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自觉”的必要性论文_王明禹

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自觉”的必要性论文_王明禹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首创的文化概念,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源,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此外,应具有世界眼光,能够理解别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和相处的能力。”近年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如何将高职教育向着内涵式发展和转变,成为了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若要实现这一育人目标,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反思促发展,以反思促教学,增强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自信,以文化育人,努力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所谓“文化自觉”,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文化自觉所强调的是高职院校对其自身发展的历史与文化传承要有明确的认识和把握,了解其特点、性质、规律,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担负起高职教育的历史责任。

1 文化自觉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要想拥有常青的生命力,归根结底在文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从办学层次上来说高职院校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序列,但却既区别于学术见长的本科院校又不同于中等职业学校。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更应发挥自身特色,把文化建设放在学院发展的大布局中,自觉探索、构建文化育人体系,注重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同时又要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唤醒师生文化自觉意识,担负起文化立校、文化兴校的使命与责任。我省的高职院校大多是在2000 年左右,由技校、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的。这就意味着这些学校在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路上只经历了十余年。由于建校历史短,办学经验不成熟,部分院校在办学历史、专业特色、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差异性较大。有的高职院校是由中专独立升格的,虽然已身为高职院校,却难以摆脱中专的文化痕迹;有的则是由几所中专合并而成,合并后整合了人员、专业和资源,却没有将文化进行整合和提升。由于高职院校的建校历史普遍较短,大多沿袭了中专时期的治校风格,重视生源问题与基础设施建设,忽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重视职业技能训练,忽视岗位能力综合培养。没有真正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到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多年后,在我国高职院校思考如何向内涵式发展的今天,那些成长壮大过程中的阵痛将为职教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反思自身提供丰富的“养料”。

2 高职院校必须增强文化自觉

当前,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重技能轻人文”、“重物质轻精神”。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文化自觉,使人们认识到文化育人在高职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理性定位自身,从而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2.1 高职学生方面。与进入大学的本科生不同,高职学生入学后普遍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高考前对本科院校的期许,使得他们从情感上很难对高职院校产生认同感。在这种心理框架下学生无法主动融入校园文化生活,更难细致、深入的了解高职文化。这些都对高职人才培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若要实现高职育人的目标,使职业教育向内涵式发展,高职学生首先应从心理上战胜自卑感,走出自我设定的“不平衡”与“差异感”,通过对其所在学校的形成历史、特点,以及文化发展的了解,端正对高职学校的认识。刻苦掌握专业技能,积极参与校园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用实力来证明自己。只有在对自身文化的深入了解及准确定位后,才能客观的审视和评价高职的校园文化,既不会妄自菲薄,也无须夜郎自大。只有这样才能发自内心的对所处的高职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继而在形成一种精神寄托的同时,提高文化自觉,实现文化的自信与自强。

2.2 高职教师方面。与学术造诣相比,高职教师应更加明确育人责任,改变以往只注重学术成绩,钻营晋级、晋升这种“功利”的想法及做法,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在潜心于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用专业知识和校园文化熏陶感染学生,在发展技能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增强文化自觉。只有依靠高职教师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实现既有职业特色又有文化内涵的育人目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2.3 高职院校方面。高职院校应常常反观自身,摒除一切急功近利的想法,加强文化自觉。根据院校自身的文化历史,并结合时代发展现状,总结自身的特色及优势,既不盲目自卑,也不妄自尊大,理性看待自身的文化发展。职业院校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高职文化”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驱动力,在实现自身责任担当的同时提升文化自觉,用职业教育的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一方面,要对高职院校的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在思想上保持深度认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关注精神文化。尤其要重视思想教育文化建设,加强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及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并解决问题,以文化育人的氛围,促进高职教育新发展。

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来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符合时代气息,有利于培养师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从而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高职院校更要承担起文化育人的使命,努力提升文化自觉的同时,对自身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与定位。高职院校作为文化育人的主导者,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为己任,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正视高职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的解决高职教育在文化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实现文化育人。【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青年专项课题文化自觉途径引领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发展的研究;课题批准编号:GZD1213011】

参考文献

1 白静.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5

2 丁伟.文化自觉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2014.4

作者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

论文作者:王明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自觉”的必要性论文_王明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