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精神的成长教育不能缺席论文

冒险精神的成长教育不能缺席

文/张永谊

在成长的历程中,有过挫折、有过伤痛,会更为坚强、更懂珍惜,成长也更为健康。

近日,上海某小学期末考试作文题,引发了人们的热议。题目大致是:一只猴子在动物园里,因为调皮遭到妈妈责备,受到管理员管教。于是,小猴子为了追寻自己心目中的自由悄悄溜了出去……写作要求是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写小猴子在外面会有什么样的遭遇。结果是,孩子们笔下的小猴子“死亡率奇高”,要么遇到交通事故,要么遭遇持刀歹徒,要么被坑蒙拐卖……即便是幸存下来的,也只好灰头土脸地回到妈妈身边,表示再也不敢私自外出了。

对随机过程{X(t),t∈T},每一个t∈T的随机变量X(t)都可以用随机过程在参变量为t时的过程元A(t)进行刻画,过程元A(t)是随机变量X(t)的可拓模型.

学生这样“合理”的想象与其平时的耳濡目染密切相关。小孩子顺从、听话,家长老师管起来是省心、省力的,如若相反,就会被冠以不听话的“坏”孩子。殊不知这种顺从式的听话教育,长此以往会让孩子丧失独立性思辨能力,没有了自己的见解,不敢质疑、不敢抗争、不敢冒险,甚至会抑制孩子生命活力、想象能力,使其变得冷漠麻木、世故圆滑,变成“两面人”。此外,现在的学校教育,因担心学生的“安全”,课间活动只限在校内,课外活动尽量减少,春游秋游限制多多,体育课也取消类似铁饼、标枪、跳鞍马等“危险类”项目。其实,这样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是不敢面对现实的教育。每一个孩子的背后不可能永远都跟着家长与老师。那些被看顾太多的孩子,缺乏独立应对生活中风险的能力,如同离开动物园就走向灭亡的猴子。

引导孩子学会生存的本领,学会应对危机,学会分析判断,善于思索,敢于挑战,他们才会有一个充实而完满的人生。就拿这道作文题而言,小猴子的结局为何不可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冒险历程呢?譬如,出走的小猴子跑到了森林里,用斧头把树木加工成一条小船,备齐了食物,开始了美妙的旅行。遇到了困难,学会了坚强应对;交结了朋友,学会了与人合作;增加了见识,积累了生活经验。最后,向老师、向家长报告,在接受批评中也赢得了称赞。当然,冒险也会遭遇意想不到的风险,但在成长的历程中,有过挫折、有过伤痛,会更为坚强、更懂珍惜,成长也更为健康。

生活中很多人抱怨今天的男孩子不像“男孩子”,究其原因,还是“男孩子”失去了男性意识的启蒙与关照,失去了男子汉成长的濡染熏陶,这与我们今天的过分呵护、超常管护是分不开的。一些国家通过兵役制,把男孩子送到火热的军营中去吃苦、去磨炼、去锻造,培养其阳刚之气、英武之气、雄霸之气,还原男孩子应有的气质与担当,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美国教育家理查德说过,“缺乏冒险精神的孩子,往往习惯于墨守成规,既性格孱弱,又不善创新。”因此,独立的思考、理性的分析、适度的冒险,更能让孩子形成敢于挑战、善于挑战,敢于承担、善于承担的良好品格,家庭、学校都应为之努力。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劳动有时是释放压力,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当人感觉到压力很大时,进行清理劳动、洗涤劳动,可以舒缓身心,释放压力,达到放松的目的。

标签:;  ;  

冒险精神的成长教育不能缺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