网膜血管的损害,有效解除玻璃体出血、黄斑水肿等症状,进而恢复其视力,降低失明的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3]。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手术操作需要严谨、精细,任何细微的失误和差错,均会对患者的眼睛造成损害,导致手术的失败。而在术后恢复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视力恢复产生妨碍,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能够获得专业化的护理服务,为患者的治疗恢复提供良好的保障。而在患者出院后,由于存在着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其护理服务工作仍然不可松懈,应实施延续性护理,加强对风险因素防控。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为了更好的满足患者对于治疗恢复的需求,应该借助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创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丰富了临床护理的方式、方法,同时也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拓展。该过程中,患者能够更加方便的学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对于其治疗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4]。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恢复期间,应用互联网技术,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视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孔一帆.针对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控制、视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8,16(07):72-74.

[2]曹艳杰,董红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循证护理对改善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8,35(02):23-24+27.

[3]徐芳,蔡素芬,胡阳春.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在糖尿病社区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护理,2016,8(06):528-530.

[4]毛媛媛.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5):167-168.

课题名称: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课题编号:Z20170385

课题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

论文作者:秦丽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探讨论文_秦丽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