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广场舞现象浅析论文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广场舞现象浅析论文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广场舞现象浅析

陈梦圆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要: 近年来,广场舞以其特有的形式和魅力成为最受人欢迎的健身方式之一。同时,广场舞作为一种仪式,在成员间营造并且建构了共享的文化空间,由此也建立了群体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并在他人的认可和投射当中获得自我的认同。

关键词: 传播仪式观;广场舞;身份认同

一、传播仪式观概述

詹姆斯•凯瑞将传播这一概念分为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传播的传递观即是传递信息的过程;传播的仪式观认为,传播是共享信息的表征,强调文化共享,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社会。凯瑞认为,传播更多地只是一种仪式,而不是传递或运输。

The traditional OTA-based and inverter-based integrator are shown in Figs. 1(a) and 1(b) respectively.

目前,“仪式”还没有一个明晰统一的定义,而不同的学者对“仪式”的描述和侧重也有所不同。涂尔干对仪式的阐释是基于对社会生活事件过程的考察和思考,他认为,“神圣/世俗”的关系和行为被看作二元对立的基本社会分类和结构要素。而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格尔茨认为,仪式是构成民族的精神意识的重要方面。

在国内,陈力丹教授在其文章《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一种仪式?》中深入探讨了传播的仪式观。由此,也引发了传播仪式观在中国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热潮。

二、广场舞研究发展

广场舞的快速发展也成功带动了很多研究,对广场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场舞健身功效、社会空间利用、社会噪音污染、社会认同等方面。

张兆曙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出发,将广场舞看作是群体性行为,称其是一种群体性的表达和形式化的表达,是“个性化时代的群体性兴奋”。王芊霓更关注广场舞的“污名化”。她认为,广场舞与主流价值观的矛盾冲突,造成了广场舞“污名化”的现象。开薪悦和孙龙飞则认为广场舞的“污名化”与大众媒体的报道有密切的联系。他们提出,为了突出社会中的冲突与矛盾,刺激受众对相关信息的关注,媒介呈现的“广场舞大妈”形象多以负面消极为主。

三、传播仪式观下的广场舞现象

(一)仪式感的塑造与重复

广场舞作为团体操,十分强调团体的协调统一。为了更好的组织和管理舞队,每一个广场舞群体都会设有管理员一职,负责队伍的招生宣传、队员的团费缴纳等。规范化的管理手段使得“广场舞大妈”全面参与、深入体验到了广场舞群体构建的文化空间,并在这一空间基础上建立起对该群体的群体归属感。

同时,广场舞作为一种舞蹈,充当了“广场舞大妈”之间主要的交流方式。“广场舞大妈”实现了自我展示和自我表演,满足了自身表达的欲望,完成了自我塑造,建立了对于自我的“同一感”,并对其他队员也产生了认同感。在广场舞队员进行以上的“自我”和“他人”的非语言沟通过程中,广场舞成为他们彼此之间互相表达和展示的最佳平台。

‘花杆实心竹’与昆明实心竹的关键区别在于其秆具有宽窄不一的金黄色条纹,秆箨紫色纵条纹不明显,近无毛;笋淡黄色,紫色纵条纹不明显,且近无毛。两者的特征对比见图1—图3。

(二)文化空间的共享

4.3 精心驾驶这是提高机插秧质量和夺取高产的重要环节。在插秧作业时,一是插秧机要保持匀速前进,不能忽快忽慢或频繁停机。作业行走路线要保持直线性,行走中尽量不用捏转向手把或猛烈扳动扶手架方法来纠正插秧机前进作业的直线性,以防急弯造成漏插或重插。二是边插秧边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同时注意送苗辊在苗箱槽口的工作情况,若发现槽口有秧根或粘土,要及时停机清理,以免影响插秧质量。三是初装秧苗或秧苗全部插完后,必须把插秧机苗箱移到最左或最右侧,以保证栽插质量。

仪式运用一系列象征性符号进行展示和表现,希望能够达到意义上的一致性。2019年初,山西一小学校长带师生跳“鬼步舞”走红网络。视频中统一的服饰和统一的队伍意味着共同的符号表达,老师和同学们分享着共同的意义空间,强调了共享的文化信仰。传播仪式观下的鬼步舞,不再是舞蹈舞步的简单传授,而是跳舞行为背后一致的文化目标和文化表征。

在传播仪式观的视角下,符号和象征意义都能够在传播的所有过程当中深刻的体现出来,这是一个不间断的在建构和重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文化仪式,仪式的功能让所有参与者在广场舞中聚集起来形成社群,分享经验,分享属于他们这个群体特有的文化。

广场舞是一种核心力量的固定性和形式表达的单一性为主要表现形式。以高效有序的方式开展广场舞并使之成为一种“仪式”,便要求广场舞具有固定的运作模式,如固定的时间、地点、不变的舞曲、简单的舞步等,进行一种高分贝的单调重复。

(三)身份认同

凯瑞认为,传播的仪式观看来,传播作用并不是提供信息,而是一种确认(conf i rmation)。也就是说,传播的作用并不只是简单的传递信息的过程,更多的应该是达到更深层次的精神交流。

5月10日,“十年瀫水缘:姚晓冬中国画作品展”在兰溪方增先艺术馆拉开帷幕,这也是姚晓冬第一次在兰溪举办个人展览。展览展出了姚晓冬近年来的精品80余件,包含花鸟和部分书法作品。

从传播的仪式观层面理解,广场舞对于“广场舞大妈”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其满足了生理上的健身需求,而在于其满足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广场舞大妈”通过自我展示和自我表演,得到了他人的认同,并在与他人的舞蹈交流中,达成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自我与他人的互动,形成了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并逐渐营造出成员间彼此认同的共同的文化空间,最终在该特定的文化空间中塑造出属于“广场舞大妈”特有的身份认同。

四、结语

从媒介到文化,从传递到仪式,詹姆斯•凯瑞关于传播仪式观的研究为传播学研究领域深入探讨传播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仪式作为意义的象征,是人类的文化存在。而文化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理解广场舞和“广场舞大妈”就要理解他们试图通过广场舞想要进行的意义表达和共享——在日益疏离的个性化时代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与他人对话的可能。

参考文献 :

[1]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文化”论文集[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3]陈力丹.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一种仪式?——关于传播“传递观”与“仪式观”的讨论[J].国际新闻界,2008(8).

[4]王芊霓.污名与冲突:时代夹缝中的广场舞[J].文化纵横,2015(2).

[5]张兆曙.个体化时代的群体性兴奋——社会学视野中的广场舞和“中国大妈”[J].人文杂志,2016(3).

作者简介 :陈梦圆(1995.07-),女,浙江义乌,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标签:;  ;  ;  ;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广场舞现象浅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