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诊断中智能染色内镜的价值研究论文_杨世明 李发旺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 730900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胃癌诊断中智能染色内镜的作用。方法:选取86例我院内镜室进行普通胃镜检查疑似早期胃癌患者,分别采用电子放大镜、FICE染色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镜进行检查,以组织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三种镜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情况。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有22例确诊为早期胃癌,FICE染色放大内镜的敏感度、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5.45%、98.44%、97.67%,明显高于电子放大镜的59.09%、84.38%、77.91%,差异均有统计学以(p<0.05),略高于靛胭脂染色放大镜的81.82%、95.31%、91.86%,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期胃癌诊断中,智能染色内镜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能够提供清晰的血管图像。

【关键词】早期胃癌;智能染色内镜;电子放大镜;靛胭脂染色放大镜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的预后较差,尤其是进展期的胃癌,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因此,尽早的确诊胃癌,能够很好的改善预后,但是普通内镜检查,很难筛选出早期胃癌患者。智能染色内镜(FICE)是一种新的内镜诊断工具,通过光谱分析技术,把普通的内镜图像处理、分析,产生一幅特定波长的分光图像,然后再处理产生FICE特定图像,能够发现肉眼难以观察的早期病变。本文主要研究早期胃癌诊断中智能染色内镜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内镜室行普通胃镜检查疑似早期胃癌患者86例,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43岁到81岁,平均(56.3±3.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隐痛、烧心、早饱等,所有患者都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采用我院现有的奥林巴斯全数字化电子内镜系统,对患者进行电子放大内镜、FICE染色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检查,将疑似病变的取活检进行组织病理检查,HE染色后由我院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病理科医生观察,最后记录相应的结果。

1.3诊断标准

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智能内镜、电子放大镜和靛胭脂染色放大镜对于早期胃癌诊断的标准,主要基于腺管结构和血管形态,具体的分型如表1所示,早期胃癌的诊断标准为:结构消失、网格状微血管或网格状微血管中断或不规则微血管、可见明显边界[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中文版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86例患者活检组织块常规处理后HE染色,有22例确诊为早期胃癌,包括7例乳头状腺癌、5例管状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3例低分化腺癌、3例未分型癌。

2.2三种镜检和病理结果比较

三种镜检和病理结果如表2所示,对数据进行统计得出三种镜检的敏感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如表3所示。FICE染色放大内镜的敏感度、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5.45%、98.44%、97.67%,明显高于电子放大镜的59.09%、84.38%、77.91%,差异均有统计学以(p<0.05),略高于靛胭脂染色放大镜的81.82%、95.31%、91.86%,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

3讨论

早期胃癌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发现时患者基本都处于进展期,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因此,尽早的确诊、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是控制胃癌病死率的关键。临床上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主要是胃镜下活检,但是普通胃镜的阳性率很低,近些年的研究表明[2],胃黏膜在恶性转化时,微血管形态和腺管开口会发生变化,利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能够明显的提高早期癌变诊断率。电子放大镜可以看到黏膜的原色,无法很好的显现出黏膜组织形态的细微变化,而智能染色内镜将不同的色数元素分解、纯化,给出400到600纳米之间任意波长组合的图像,有很好的可视性,能够清晰的显示出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病灶。本研究表明,在敏感度、特异性和符合率方面,FICE染色放大镜略高于靛胭脂染色放大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高于电子放大镜,差异显著(p<0.05),但是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3],FICE染色放大镜在观察微血管形态方面,明显好于靛胭脂染色放大镜。

综上所述,早期胃癌诊断中,智能染色内镜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能够提供清晰的血管图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寰,陈晓光,刘海峰等.放大内镜联合智能电子分光技术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11):621-624.

[2]陈斌,胡中邦.内镜FICE技术不同波长组合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8):662-664.

[3]余世界,李艳霞,沈磊等.电子染色内镜在确定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边界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1):36-38.

论文作者:杨世明 李发旺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4

标签:;  ;  ;  ;  ;  ;  ;  ;  

早期胃癌诊断中智能染色内镜的价值研究论文_杨世明 李发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