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国后毛泽东的农业经济思想*_农业论文

论建国后毛泽东的农业经济思想*_农业论文

简论建国以后毛泽东的农业经济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经济论文,思想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建国后,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科学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认为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关系到中国工业化能否实现。为此,毛泽东指出:要发展农业,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走农业机械化道路。

关键词 毛泽东 农业经济思想 国民经济 工业化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从中国国情出发,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农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探索了中国农业发展的途径,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指导思想。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学习和应用这些光辉思想,对于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分析资本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时就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①“农业劳动是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农业劳动(这里包括单纯采集、狩猎、捕鱼、畜牧等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因为一切劳动首先而且最初是以占有生产食物为目的。”②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最初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实质,其原因就在于农业是提供基本生存资料的一个特殊生产部门。毛泽东继承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思想,坚持以中国国情为基本出发点,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实际状况,总结了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建立发展国民经济要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早在1948年4月1日《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消灭封建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就给发展工业生产,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的任务奠定了基础”。在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分析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的国情特点,强调指出,中国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约是现代化的工业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这是中国“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建国后,他又在实践中进一步阐发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

(一)没有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就没有国家政治上的健康稳定发展。

毛泽东认为农业是否发展,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否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巩固的大问题。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农民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了工农联盟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力量。我们正是依靠了这两个阶级的联盟,革命才取得彻底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在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同样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我们的专政,叫做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表明,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制度,而由工人阶级团结全体有公民权的人民,首先是农民,向着反动阶级,反动派和反抗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分子实行专政。”③随着条件和形势的变化,建设时期的工农联盟的任务与方式同革命时期存在着重大差别,它更直接地以经济为基础,更多地依存工、农业的发展及相互影响、相互推动,正因此,毛泽东认为:“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④“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吃肉吃油问题,以及其他日用的非商品性农产品问题。”“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⑤农业搞好了,农民能自给,五亿人口就稳定,工农联盟才能够巩固,这样才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毛泽东不仅从工农联盟的角度论证了农业对国家政权巩固的重要性,而且从国防建设上对此也作了论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为此必须有国防现代化建设。建国后,毛泽东特别注重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国家安全的巩固。60年代以后,苏联加紧对我国进行军事威胁,经济工作中的备战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为此毛泽东一方面率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调整工业建设布局,另一方面毛泽东又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的口号,特别着眼于发展农业和调动地方建设的积极性。毛泽东认为“第一是备战,人民和军队总得有饭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有枪炮,无所用之。第二是备荒。遇到荒年,地方无粮棉油等储备。仰赖外省按济,总不是长久之计。一遇战争,困难更大,而局部地区的荒年,无论哪一个省内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几个省合起来看,就更加不可避免。”⑥毛泽东在和平建设时期居安思危,高度评价农业对国防建设的重大意义,对中国农业的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

(二)农业是发展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主要是指农、轻、重之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在对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上,毛泽东的思想是辩证的。他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⑦一方面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生产,将重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重点。因为没有重工业作基础,没有工业原材料、机器、能源等重工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农业、轻工业不可能真正发展。另一方面,毛泽东也认识到农业对重工业、轻工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和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提供粮食、农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毛泽东指出:“发展了农业,相当地保证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⑧“农业也关系到城市和工矿区人口的吃饭问题。商品性的农产品发展了,才能供应工业人口的需要,才能发展工业。要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商品率。”只有农业能够为全社会提供更多的商品粮,其他各行各业才有条件更快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农业作为提供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基础,其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建国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充分证明,农业生产搞好了,人民生活就有了保障,社会主义工业才能健康发展。

2、农业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丰实的原料。毛泽东指出:“我国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生产水平,现在是很低的,而国家对于这些物资的需要却是一年一年地增大,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⑨又强调指出:“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农村是轻工业的重要市场。只有农业发展了,轻工业生产才能得到足够的原料,轻工业产品才能得到广阔的市场。”⑩农业能提供原料的多少,对工业的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除一部分是由工业自身提供的外,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约占30-40%,其中轻工业原料的60-70%来源于农业。近些年来,我国农业连续大丰收,为轻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实的原料,推动了轻工业的迅速发展。从农业与轻工业的关系上来说,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轻工业的发展。

