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叶艳妹[1]2002年在《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施农地整理不仅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而且可以改善农地生产环境,这已被国内外乡村土地整理的经验充分证明。例如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我国的台湾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山东等地的实践都表明,通过农地整理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5~10%,工时耗费下降20%,产量增加10~20%。有鉴于此,我国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普通开展农地整理工作,预计国家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每年将投资20~40亿元左右,建立土地整理示范区。尤其是在沿海各省,如浙江省、江苏省等,已在全省各县普遍实施较大规模的农地整理工程。 农地整理作为一项旨在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集约性以及改善农村生活、农地生产环境质量的综合性基础工程,是通过融入相关学科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基础手段来实现的。这一工程技术横跨多个学科领域,客观上要求有一套完整的专业技术支持体系,才能为实践操作提供指导。但是,由于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PRED)问题为导向的现代土地整理在我国刚刚起步,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整理的内涵和政策方面,工作的开展以行政推动为主。因此,本研究集中在技术方法层面,探讨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和方法,对土地整理理论的发展和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 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土地整理及可持续土地利用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对农地整理的概念、可持续农地整理应坚持的原则、等级缀块动态范式、重要理论依据、土地整理的运作程序、技术体系及运作模式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2.提出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内涵,认为它是基于长期最佳利用和环境资源保护,并满足公众需求和渴望,集制定农地整理可持续性政策,规划各种土地利用和空间 配置、编制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方案的农地整理项目指南。同时提出了它对政府管理制度构 建和政策制定的内在要求。详细研究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程序和内容、泛目标规 划思维和操作性策略、项目区土地资源分配的基本模型。在对农地整理项目敏感度、风险@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专项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敏感度评价模型和风险度度量及评价模 型。以福建省长泰县雪美洋土地整理项目为案例,应用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理论和 方法,对土地利用、道路工程、沟渠工程、生态防护林工程进行了规划布局,并从生态可 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叁方面共选择了12个指标对规划方案的可持续性 进行了评价。 3.提出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的概念、特点、原理和基本原则。阐述了可 持续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流程,认为其步骤应包括分析或解析、制定设计总则、 研究确定设计标准和框架性要求、工程措施设计、设计的可持续性评价以及可持续性监测 等。提出了耕作田块优化设计的原理,并以雪美洋农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田块的优化设 计,结果表明格田长度宜取80~120米,宽度宜取20~40米。构建了生态环境保育型农地哨 整理设计模式,提出了生态环境保育型农地整理结构设计、道路设计、河渠沟设计的方法。 以福建省长泰县雪美洋农地整理项目为例,对道路工程、沟渠工程和生态防护林工程进行 了可持续性设计。 4.提出了整理区土壤建造的概念,认为它是以土壤学、生态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为 基础,采取适当的农地整理施工工艺,并应用物理、化学或生态措施,对整理区农地建造 一个更加适宜的土壤剖面和综合土壤肥力因素,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土壤的内部结构和环 境质量,恢复并提高土壤质量水平的过程。研究了农地整理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经对绍兴 县齐贤镇、钱清镇上地整理项目区土壤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整理前土壤的速效磷、速效 钾和活性有机质均高于整理后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和活性有机质。在己进行了平整的农’ 地中,从挖方地块到填方地块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 采用不同的工程技术对农地进行整理后其土壤的性状也有明显的差异。可见土地整理会在 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性状。提出了土壤剖面建造的技术要点、工艺流程、过度渗漏防治和 表土处理方法以及可持续农地整理的工艺流程。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 根据可持续农田整理的要求,提出了农田平整的工艺标准、田面高程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 探讨了土壤建造过程中填挖方土壤的养分差异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肥管理措施。以绍 兴县齐贤镇土地整理区为例,在一般的农地评价基础上,根据空间变异理论,借助地统计 学的方法,绘制土壤养分分布图,解诀了农地整理区非均匀条件下的土壤养分评价问题。. 5.权属调整是实现农地整理社会可持续性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详细研究了农地权 属调整的理论基础及法律依?

