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_高等学校论文

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_高等学校论文

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教学改革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脚步,走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当我们即将步入新世纪之际,不由得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这是一个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和解答的时代命题。

一、走改革之路,别无选择

步入九十年代的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当国际社会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世界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看作当务之急,国际间的竞争日趋加剧。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智力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今天的高等学校已经完全走出昔日的“象牙之塔”,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舞台,正在成为经济腾飞的“发动机”。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参与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和直接。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使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也正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高等教育及其改革的根本原因所在。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高等教育面临的又一严重挑战。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点是:科学技术呈加速发展,知识积累呈指数增长;学科领域在继续分化的同时,呈现出高度综合的趋势;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趋向融合;等等。这些特点给高等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新的技术革命加快了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这无疑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这使得传统意义上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面临挑战。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基本上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与建设的需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改革不断深入,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跨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改革开放和跨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经费的投入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等等。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要求高等教育从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等,都必须作出相应的、更为深刻的变革。

毋庸置疑,挑战也是机遇,只有抓住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才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二、明确改革的思路

八十年代中期,当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逐步明确之后,党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翻开了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新的一页。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2年的春天,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的谈话,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同年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1992年底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提出了“八五”乃至本世纪末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针、政策。特别是1993年初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6 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95年3 月颁布了《教育法》,1996年4 月发布了《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这一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五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统一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根本目的。这一基本思路鲜明地概括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主题,深刻地揭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逻辑关系。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是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所提出的一条重要发展战略方针。这一方针强调适度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适度规模主要是指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要适应 和基本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优化结构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要保持动态的合理状态,要与各个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并有利于提高质量和效益;提高质量是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使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国际高等教育及科技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增加效益主要是指投资效益、学校规模效益、办学效益等的提高,并与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相协调。这一发展战略方针的落实,将有力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体制改革是关键,指出了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等教育体制是关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它主要反映高等学校与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它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枢纽地位,是高等教育系统反映、内化社会需求并适应社会要求的中枢,因此体制改革是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体制改革中,管理体制改革是重点和难点。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是由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体制,这种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政府对高等学校包的过多,统、管的过死,学校缺乏主动适应社会的办学活力和面向社会办学的自主权;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形成条块分割,造成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单科性、行业性强的学校过多,有些学校专业重复设置,办学效益不高,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等等。很显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体制显然已经成为影响整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如果不抓住体制改革这一关键环节,就无法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无从谈起。

教学改革是核心,强调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之所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高等学校适应和服务于社会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的。因此,教学工作的进步,教育质量的提高,其动力在于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使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必须把教学改革放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位置上,这对于整个高等教育改革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无论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还是教学改革,都涉及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面临挑战,制约和影响改革的根本因素更多的是来自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旧思想和旧观念,以及直接受这些思想观念影响的思维方式。这也正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因所在。例如:如不淡化和改变原有的单一隶属观念,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就无法深入;不改变原有狭窄的专业设置,不转变狭隘的“专业对口的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必然举步维艰;等等。因此,要使高等教育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首先必须从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做起。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必须从时代特征和我国的国情出发,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也就是说,必须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否则,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也就失去其先导的意义了。

1993年初,国家教委高等教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单位组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该研究课题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背景、地位作用、办学方向、发展战略、结构布局、体制改革、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党的领导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初步回答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摒弃了旧观念,确立了新观念。这一研究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高教战线的广大干部和教师普遍反映,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思路比较清楚、明确,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学校的实际;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是建国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三、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全面而深入地开展。

1、面向21世纪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国家教委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中已经明确: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教学改革是核心,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推动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国家教委在认真组织各学科专家、学者进行研讨的基础上,于1994年底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这一计划被专家学者称之为“起点高、立意新”的改革计划。为使这一计划顺利实施,1995年3、4月间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在清华大学组织了两次题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的专家报告会。来自文、理、工、农、医等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报告会标志着《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全面起动。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一经提出,便得到有关部委、省市教委、高等学校和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和配合。有关单位和广大教师以出乎意料的热情,积极参与这项教学改革计划。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国高等学校的2万多名教师积极参与改革和研究, 申报项目3000多项。国家教委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 正式批准立项221个大项目,近千个子项目,有1万多名教师参加了这一研究计划。 这一改革计划起动后,调动了高校广大干部和教师的积极性,许多院士、著名教授、校院长带头参加各项目组,进行国内外发展情况调研,研究21世纪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讨论和制定改革方法,进行改革试点和编写“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改革计划在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目前,大部分项目都已完成了调研和国内外比较研究阶段;大部分项目都已完成了总体改革方案的设计;一部分启动早、进展比较快的项目正在进行改革试点和已编写出版了教材;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为了全面推动这一改革计划的实施,国家教委印发了《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并成立了由国内各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顾问组,以指导这一改革计划的顺利实施。

