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张朝霞

湖北省武穴市妇幼保健院 435400

【摘 要】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技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30 例患者甲氨蝶呤联合刮宫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大出血发生率和组织残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3.33 %,对照组为80.00 %,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可有效改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结局,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动脉栓塞;宫腔镜;瘢痕妊娠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患者二次妊娠的人数逐年增加,造成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指孕囊在剖宫产手术切口的瘢痕部位着床[1],会大幅度增加女性大出血和子宫破裂的风险,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多使用介入治疗和刮宫术进行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基于此,我院分别使用刮宫术和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进行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并对两种方法对患者临床结局影响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技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30 例患者甲氨蝶呤联合刮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年龄25~38 岁,平均年龄32.64±5.58 岁,孕次1~5 次,平均孕次3.11±0.49 次,距上次剖宫产时间2~6 年,平均时间4.95±1.15 年,停经时间35~89 d,平均时间51.37±7.28 d,对照组患者年龄24~39 岁,平均年龄33.12±5.64 岁,孕次1~6 次,平均孕次3.19±0.53 次,距上次剖宫产时间2~6 年,平均时间4.73±1.24 年,停经时间34~88 d,平均时间51.57±7.43 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术前检查,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具体方法如下:对手术部位皮肤常规铺消毒铺巾,选择患者右侧的股动脉作为穿刺点,将5F-RUC导管置入,而后进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明确患者的病变情况后,经双侧的子宫动脉缓慢推注甲氨蝶呤,每侧各推注25 mg,而后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和PVA-500对患者双侧的子宫动脉进行栓塞,治疗48 h后,对患者血β-HCG水平进行检查[2],并进行子宫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3 d复查1次,对患者切口处血流信号的变化和胚胎的活性进行检测。依据患者的血β-HCG水平和胚胎活性确定后期的给药,若发现治疗后胚胎仍具有较高的活性,则继续肌肉注射50 mg 甲氨蝶呤,待患者的检测结果符合清宫术手术要求时,行宫腔镜清宫术进行治疗,本组患者均在5 d内行宫腔镜刮宫术,使用宫腔检查镜和宫腔治疗镜分别对病灶组织进行诊断和定位,确定胚胎组织的大小、位置,钳刮组织,并送病理学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刮宫术进行治疗,肌肉注射25 mg甲氨蝶呤,qd,连续给药5 d,而后对患者血清HCG水平进行检测,若下降少于50 %,继续给予1次肌肉注射甲氨蝶呤,给药量不超过200 mg,血清HCG水平低于100 U/L,且局部血流量降低时,行刮宫术,将刮下的组织送病理检查,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临床结局和治疗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其中临床结局分别考察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大出血发生率、组织残留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使用SF-36 量表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优。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大出血发生率和组织残留发生率进行χ2检验,治疗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出血量、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SF-36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血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比较()

3.讨论

瘢痕妊娠是指孕囊着床于上次手术切口的瘢痕部位,瘢痕组织较为薄弱且缺乏收缩力,断裂的血管无法自然闭合等病理特点均会增加患者大出血和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风险[3]。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技术近年来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次研究中通过经患者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可保证药物直接进入绒毛毛细血管,从而提高病灶部位的血药浓度,减少胚胎的血液供给和降低胚胎的活性,从而达到降低出血风险,提高清宫安全性的目的。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和治疗满意度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子宫动脉栓塞术完成后5 d内行宫腔镜刮宫术可有效改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结局,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分析原因可能如下:① 甲氨蝶呤在介入治疗中对局部病灶的药物作用可维持3~5 d;② 明胶海绵颗粒为中效栓塞剂,吸收时间约为7~21 d[4];③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瘢痕组织的血液供应会下降,并变的更加脆弱,同时侧支循环的逐渐形成,会增加后期清宫术中患者出血和穿孔的风险。

综上所述,子宫动脉栓塞术后5 d内行宫腔镜刮宫术可有效改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结局,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勤,瞿斌,张锦云,等. 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J]. 交通医学,2015,29(6):627-628,630.

[2] 余倩.介入治疗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4):40.

[3] 阿斯燕·努斯拉提,林开清,林俊,等.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大量阴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12):828-831.

[4] 王乔,彭鸿灵,何镭,等. 介入治疗联合清宫术治疗123 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评价及临床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5):372-375.

论文作者:张朝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张朝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