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机械维修的基本策略论文_周雨晖

论工程机械维修的基本策略论文_周雨晖

天津振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摘要:随着大规模基础建设工程的动工,工程机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的建筑、道路等工程施工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工程机械。由于高强度的使用,工程机械在施工中容易出现各种故障。为了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需要对工程机械进行现场维修。在实际的工程机械现场维修工作中,由于工程机械在作业现场比较分散、作业场所流动性大、缺乏维修配件,再加上维修管理系统不健全、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导致维修劳动强度大,机械维修效率低。本文分析了工程机械维修的作用,探讨了工程机械维修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工程机械;维修管理;基本策略

在工程项目中,工程机械的维修工作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就目前来看,现在市场上的生产厂家中很多都使用进口元件,甚至部分企业大量地进口工程机械,相比较之下我国工程机械技术频率高、更新周期短,这无疑是对我国的工程机械维修行业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国现代工程机械维修工作应当以工程机械维修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基础,结合本企业自身的机械维修需求,进一步地优化维修制度,更新维修管理理念,不断地加以改善以及改进。

一、工程机械维修的作用

1.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任何机械,即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也不可能永远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由于内外界因素的影响,各零部件必然要发生磨损、腐蚀等变化,因此,有必要在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对机械进行保养维护,在机械发生故障时对机械进行修理,从而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

2.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任何机器都无法无限期的运行。都有规定的修理标志和保养周期,达到修理标志后就必须修理。到了保养周期就必须进行相应级别的保养,只有通过修理和维护.机械才能取得继续正常工作的能力,从而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3.降低机械的使用成本。一台机械如果不经过任何维修.它只能使用一个大修间隔期,只能达到机械使用寿命的1/4-1/5。但一台机械的一次大修费用只占新机原值的10%-30%,所用材料约为新机的10%-20%。而每大修一次可获得相当于新机80%-9O%的使用寿命。如果在全部寿命过程中大修四次,所需费用不超过新机原值,而获得相当于新机三倍以上的使用寿命。可以降低机械使用费的成本,避免将机械的原值分摊在1/4—1/5的使用寿命期内。

4.节约能源和资源。经过维修的机械设备可以大幅降低油、电等能源消耗,并减少资源投入,降低使用成本。

二、工程机械维修的基本策略

1.完善工程机械维修制度。健全的工程机械维修制度是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关键,改进原有的计划预期检修制度,根据施工中的工程机械实际技术状况制定相应的保修周期,做到及时准确维修,节约维修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施工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工程机械维修制度,做到定人定机,确保维修工作的有序进行。

2.不断改进机械设备。利用先进技术,深度挖掘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使设备操作工序进行简化。在提高机械设备运转效率与生产能力的同时,降低机械出现问题的概率,提高机械现场维修的效率。

3.加强现场机械使用的管理。在设备使用方面必须坚持实行“二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正确使用机械,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其次,加强对机械使用环境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程机械大部分是露天作业,作业地点经常变动,所以其性能受到作业场地的

温度、气压、污染、路况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少施工单位由于忽视了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措施,致使机械使用性能降低,维修工作频繁,使用寿命缩短,甚至酿成事故。如果在施工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如经常使施工便道保持平整,及时养护。雨天将便道上的水坑及时填平,露天停放的机械盖上防雨布,晴天经常洒水,减少灰尘;便道应因地制宜地减少坡度等,都对减少维修工作,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有利。

4.施工机械在施工期里的保养。施工机械的日常保养大致有清洗保养、润滑保养和坚固保养三种。在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因为所在的作业环境和作业温度不一样,相应的维修及保养手段也不同。对于清洗保养来说,一般是依照施工机械的正常清洗时间间隔来做清洗工作就可以了,但如果作业环境的尘土或灰尘太多,清洗保养的时间间隔就要缩短,例如对空气滤芯的清洗工作和换机油工作就要根据工作环境的灰尘量来灵活地变动清洗间隔时间。润滑保养也是一项最基本的日常保养内容之一。当施工量大时,工程进度要求各种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也要增加,润滑保养也要随着施工机械的运转作业时间增加次数,例如传动系统的润滑工作。紧固保养是保证施工机械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作业环境路面起伏不平,机械各部分的连接部位易出现松动情况,这时需要比平时多的紧固保养次数,防止出现各类机械事故的发生。此外,如果周围环境过于潮湿,无论施工机械是否在运转中,都要对机械的底盘部分进行更加认真的润滑保养,以防止底盘的各部位生锈、腐烂。

5.提高维修技术,重视人才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机械中使用的先进技术越来越多,设备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因此维修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并且采用新材料和先进的维修技术提高工程机械维修后的质量和性能,延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另外在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着维修的质量,要重视对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学习到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同时还要加强对维修人才的引进,为维修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6.推进RCM服务网络。

(1)现代工程机械维修正逐步采取先进设备维护模式,RCM作为这种模式中重要的模式之一,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将部件的安全可靠性与诊断技术以及维修工作的经济和理性结合到了一起,这样一来不仅仅调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更加延长了修复周期,提高了整体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技术服务是维修市场最主要的交易对象,基于这一点,RCM地域性服务网点的建立对工程机械维修行业有很多的益处,而且这些益处也在区域性的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有利于知识资源的储备;有利于维修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共享;有利于技术培训;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新部件的统配;有利于信息反馈和交流渠道的建立及运行;有利于工程机械维修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3)RCM 服务是一种建立在 RCM 模式理论基础上的新型的设备维修服务体系。它主要是针对目前工程机械维修管理部门技术力量薄弱、维修费用过高、维修分散等各种实际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服务模式。该理论主张从零配件供应、新技术应用、用户信息反馈等方面高效快速反应,快捷经济地进行检测、保养及处理各种故障,减轻因设备故障对施工企业造成误工停工损失,减少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机械的管理和维护与保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修工作,基本上是坚持维护保养和预防性维修相结合,强化重点部位的维护管理,按设备状态合理确定维修时间。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切实加强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相互协调,以科学为指导,积极去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维护方法,逐步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与保养工作。

参考文献:

[1]曹星洲.工程机械的维修现状与改善措施[C].2012 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2012(02).

[2]陈思略,曹赫.有关机械设备的维护及其管理分析[J].中国机械,2013(7):259-260.

[3]宋燕生.浅析如何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J].中国科技博览,2012(10):246.

论文作者:周雨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  ;  ;  ;  ;  ;  ;  ;  

论工程机械维修的基本策略论文_周雨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