花盛[2]2007年在《基于潜力评价的江苏省农用地后备资源开发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用地后备资源开发是补充耕地、增加其他农用地和发展建设用地的重要途径,是缓解人口与土地矛盾紧张的重要措施。农用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弥补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耕地的占用,从而为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生产提供最基础的土地资源保证,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物质基础。科学而合理地开发利用农用地后备资源,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在总结了江苏省农用地后备资源的数量潜力和开发利用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上,采用抽样调查、回归分析和图形数据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农用地后备资源的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提出江苏省农用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时空战略安排建议,为合理开发利用农用地后备资源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本文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分析研究区概况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农用地后备资源长远潜力数量概况及地区分布进行描述。然后结合江苏省不同地区社会经济自然条件,进行了农用地后备资源现实潜力分析,并将后备资源数量分析与质量评价结合起来展开研究。数量分析是在调查各评价单元内农用地后备资源数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地区农用地后备资源数量规模、新增耕地率等,得出了江苏省农用地后备资源数量潜力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的盐城、淮安的大部分地方和徐州等地的地域分布特征。质量评价则通过多因素综合法,充分考虑影响农用地质量的各项因素条件,根据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和系统工程等相关理论,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对各单元内农用地后备资源质量进行量化,进一步分析得出全省农用地后备资源农地整理类质量潜力较高、苏北地区质量潜力较高等类型和地域等方面的分布特征。最后,在数量评价和质量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评价单元自然、人文等方面特性,根据各影响因素对耕地质量、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大小,重点分析土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主要障碍因素,采用优势度分析和影响因素优劣对比等方法,确定全省农用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时序和开发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良措施,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的空间优化利用。并针对具体的土地开发整理活动,提出了“优先推行农地整理;加快土地复垦,实现生态重建;适度开发为利用地资源;重点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合理安排土地开发整理时空布局”的农用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沈怡[3]2004年在《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技术与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南方丘陵地区是我国水热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和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在不足全国耕地总面积12%的土地上,负担了近全国人口30%的人口。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本区巨大的优势与潜力未能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再加上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与北方平原地区相比更为尖锐。因此,要保证整个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以缓和广大南方丘陵地区人地矛盾,必须大力开展农地整理工作。然而现阶段我国在农地整理的研究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目前还主要集中在北方平原地区,对南方丘陵地区的农地整理规划设计探讨得比较少;二是在当前我国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实践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地区农地整理目标仍主要是扩大耕地数量,补偿因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尚未进入以项目分析为基础,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阶段,一些反映近期经济效益的喜人的“正数增长”后面,往往掩盖着长远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负数增长”。要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目的效益,必须将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韵理论研究提上日程。 为此,论文以重庆市石柱县九里十叁湾国家土地整理重点项目为例,系统的探讨了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技术与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理论框架研究。即在系统理论、可持续利用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土地经济供给理论和生态学理论等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分析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目标、原则和依据以及特征、程序和内容;然后,针对南方丘陵地区农用地的特点,总结提出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规划设计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技术标准。二是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法实证研究。即在对九里十叁湾项目进行农地整理项目分析之后,针对所研究项目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农地整理具体目标选择,编制项目规划设计多方案;然后针对所研究的项目区的特点,从农地整理的工程内容入手,运用特尔斐法对选取指标进行数轮取舍,构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建立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模型,并对编制的两个方案进行了评价和择优。研究表明: (1) 为缓和该地区人地矛盾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农地整理势在必行。相应的,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技术与方法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2) 论文以重庆石柱县九里十叁湾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实例和样点,运用特尔斐(Delphi)法和层次分析(AHP)法作为分析方法建立起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可以对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综合的评价,其评价结果能基本上反映出各方案的优劣。 (3) 由于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旱坡地整理潜力最大,所以在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 西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巴里里里里里里里里里巴理旦里里里 目规划设计的重点在于早坡地,尤其是15“一25“较陡坡旱作耕地应作为现阶段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的主要对象,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在运作中主要围绕这部分耕地展开。 (4)由于丘陵地区各项景观要素联系紧密,所以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组合性较强,宜在规划设计时实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理。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四大工程规划设计时,要统筹兼顾,探索路、渠、沟、林、田的结合形式。 (5)南方丘陵地区的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的早坡地整理应结合全面实施坡改梯工程,综合整治耕地。石柱县九里十叁湾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与择优结果表明:采用局部平整方式比较理想,即将项目区6。以下的坡耕地和零星荒草地整理为水平梯田;将6。以上的坡耕地和零星荒草地整理为坡式梯田,并通过土地平整使坡度降低3。。这种平整方式既减少了工程量,节约了资金,又有利于整理后土地的各种用途,不对粮食作物的种植产生影响。事实上,一般而言,在地势起伏不太大的南方丘陵地区,总体平整为水平梯田造价费用高;如果全部平整为坡式梯田,则不利于整理后土地的各种用途,因此采用类似于九里十叁湾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局部平整方案更为科学合理。 (6)南方丘陵地区的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强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并将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以减轻灾害危害,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过程也反映出南方丘陵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并相应地赋予农田水利工程指标以比较高的指标权重。石柱县九里十叁湾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与择优结果也表明农田水利工程措施更为完善的规划设计方案一被确定为项目规划设计最终方案。 (7)南方丘陵地区的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有别于北方平原地区。相对于北方平原地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更侧重于理