3、农业是工业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毛泽东指出:“农业是积累的重要来源,农业发展起来了,就可以为发展工业提供更多资金。”(11)又说:“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革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这除了直接的农业税以外,就是发展为农民所需要的大量生活资料的轻工业生产,拿这些东西去同农民的商品粮和轻工业原料相交换,既满足了农民和国家两方面的物资需要,又为国家积累了资金。”(12)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资金应当依靠国家内部积累,而农业则是资金积累的一个重要源泉。广大农民所创造的价值,除了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集体福利事业和个人消费外,还把其中的一部分,以农业税和农民个人储蓄等形式,作为积累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4、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而可靠的市场。毛泽东指出:“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会更快地发展。”(13)“现在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无论是发展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农村都是极大的市场。”(1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而也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市场。广阔的市场是工业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农业的技术改造,农业现代化日益向前推进,为农业服务的机械、肥料、农药、水利、电力、运输、民用燃料,民用建筑材料等将日益增多,重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日益扩大。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必然要求轻工业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花色品种更齐全的日用生活消费品。

5、农业是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部门。毛泽东于1957年1月27日《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出口物资主要是农产品。农产品变成外汇,就可以进口各种设备。”

从以上几点看出,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发展速度和规模,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工农业并举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模式和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战略思想。这不同于苏联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方式。“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兴办任何事业的基本条件。

1、粮食是发展工业的基础。要发展工业,必须保证工人有饭吃。“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工业。”(15)同时农业也是轻工业的主要原料来源,而粮食又是食品工业,饲料工业的重要原料。粮食生产的规模和速度直接制约着轻工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2、粮食是农业经济的基础。毛泽东指出,因为粮食生产是其他农作物生产的首要条件。只有首先发展粮食生产,使从事其他产业的人有饭吃,林、牧、副、渔业和经济作物才能得到发展。因此,他指出:“以粮为纲”,其实质在强调粮食生产对其他各业的带动和制约作用,绝非意味着只抓粮食生产,而忽视副业和经济作物的生产。

3、粮食还是稳定国内市场,发展商业和增加出口的基础。毛泽东在《1957年夏季形势》一文中指出:“如果850亿斤左右的粮食收不到手,则将牵动市场物价,牵动国民经济计划的顺利进行。”还在不同场合他多次指出。农产品多了,一方面商业部门可以多收购一些供应城市居民,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增加出口,换回更多的外汇。

除此而外,毛泽东还认为粮食还关系到国家政治安定与否的大局,如果粮食供应紧张,会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和认识为我们党坚持把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正是基于对农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使毛泽东不断探索中国农业发展的条件和途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如何发展农业呢?对此毛泽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发展农业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土地改革后,存在在农村的汪洋大海般的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无力进行兴修水利等农田基本建设,无力抵御自然灾害,无法使用农业机械和新的农业技术,就连维持简单的再生产也存在不少困难。毛泽东认为必须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毛泽东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虽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与社会主义生产力相矛盾,但是,从总体上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基本上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允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一情况。”(16)事实上,农业合作化使广大农村有条件对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大规模的水利灌溉,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和田间村网上逐步推行,机械耕作、施肥、杀虫等农业技术逐步推广,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合作化后的1956年,虽然受灾,全国粮食仍增长176亿斤,1957年和1958年继续增长或稳产。但是不久,由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缺乏科学认识,认为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是社会平等的基础,而生产力的大发展总在生产关系变革之后,于是他试图消灭人们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差别,实行公有制规模越来越大、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人民公社,企图以此促进社会平等、繁荣和富裕。由于未立足生产力这一根本的现实基础,因而他所构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一大二公三纯,消灭分工、消灭商品、消灭三大差别的社会主义模式,只能是一种空想模式,推行这一空想社会主义模式,农业生产遭受挫折不可避免。

(二)发展农业必须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1956年为纠正农村工作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错误倾向,毛泽东指出:“包产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哪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他要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得到的假话,收获多少就讲多少,不可以讲不合实际情况的假活。毛泽东还科学地记述了广种溥收与少种多收的相互关系,基本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状况,他认为要使农业产量大幅度上升,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能减少播种面积。少种、高产、多收的计划是一个远景计划,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可能的,但是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当时农业发展的方针只能是广种薄收与少种多收(高额丰产田)同时实行。

