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美学_美学论文

论实践美学_美学论文

关于实践美学的讨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80年代中国美学的主流学派,“实践美学”在学术研究中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进入90年代,围绕实践美学理论上的一些问题,美学界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者提出“超越实践美学”的主张,从而引出了一系列有关“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新的理论争鸣。在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海南省社科联、海南师范学院联合召开的“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发展与超越”学术讨论会上,上述问题再次引起与会学者的高度关注。与会学者对实践美学在当代中国美学进程中的历史地位达成了基本共识,认为实践美学克服了“反映论美学”的机械唯物论倾向,推动了80年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发展,其合理思想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美学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与会学者在变革、发展还是“超越”实践美学的问题上,形成了两种意见:一部分学者提出,实践美学已经走完了自己的路程,由于其哲学基础和基本观点存在根本的缺陷,因而现在应该打破实践美学体系,吸收西方现代美学思想成果,建立“后实践美学”的理论体系。有学者认为,实践美学把传统哲学的本体论范畴“存在”界定为社会存在,而社会存在又仅仅是一种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以此把群体性、物质性、理性与现实性作为本体论的规定,使之成为审美的基本属性,抹煞了审美的个体性、精神性、超理性和超现实性;这种观点实质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误解。再者,实践美学过于乐观地相信实践可以克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而事实上,实践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物质生活的匮乏,但这并不等于获得自由;作为自由的生存方式,审美的奥秘不在于实践,尽管实践总是审美的必要的现实基础。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实践美学虽非尽善,但它的重要性在于为中国美学的当代发展提供了一个较明确的本体观照立场,而其内部种种不同的转化轨迹,则为我们带来了变革、发展实践美学的具体可能性。

晓棣

标签:;  ;  ;  

论实践美学_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