李向阳[4]2005年在《我国现阶段农地整理的参与力量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叁农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政府的推动下,许多地区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农地整理,以期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我国的农地整理在实践中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这与农地整理中政府、市场、村民集体叁者的力量对比失衡有很大的关系,致使农地整理背离了原来的目标,其原因在于政府、市场、村民在农地整理中的价值取向不同,农地整理各阶段信息不对称,使之不能形成合力。其中,村民的参与地位更是没有得到保障。本文在分析政府、市场、村民叁者各自在农地整理中的作用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村民参与农地整理的见解,并就农地整理的制度性保障和运作程序进行了探讨。

段浩[5]2008年在《农地整理的产权调整和收益分配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迅速增长,为了有效保护基本农田,稳定耕地面积,原国家土地管理局于1996年正式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土地整理应运而生。土地整理作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由于现代土地整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的土地整理相比,理论基础研究和规划设计实践研究尚不成熟,因而在农地整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权益纠纷问题。在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求加强土地整理权益保护的的背景下,本文立足于农地整理相关基础理论,一方面分析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土地整理立法中的权益保护情况,另一方面探讨国内农地整理产权调整面临的产权困境和收益分配的普遍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农地整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该部分明确了本文所指的农地整理概念及其特性和模式,介绍了与农地整理权益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经济学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和博弈论及利益均衡论。第二部分为我国台湾地区及国外的经验借鉴。在介绍我国台湾地区及国外土地整理立法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其权益保护程序规范化、法制化和注重生态效益的立法特点,并总结其对我国土地整理权益管理的启示为建立健全土地整理法律政策,重视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第叁部分我国农地整理的产权调整分析研究。在详细分析农地整理涉及的农地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一系列土地产权和产权调整内涵、模式、原则及方法的基础上,得出了农地整理面临着所有权虚置、使用权不稳定、处分权残缺、收益权难以保障的产权困境的结论。第四部分为农地整理的收益分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农地整理收益分配的博弈分析,在界定农地整理收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各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并建立博弈模型,最终得出该博弈能否实现利益均衡关键在于能否避免其中的政策异化和权利设租、寻租行为的结论;(2)农地整理收益分配的的实证研究,通过介绍江苏省大丰市整理项目的产权调整和整理收益,探讨农地整理中收益分配存在的普遍问题,包括分配前经济收益不明晰、收益分配失衡、分配后效果反馈机制缺失等。第五部分为政策建议。针对农地整理的产权和收益问题提出明晰完善农地产权,建立农地整理利益机制和完善土地整理法律法规的政策建议。

