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基础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论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基础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论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根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发展论文,促进社会论文,党的基本路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进步的全新事业。富强、民主、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因为党的基本路线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正确地分析我国国情、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伟大创造;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新时期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是人民的生命线、幸福线、胜利线。所以,只有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达到我们的既定目标。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事业中,必须要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探索新路子,调整不适应的方针、政策,总结新鲜经验,紧紧抓住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集中反映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社会生产力落后,因此,解决这一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唯一的途径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所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吸收以往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发展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归根到底是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4—265页、225页)这就是说,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最终解决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两个基本点”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两句话精辟而生动地说明了这两个基本点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是由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现实状况而决定的。

一是,曲折前进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自然也不能摆脱这一规律。

二是,社会主义自身并非一开始就完美无缺,还带着从旧的社会形态脱胎出来的很多痕迹,社会主义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失误是在所难免的。

三是,当今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我们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了党的基本路线,使国家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迎得世界人民的赞誉。今后要确保国家的独立自主和长治久安,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确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马克思主义发展论认为,社会主义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是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要经历由不成熟和不完善到逐渐成熟和完善的发展过程,贫穷、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更需要高度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

确定正确的发展意识,现实中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全面深刻地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科学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由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和基本国情决定的,不能由意识形态标准和外部环境变化来决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会改革,由此所决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任务也决不会改变。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使社会主义建立在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最终要看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是否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这才能赢得人心,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形成抗御各种事变的强大内在力量。邓小平同志说得好:“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1页)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既不能在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之外再搞什么别的中心,也不能把两个基本点割裂开来,分为主次或者把二者对立起来。

当然,在经济建设中,我们要避免搞那种脱离国情的理想主义,或急于求成和大起大落的现象发生。同时要准备在九十年代里应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立足于在克服最大困难和应付各种复杂局面的情况下实现达小康的战略目标。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确立正确的执政意识。

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末测,把共产党要不要执政,能不能执政和怎样执政的问题再一次提到共产党人面前。“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页)1989年的政治风波告诉人们: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常常起到使思想混乱升级为社会动荡,使本来处于隐蔽的局部矛盾激化为公开的甚至是全局性冲突,乃至将社会动乱的祸水引向执政党。美国已故总统尼克松曾说:“最终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而不是武器。”这就从反面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既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完成这样的目标,最重要的就是依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去占领阵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的先头征兆一般都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信仰,随后才沿着理论多元化、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的路子滑向泥潭。这充分说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首先大量和经常地表现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斗争。对西方敌对势力这套策略我们一定要针锋相对,认真加以防范。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高执政本领,对执政党党员来说还一定要深刻了解、全面把握自己的国情;学会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学会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会在转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学会在民主和法制秩序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学会在民主集中制生活中同“左”的思想和右的自由化思潮进行长期的斗争;学会在国内外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总之,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全新的社会主义事业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第十七个年头,由于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说明我们的路走对了。因为,改革首先给了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改革给了各行各业自主权,调动起各方面、各阶层人士的积极性,同时也最大地发扬了民主。就是说,把国内所有的精神力量和创造力量都调动起来了。然而在深化改革全面发展的进程中,新的问题、矛盾、焦点又涌现出来。诸多矛盾、问题交错存在,会不会,能不能,动摇干扰党的基本路线呢?肯定地说,不会。

1、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伟大的实验。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它触及到社会各个方面、领域的人们的利益、观念等等,产生疑虑、困惑在所难免,付出些阵痛也是理应如此。就转轨市场经济来说,时至今日也不过才刚刚开始,旧体制的难舍难分与新体制的艰难立足,不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便可即刻而立行吗?当然,人们不那么去看。“处理的办法也一样,就是拿事实来说话,让改革的实际进展去说服他们。”(《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6页)我们是在不断解决新矛盾中推进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绝大多数人从中受益,尤其是农民,这是个基本,是个大头。实践告诉世人,短短的十几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已达到小康。尽管全国还有七千万人口未脱贫,但是人民的富裕,国家的繁荣,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成为世界处于分裂、动荡、贫困的国家和人民的希望。可以说,现实中存在的矛盾、问题、疑虑、困惑,是改革发展中的进步。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目标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它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特征的反映,又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富强,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和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的物质基础。只有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才能摆脱贫穷,消除落后,才能达到国家富强,才能最终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富强、民主、文明涵概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理应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得到比资本主义更好地发展,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社会主义都是不完整的,而三者又是互相促进的。全面把握三者的互促、互补作用十分重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为它们的正确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民主政治建设既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稳定发展的政治保障,又是调动人们主人翁积极性去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三者是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偏离任何一方,三者的相互促进,正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体现。只要我们在经济上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在政治上不断增进民主、健全法制,在文化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双百”方针,我们的国家就会造成一种,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可见,“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5页)

总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新事业进退成败的关键。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完成统一中华民族的大业,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成为全面发展、进步的崭新社会主义。

标签:;  ;  ;  ;  ;  ;  ;  ;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基础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