毛泽东还特别指出,农业的发展和种植密度要讲科学。他认为农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不仅包括种植业,而且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这“五业”之间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为此他指出,全国各地区必须根据当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搞好农业区划,做到农区以农主,林区以林为主,牧区以牧为主,渔区以渔为主,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要求各地在处理和安排内部的比例关系时,必须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密度,也要依据客观规律,根据气候、地点、土肥、水、种等条件,各种作物的情况,田间管理水平高低不同等,作出一个比较科学的密植程度的规定,不可太稀,不可太密。

(三)发展农业必须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毛泽东用了很大的注意力研究了国家和农民的关系问题。因为这是关系到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问题。他批评苏联在建设中把农民挖得很苦的“杀鸡取卵”的错误时指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17)毛泽东总结了我党同农民关系之所以较好,主要原因是:我们减轻了农业税,力求缩小剪刀差,不剥削农民,不侵占农民的利益。同样,他要求合作社同农民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在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合作社、农民各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有适当规定。合作社的生产费、管理费、公积金、公益金虽是直接为农民服务的,但这几项究竟各占多少,应当同农民研究出一个合理的比例。这些费用应当节约合理使用,力求使其发挥更大更好的效用。总之,毛泽东不仅看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一致性,而且也看到了三者利益的矛盾性,他要求三者兼顾,不能只顾一头。

毛泽东十分关心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要求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农民的个人收入,“除了遇到特大自然灾害外,我们必须在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争取百分之九十的社员的收入比前一年有所增加,百分之十的社员的收入能够不增不减,如有减少,也要及早想办法加以解决。”(18)通过关心农民物质利益,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办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物质利益需要。但是,后来由于在实践中对重工业发展要求过急,对农民生活改善注意不够,再加上毛泽东提倡高尚人生价值,重视大公无私,使得毛泽东的这一良好愿望并没有真正实现。

(四)发展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社会主义制度为农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当时的条件下,虽不采用科学技术借助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也能使农业劳动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终究会因基础贫乏,后劲不足受到制约,社会主义农业不可能建立在落后的手工业劳动基础上。毛泽东对农村科学技术和农民的文化水平极为了解,他们“大多数不识字,没有现代化的文化技术,能用锄头、木犁,不能用拖拉机”(19),中国“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20)中国农村的科技现状和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没有自己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建成的”,“搞农业不学技术不行了”(21)甚至说:“不学土壤学,就不能当农业部长。”号召全党同志,无论搞工业还是农业,都要学技术和业务。各行各业干部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又旧话重提,“要较多地懂得农业,还要懂得土壤学、植物学、作物栽培学、农业化学、农业机械,等等;还要懂农业内部的各个分业部门……等等;还有畜牧业,还有林业。所有这些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我劝同志们,在工作之暇,认真研究一下,我也还要研究一点。”1955年,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给上海局、各省委、自治区党委的通知中指出:“在七年内基本上扫除文盲,每人必须认识一千五百到二千字。”毛泽东虽然认识到了消灭文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但却忽视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1956年毛泽东还在一封信中提出了农业机械化问题,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据毛泽东估计需要有十年时间,他还大致估计了农业机械化的步骤”四年以内小解决,七年以内中解决,十年以内大解决。”毛泽东关于农业机械化速度的设想虽然脱离实际,但他关于集中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村有经验的铁匠、木匠共同研制农业机械,关于农业机械化走研制——试验——推广的道路等正确构想,一直到今天对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仍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1994年6月27日收到

注释:

①《马恩全集》第25卷,第885页。

②《资本论》第3卷,第712页。

③④⑧⑨(11)(12)(15)(16)(20)(21)《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7页、379页、268页、181页、361页、182-183页、381页、373页、288页、471-472页。

⑥转引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第413-414页。

⑦(13)《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00页。

⑤⑩(14)《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0页。

(17)(18)《毛泽东选集》第5卷274页。

(19)《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49页。

标签:;  ;  ;  ;  ;  ;  ;  ;  ;  ;  ;  

论建国后毛泽东的农业经济思想*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