姚妍妍[6]2004年在《土地整理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据测算,我国耕地承载人口的合理数量为8亿,最大理论承载量也只有15亿,而1998年末我国人口已达12.481亿,2020年将到达15亿,最高峰将达到16亿(谭术魁,2001)。在巨大的资源压力下,1996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正式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作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我国的土地整理在上世纪末开始了大规模高质量的投入。 随着这项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规模不断扩大,在初期发挥了重大作用的政府投入、实施、管理于一体的“行政主导式”的土地整理组织运行模式,逐渐暴露出难以克服的弊病。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缺乏、规划设计不到位、缺乏公众参与、产权与利益分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土地整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面对实践中的困难,我国各地区根据不同经济发展及土地后备资源现状,自发的开始了土地整理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的实践。在不断的探索中,土地整理产业化的雏形微露端倪,在发达地区,更有燎原之势。而不相应的是,关于土地整理组织模式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趋势的理论和政策是滞后的,相关的系统研究值得期待。 直面这一现实,本文结合苏南地区农地整理产业化的实践和城市建设用地整理的试点实践,尝试从“产业”和“产业化”内涵分析的角度科学地探讨了“土地整理产业化”的合理内涵,系统的评价现有土地整理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设计出完善的土地整理产业化发展战略下的政府职能、项目科学管理和项目融资方式。此外,本文将完整的城市土地收购、整理、出让的储备运行体系界定为城市土地整理产业化的雏形模式,并为城市土地整理提出了综合整理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在文章的最后本文提出实现土地整理产业化所必要的政策保障体系。 通过系统完整的分析,本文得出的可能有益的结论有:(1)土地整理产业化的实质是土地整理组织运作模式的变革。从特征上看,土地整理产业化要实施的是从规划设计、项目实施到开发建设的每一过程都引入市场化机制的“全程产业化”发展战略。(2)完善的土地整理产业化模式下,政府角色严格定位于“行业管理者”,职能限制于立项、审查、审批和验收。土地整理作为一个完善的行业,其项目操作实行科学的项目管理,在融资上将超越公司融资而引入项目融资的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为其项目融资提供了全新有效的模型。(3)对于农地整理产业化的实践,土地整理和区域农业的相互引导是农地整理区的发展特色之处.(4)“政府立项,企业运作”的城市土地综合整理产业化模式实现了土地整理项目前期规划设计、中期项目实施和后期开发建设的一体化经营,超越了土地整理全程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是城市土地整理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邵乾榕[7]2009年在《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这赋予了农地整理工作新的内涵,对农地整理工作给予了新的定位,为全面完成农地整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多年实践证明,农地整理对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数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新农村建设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对农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不难发现,农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在目标设定和内容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一致性,二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我国农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分别属于政府不同部门领导的两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宽的系统工程,各自有着属于自己的工作机制,故二者在项目规划设计、资金管理、组织实施等方面不够协调,从而导致项目重复建设严重,对国家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如何建立农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协调机制,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当前各部门应当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广泛汲取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和现状分析,剖析了当前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旨在探索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对策措施,初步构建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机制,并结合实际,以福建省福清市为例,对研究成果加以阐述。纵观全文,整个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和第1章绪论。文献综述主要概括了国内外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进展;第1章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部分,包括第2章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分析、第4章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第5章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构建。第2章主要介绍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3章从理论层面、经济层面、组织层面阐述了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可行性;第4章分析了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现状,指出二者协同发展在政策法规、组织机构、资金投入、项目规划、工程质量监督、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第5章针对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初步构建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机制。第叁部分是实证部分,为本文的第6章。首先,分析了福建省福清市的市情以及农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概况;接着,从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农地整理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相协调、农地整理与村庄建设规划相协调、利用民间资金和注重宣传示范工作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福清市在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第四部分即第7章结论与讨论。对整个研究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探讨,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最后总结研究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农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的共同目标、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协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分析,得出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具备可行性。(2)对目前我国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二者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制度不完善;②组织管理机构不协调;③资金配置不协调且投资主体单一;④项目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协调性;⑤工程质量监督有待加强;⑥公众参与机制尚未形成;⑦队伍建设、宣传认识和生态保护问题。(3)针对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①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政策制度;②科学规划,建立项目规划协调机制;③整合资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④加强和完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⑤广泛引导,建立公众参与机制;⑥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机制;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示范推广工作;⑧注重生态环境保护。(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福建省福清市为例,对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实践成果进行了展示,并总结出五条可供借鉴的经验:①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②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化园区;③村庄治理,规划先行;④充分吸收台资、侨资等民间资本;⑤注重宣传示范工作。

