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发布国家林业局2003年工作重点_林业论文

国家林业局发布国家林业局2003年工作重点_林业论文

国家林业局印发国家林业局2003年工作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家林业局论文,工作要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林业发展突飞猛进,“一个重点”稳步推进,“两件大事”取得突破,“三项工作”深入开展,各项林业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林业建设倍受关注,一个全社会重视林业、支持林业、参与林业建设的大气候正在形成。特别是六大工程的全面启动,标志着我国林业正在加速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南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大将生态建设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可持续发展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要完成好如此艰巨的林业建设任务,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以百倍的热情和有力的举措全面抓好2003年的各项林业工作。

2003年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的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从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入手,深化六大工程建设这个重点,办好林业战略研究成果完善和运用、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召开和贯彻两件大事,强化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三项工作,突出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林业分类经营、林业所有制结构、林业行政执法体制四项改革,抓好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业务五大建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大力推进林业历史性转变,全面开创林业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入手,深化一个重点,办好两件大事,强化三项工作,突出四项改革,抓好五大建设,全面开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2003年,全国计划完成人工造林844.8万公顷,飞播造林80.5万公顷,封山育林142.2万公顷,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683亿元。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一个重点,推进六大工程健康实施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营造林任务119.3万公顷,木材减产55.3万立方米,一次性安置富余人员7.5万人,继续管护森林面积9493万公顷。加速制定《天然林保护条例》和《天保工程报账制办法》、《天保工程区森林管护办法》,将工程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加快调整林区产业结构,尽快出台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政策。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解决企业银行债务、增加一次安置富余职工特别是混岗职工指标、职工社保、人工林采伐补偿政策等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建立一批森林可持续经营、天然林资源管护、后续产业开发示范区。加强再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以工程“四到省”为中心,全面考核工程管理、质量和效果,并进行通报。对5年来工程实施情况组织评估,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二)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地造林336.7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376.7万公顷。全力抓好《退耕还林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树立“无档则乱”的思想,制定《退耕还林档案管理办法》,着力强化档案建立管理工作。出台《退耕还林工程资金报账制暂行办法》、《退耕还林工程监理制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工程管理。争取《退耕还林规划》早日批复,组织编制省级工程规划和地方各级实施方案。强化监督检查、实绩核查和确权发证工作。加强效益监测体系建设,搞好阶段性效益评估。2003年是工程实施的第5年,对经济林补助到期后的延续政策、后续产业开发、后期管护措施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办法。

(三)三北和长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完成营造林任务162万公顷,低效防护林改造任务80万公顷。以提高质量、效益为突破口,促进工程建设机制转换。加大资金投入,使工程建设焕发新的活力。三北防护林工程要进一步突出防沙治沙,特别是重点风沙区的治理。长江防护林工程要积极推进低效防护林改造,重点突出“两湖一库”(洞庭湖、鄱阳湖、丹江口库区)的治理。珠江防护林工程要重点加强石漠化治理,加大封育力度,实行综合治理。沿海防护林工程要加快红树林及沿海基干林带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沿海区域特色林业。太行山绿化工程要重点推广生态经济型模式,发挥林业在山区综合开发中的龙头作用。平原绿化工程要由绿化型向生态型、效益型转变,全面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营造林任务102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66.7万公顷),小流域治理12万公顷,草原治理42万公顷,舍饲禁牧233万公顷,生态移民2.65万人。进一步完善防沙治沙总体思路,以重点工程为龙头,建立一批全国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划定一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带动整个防沙治沙工作开展。抓紧筹备全国防沙治沙工作会议,活化治沙机制,制定优惠政策。以纪念《防沙治沙法》实施一周年为契机,开展执法大检查。加快出台《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同时组织编制好省级规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建设的意见》,加快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组织制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工程区禁牧、禁垦、禁樵政策,加大植被保护和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检查核查,实行末位警告制。制定《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体系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规程,加快沙化土地临测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沙化监测和沙尘暴灾害评估,并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同时,加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和履约工作。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新增自然保护区150处,扩大保护面积100万公顷;新增自然保护小区1000处,扩大保护面积30万公顷。强化老虎、大熊猫、兰科植物等15个野生动植物种的救护、繁育及种质资源基因库项目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保护区发展,强化保护区管理,促进保护区社区共管机制形成。在大江大河源头、重点森林和湿地地区、典型动植物区系地域、生物多样性重点地区、自然保护区之间的走廊带、破碎化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分布区及典型生态系统区域,抢救性地规划建立一批保护区。同时,着力发展一批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争取《全国湿地保护规划》批准实施,完成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成果发布,启动国际重要湿地监测项目。组织制定《湿地保护条例》,积极推动各地湿地保护立法,逐步将湿地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贯彻落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12届缔约国大会的各项决议,完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工作。利用纪念《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15周年的机会,推进《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进程,同时制定野生植物保护配套法规。