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几乎覆盖文、理、工、农、医所有学科和专业。其内容包括:研究21世纪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调整专业结构、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研究和改革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研究和改革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研究和改革基础课程、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计划的两个重点的实质性成果是:对主要专业或专业群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改革,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或教学方案;编写出版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为使这一计划顺利实施,国家教委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截至1996年底已投入经费700余万元。1997年6月,国家教委在京郊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经验交流会,标志着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一改革计划的全面实现,将使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发生巨大变化。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对于推动整个教学改革具有“牵牛鼻子”的作用,这一改革的深入开展,带动了各方面的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在21世纪建立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奠定扎实的基础。

2、修订专业目录,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面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调整,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高等教育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措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专业结构调整、专业目录修订更是具有特殊意义。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建国初期,我们借鉴前苏联模式,本科教育按行业、岗位甚至是产品设置专业,致使专业越分越细。改革开放以来,从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出发,先后于1987年、1993年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两次大的修订,目录内专业由原来的1400多种缩减到500余种。但是, 仍然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专业宏观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设置不够科学、规范等弊端。这种状况严重影响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科教育从高等教育整体性来看,也只是基础性的教育,过细过窄的专业划分,不利于培养基础较宽厚、能力较强及综合素质较高的本科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对本科人才有着新的要求,原有专业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从另一方面来看,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也极大地制约了高等学校增强办学活力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另外,从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来看,本科专业日趋拓宽,在高等教育相对发展的国家中,本科专业也只有十几种或几十种,就连俄罗斯目前的本科专业也不到百种。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已是高教改革的当务之急。

本次专业目录的修订,遵循科学性、适应性、规范性的原则,力求从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的需要出发,遵循教育规律,结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在不影响增设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的同时,使本科专业在原有500 余种的基础上调减50%。专业目录修订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状况,更加重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将在1998年完成。

这次专业结构调整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的高等学校的本科教育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3、建设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从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高等教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应用科学人才的培养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应用科学空前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的基础科学却面临着严重的困难,经费严重不足,教师队伍不稳,生源质量下降,办学条件较差,等等,所有这些问题使基础学科陷入困境。实践证明,基础科学的发展,是新技术、新发明、新产业的先导和源泉,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后盾。基础科学研究和发展,关键在人才。高等学校从本科开始加强对基础人才的培养,对国家基础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基础科学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等教育在大部队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护和加强基础人才的培养,是科学界、教育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教委提出了建立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和保护基础人才培养的决策,受到科学界、教育界和理论界专家、教授的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

从1991年开始,首先在理科分期分批经过学校申报和专家评审,先后在条件和基础比较好的综合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大学、医科和农科院校建立了8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在经费投入上、招生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在教学上加大改革力度并对其他学科和专业的改革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文科在1994年在中文、历史、哲学等基础学科也建立了5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工科在1996年建立了45个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几年来,文、理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工科基础课教学“基地”的建设和改革在生机勃勃的开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地”的建立,吸引一大批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报考,录取新生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教学改革起到了带头作用;增加了投入,教学条件有所改善。在许多科学家的呼吁下,国家每年增加6千万元(五年三亿元)财政拨款, 主要用于理科“基地”的建设和改革。最初建立的“基地”已经培养出的本科毕业生,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一毕业就被研究生招生单位一抢而空。“基地”建设和改革得到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和赞许,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加强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基地”建设,是具有战略眼光的、跨世纪的重大举措,它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当过去过细过窄的专业人才受到时代发展的严重挑战时,高等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早已开始思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适应21世纪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宽厚、扎实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有高的素质。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也可以通俗地说,素质就是做人。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和共同发展,并注重加强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特征,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重要方向。素质一般认为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在人的诸多素质中,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很难想像一个人会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和人生追求,也很难想像一个人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会有进一步提高和充分地发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心理身体素质也要受文化素质的影响。说到底,文化素质对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很难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也很难使党的教育方针得以全面贯彻落实。

