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金堤河干流河道治理项目中的应用论文_刘勇

莘县黄河河务局 252400

摘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作为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广泛应用于住宅区、农村乡镇、高速公路服务区等的生活污水处理。金堤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中首次使用该设备,其表现基本满足施工污水处理需要,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更利于改设备今后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一体化 污水处理 金堤河 应用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控制水污染,保护施工区内地面水以及地下水水质的良好状态,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本文针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金堤河流域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及探讨。

1 项目施工期污水种类、总量及产生途径

金堤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生产及生活区有12个,均设置在金堤河堤防背河侧,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水主要有两种:生产污水及生活污水。机械冲洗水产生量为8.69m³/h,生活污水量为240.72m³/d。

生产污水主要是由砂石料冲洗、混凝土搅拌及运输机械设备冲洗、混凝土养护、基坑及机械维护产生的油水等组成。生活污水主要是由日常生活、洗涤、粪便污水等组成。

2 施工污水成分、处理措施及对环境的影响

2.1施工污水成分

(1)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BOD5、SS、TP、TN等。

(2)生产污水包括石油类和SS。

2.2污水处理措施及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生产污水经除油、沉淀处理后作为车辆冲洗水重复利用,不进入金堤河河道,不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生活污水通过设置化粪池及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经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作为附近主体工程施工临时堆土洒水使用,以防止扬尘的产生,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

3.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3.1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简介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生物处理工艺——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集中至调节池后,用泵提升至接触氧化池,经生化处理、沉淀及消毒后出水回用,能有效去除BOD5、CODcr、NH3-N,消化池中的污泥用泵抽至污泥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干化污泥产生量极小,可就近堆肥。

设备的主要构成为调节沉淀池、生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污泥池、消毒装置、风机房、泵房以及电控室等;设备出厂时已组装调试完成,施工场地只进行了挖设预埋坑,构件装配;设备处理水量在1-80m³/h之间,处理每吨污水运行费用为0.3元,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

施工工艺流程主要为:

3.2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的问题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存在以下几种问题:①维修空间小,维修不方便;②水流停滞时间稍短,运行要求高;③污泥不易外排。

相比以上问题,该设备在金堤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接触氧化池内需加入污泥菌种,出厂设备不加载填充料及生物料,厂家负责指导设备安装后,使用者自行联系当地污水处理厂购买污泥菌料。而整个设备的运行离不开活性污泥菌,这种菌类在使用中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培养,不然排放出的水体不能满足环保污水排放要求。

在金堤河干流河道治理项目中,针对这一问题,总结出针对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好氧活性菌群从接种到菌群培养、注意问题等措施。

3.3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泥菌种培养措施

3.3.1 好氧活性菌的接种

好氧污泥采用金堤河沿线附近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污泥作菌种(种泥或种污泥)来接种。

3.3.2菌种培养

菌种培养主要是活性污泥培菌法,当接种菌种完成后,在连续运行已见到效果的情况下,采用递增污水进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好氧菌培养正常启动可在10-20天内完成,递增比例为5-10%。

为加快培养进程,在培养过程中投加未发酵过的大粪水或其它营养物。活性污泥浓度达到工艺要求值即完成了培菌过程。从成本上讲,种泥的量尽可能少,一般情况下控制在稀释后使混合液污泥浓度在0.5g/L以上。

3.3.3菌群培养,设备调试期间的注意事项

①温度

温度是影响整个工艺处理的主要环境因素,各种微生物都在特定范围的温度内生长。生化处理的温度范围在10~40℃,最佳温度在20~30℃。任何微生物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存,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可大量生长繁殖。在污泥培养时,要将它们置于最适宜温度条件下,使微生物以最快的生长速率生长,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会使代谢速率缓慢、生长速率也缓慢,过高的温度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

②pH值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物质代谢与pH值密切相关。大多数细菌、原生动物的最适pH值为6.5~7.5,在此环境中生长繁殖最好,它们对pH值的适应范围在4~10。而活性污泥的主体,菌胶团细菌在6.5~8.5的pH值条件下可产生较多粘性物质,形成良好的絮状物。

③营养物质

污水中的微生物要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经过分解代谢(异化作用)使复杂的高分子物质或高能化合物降解为简单的低分子物质或低能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通过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利用分解代谢所提供的能量和物质,转化成自身的细胞物质;同时将产生的代谢废物排泄到体外。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素为微生物生长的条件。污水中应按BOD5∶N∶P=100∶5∶1的比例补充氮源、含磷无机盐,为活性污泥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

④悬浮物质SS

如处理施工废水时,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通过预处理悬浮物已大部分去除,但也有部分不能降解,会形成浮渣层,但不影响系统对污水的处理。

⑤溶解氧量DO

在活性污泥的培养中,DO的供给量要根据活性污泥的结构状况、浓度及污水的浓度综合考虑。在培养初期DO控制在1~2mg/l,这是因为菌胶团此时尚未形成絮状结构,氧供应过多,使微生物代谢活动增强,营养供应不上而使污泥自身产生氧化,促使污泥老化。在污泥培养成熟期,要将DO提高到3~4mg/l左右,这样可使污泥絮体内部微生物也能得到充足的DO,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要根据污泥培养情况逐步提高DO。特别注意DO不能过低,DO不足,好氧微生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正常的生长规律将受到影响,新陈代谢能力降低,而同时对DO要求较低的微生物将应运而生,这样正常的生化细菌培养过程将被破坏。

活性污泥培菌过程中经常测定进水的pH、COD、氨氮和接触氧化仓内溶解氧、污泥沉降性能等指标。活性污泥初步形成后,就要进行生物相观察,根据观察结果对污泥培养状态进行评估,并调控培菌过程,同时控制好剩余污泥的排放。

4.结论

通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金堤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其技术性可靠,处理效果好,投资省,占地少,维护方便的优势十分突出。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①南北地域差距,温度不同,所选购设备时要注意使用地域;②选购产品时一定要查看其厂家资质;③明确自己选择一条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目的,是否能达到处理污水的量,排放是否达标;④出厂设备是否带填充料、污泥菌种,是否有相应的培养方案;⑤附近有无污水处理厂,方便购买菌种。

论文作者:刘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8

标签:;  ;  ;  ;  ;  ;  ;  ;  

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金堤河干流河道治理项目中的应用论文_刘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