叶艳妹, 吴次芳, 刘可清, 程承彪, 郑瑞辉[8]2002年在《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农地整理活动 ,国家和地方每年投资几百亿元资金进行农地整理。但大多数地区农地整理目标主要是扩大耕地数量 ,忽视了农地质量的提高。因此 ,该文从农地可持续利用角度 ,探讨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内涵 ,提出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程序、内容和编制原则 ,并以长泰县雪美洋项目区为例 ,将农地可持续利用理念融进了项目规划编制过程 ,编制了规划方案。最后 ,选用具有代表性的 13个指标对项目规划方案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按规划要求实施后 ,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有显着的改善 ,经济收益有明显的提高 ,公众满意 ,极大地促进了农地的可持续利用

高擘觐[9]2006年在《我国土地整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土地整理是解决我国土地问题的一项技术和工具。近年来,土地整理作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日益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也成为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热门问题之一。土地整理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涵农地整理和市地整理两个方面,并且侧重点不同。同时,农地整理和市地整理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二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互相影响。但是,在进行土地整理的同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扩张,大量农业用地被改变了用途。不仅造成农地中的耕地大量减少,还出现了不少浪费土地的现象,影响了土地整理的效果,出现了侵占土地的面积远远大于整理好的面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直接占用农地的成本要小于进行土地整理的成本,而且土地性质变更以后还会出现巨大的增值,结构导致大量土地被占用,影响了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粮食生产,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在合理利用土地的情况下有效控制土地被占用,增进土地整理的效果,协调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利用与土地整理之间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基于对土地整理的理论、模式、方法及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控制土地用途变更的模式方法,对农业用地用途变更的控制可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护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保护土地整理的成果,而有效的土地整理也可以使政府部门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更为合理的实施土地用途变更工作,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为土地管理部门推进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花晓波[10]2010年在《可持续农地整理的过程理解:从后评价到后期管护》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整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措施,国家大力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以期许我国农村面貌的改善,农业可持续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面对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地"二次"撂荒,景观格局的破坏,土地退化等,本文从农地整理过程进展的角度,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农地整理的概念。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方法,着力围绕农地整理后评价和后期管护进行分析和理解。借鉴西方国家土地管护运动的先进经验提出以土地为中心,而非以人为中心的管护思路,目的在于从真正意义上保持农地的质量,吸引并集中分散的农户,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叶艳妹. 浙江大学. 2002

[2]. 基于潜力评价的江苏省农用地后备资源开发布局研究[D]. 花盛. 南京农业大学. 2007

[3]. 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技术与方法[D]. 沈怡. 西南农业大学. 2004

[4]. 我国现阶段农地整理的参与力量分析及对策[D]. 李向阳. 苏州大学. 2005

[5]. 农地整理的产权调整和收益分配研究[D]. 段浩. 南京农业大学. 2008

[6]. 土地整理产业化研究[D]. 姚妍妍. 南京农业大学. 2004

[7]. 农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研究[D]. 邵乾榕. 西南大学. 2009

[8]. 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法研究[J]. 叶艳妹, 吴次芳, 刘可清, 程承彪, 郑瑞辉.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9]. 我国土地整理机制研究[D]. 高擘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10]. 可持续农地整理的过程理解:从后评价到后期管护[C]. 花晓波. 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  ;  ;  

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