(六)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完成造林任务21.3公顷。努力提升速丰林工程建设速度,全面启动林业持续发展项目,加快实施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启动2个试点示范基地,审批上马10个纸浆原料林基地和10个人造板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多种所有制一齐上。组织开展低产林改造、速丰林林木采伐、税费负担调整和市场流通机制政策研究,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制订《速生丰产林建设导则》,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的技术规程和标准,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争取国家安排适当资金,用于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优良种苗开发推广等,同时,争取多渠道、多主体投入,促进工程建设良性发展。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推动林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林业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二、办好两件大事、为林业建设创造有利环境

(一)推动林业战略研究成果运用,加强后续研究。在完成林业战略研究总论的基础上,全面完成研究的后三部分,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决策依据。加强成果宣传,抓好成果运用,以成果为基础,研究制定《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同时,抓好后续研究工作。

(二)开发全国林业工作会议,抓好会议精神落实。积极沟通,主动配合,争取《决定》早日出台。调动精干力量,研究起草好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并做好其他相关工作,为会议召开作好充分准备。《决定》出台和会议召开后,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狠抓《决定》和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同时,要组织大型宣讲团,分赴全国各地宣讲,领导干部主要讲《决定》等方针政策,劳动模范主要讲先进经验,专家教授主要讲林业战略研究成果,不断把《决定》和会议精神的宣传贯彻活动推向深入。以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为主线,加强林业宣传,形成会前、会中、会后三个宣传高潮,为林业发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三项工作,夯实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根基

(一)严格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加大森林采伐“源头”管理力度,组织开展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确保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严格执行。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坚决制止林地非法流失。积极培育多层次、多门类的林地和林木流转市场,充分调动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完善采伐管理政策,为商品林及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创造宽松条件。高质量地完成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和六大工程建设成效监测工作。抓好组建省级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健全森林资源监督体系。全面检查、督促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制“五条标准”落实情况,组织实施森林消防监督,建立重点防火期森林火险每周预报制度。加强卫星林火监测、航空护林、基础设施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提高森林消防综合能力。加大各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的查处和督办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和防治减灾服务体系。继续组织实施重大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突出加强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管理工作。稳定、健全基层林业工作站,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职能作用,提高人员素质。

(二)慎用林业建设资金。严格执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管理暂行规定》、《林业重点工程资金违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出台《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指标操作规程》,规范资金使用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加快推行招股标制、监理制、报账制等管理新机制,把六大工程建设中的资金管理、项目管理和对工程资金的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分级组织开展六大工程建设资金的稽查,特别是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稽查,发现问题,坚决整改。抓好林业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成效的跟踪检查和审计,确保专款专用。加大监察工作力度,形成上下结合、健全周密的约束监督机制和网络,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同时,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

(三)全面提升林业建设质量。组织开展“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年”活动,制定《全国林木种苗发展纲要》、《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林木种子进出口管理办法》,开展林木良种审定和种苗质量全抽查,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快良种基地、采种基地建设,提高良种产量和使有率。实施“营造林质量提升计划”,严格执行《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和《造林质量考核办法》,建立健全造林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开展营造林质量工作大检查,全面加强营造林质量管理。大力推进森林经营,制定《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指南》,加强森林经营试验示范,提高林分质量。实行按照分类经营要求确定培育目标、按照培育目标确定效益指标、按照效益指标确定经营方案的新举措,创造营造林管理新机制。抓紧出台《全民义务植树条例》,开展“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模范县市、模范单位”评选表彰活动,加强绿色通道建设,深化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工作。完成“数字林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启动实施“六大工程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与试验示范”专项,加强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强化林业科技支撑。全面实施专利、标准战略,提升林业科技整体实力。加快林业标准化进程,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和林业生物基因安全管理。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认证标准体系,开展森林认证试点工作。大力推进经济林产品无公害工作进程,组织开展珍稀野生花卉资源普查和国花评选工作。改善国有林场发展环境,提高森林旅游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争取批准实施《全国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规划》,规范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全面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力争在合作渠道、领域上有新突破。积极开展与美、德、日、埃等国的双边合作,参与第十二届世界林业大会、国际热带木材协定谈判等多边活动,总结小渊基金合作、中德财政合作项目经验,提供国际合作样板。

标签:;  ;  ;  ;  ;  ;  

国家林业局发布国家林业局2003年工作重点_林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