1995年,国家教委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设想,具体内容是:通过课内外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有关理论和知识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素养,使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并基于这一精神组织开展试点工作。这项工作引起各有关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先后有数百所高等学校积极要求参加这一试点工作。经国家教委研究确定在全国52所高等学校开展试点工作,并成立了试点院校主要领导参加的试点工作协作组。

两年多来,这项工作在各有关高等学校健康开展,各校采取确定大学生必读书目,加强课堂教学,举办文化讲座,以及组织学生开展有益于提高文化素质的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工作;有的高等学校还明确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评价方法;有关高等学校已经从新要求出发着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试点院校每年召开一次试点工作会议,会议主要通过交流经验,统一认识,探讨一些共性的问题,研究措施,推动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到目前试点院校工作会议已经召开三次,特别是今年5 月中旬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的第三次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将这项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目前,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正在高等学校形成,各种讲座及有关活动在学生中产生强烈共鸣,学生的精神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更令人欣喜的是,试点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已经在全国高等学校逐步推广。这项工作的开展,充分反映了各高等学校的愿望,顺应了时代潮流,同时,它也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在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开展的同时,带动了外语、计算机教学改革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也逐步深入开展,使得教学改革呈现出全方位深入开展的喜人局面。

四、改革和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改革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是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原来的教学管理,多是过程管理,不利于调动学校院系以及教师的积极性,办出自己的特色。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学校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从各校的实际出发,进行各种教学评估试验,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并取得了有益的经验。特别是许多学校开展的课程教学评估,已经成为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各校进行教学评估的基础上,1994年国家教委提出了进行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试点,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质量宏观监控体系的思路。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对新办本科院校进行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第二种是对办学时间比较久和基础好的学校进行优秀教学工作学校评价,第三种是对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学校进行随机评价。

1994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开始启动。为做好这一工作,国家教委分别于95年、96年、97年的年初举办了三次高等学校教学研讨班,就如何加强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组织有关高等学校的行政领导进行研讨,先后有近300 所高等学校的600多位高等学校的领导参加了研讨班。 举办研讨班对于组织发动教学评价工作和统一思想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两年多来,这一工作进展顺利,到目前为止已有近77所“文革”后新建的高等学校参加了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有4 所重点高等学校参加了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的评价。两年多的工作证明,这项工作已经得到高等学校的一致认同和拥护,效果也是显著的。经过合格评价的院校办学思想得到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的步子进一步加大,教学基本建设得到了加强,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在去年参加评价的45多所院校,通过评价从不同渠道争取到4亿多元教学基本建设经费。 随后开展的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的评价工作在重点高等学校引起强烈反响,促使这些具有几十年教学工作经验积累并已经形成一定教学传统的老校,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对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整体评价是实施目标管理、诊断教学工作状况、监控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在教学评价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国家教委强调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并重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统计等配套工作的开展。随着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正逐步形成和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不仅仅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五、走向新世纪

正当我们满怀信心迎接21世纪到来之际,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了。这次会议明确地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并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同时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加快体制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和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要求。与此同时,第五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将于今年年底召开,这是本世纪召开的最后一次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将根据十五大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方针和任务。在世纪之交,我们的任务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深化改革,稳步发展,贯彻和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有关精神,把一个体制、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更高的中国高等教育带进21世纪。

要确定下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改革思路,就必须对21世纪初国内国际社会、经济以及科技文化的发展趋势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和认识,根据当今世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即将到来的21世纪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在21世纪,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人类和社会发展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第二,21世纪将是高等学校与社会更加紧密结合的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在21世纪,高等学校将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第三,也可以说,21世纪将是教育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世纪,在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将更加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人才个性的发展,特别是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最后,21世纪将是高等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拓展的世纪,在时间的拓展上将呈现为终身化的趋势,在空间的拓展上将呈现为国际化的趋势。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抓住本世纪最后这几年的时间,从各个方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积极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稳步发展;广泛开辟高等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的渠道,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促使高等教育更加主动地适应两个根本转变;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教学改革中,要增强质量意识,树立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通过各种途径,从各个环节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从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入手,充分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总之,今天的改革,必将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标签:;  ;  ;  ;  ;  ;  ;  

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